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9400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042249.2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藻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本发明的消化雷松藻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粉碎:将雷松藻粉碎至平均筛分粒度d50不大于5mm;2)浸泡:加水淹没粉碎后的雷松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雷松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本发明提高了原料的浸泡效率,使原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泡透;通过浸泡充分使原料内部形成了良好充分的水分分布,为消化步骤的褐藻胶转化反应的充分进行、反应试剂与目标产物的溶解扩散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进而使消化效率随之提高,缩短消化时间。

    一种热态钢渣综合利用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80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72960.8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态钢渣综合利用的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钢渣处理单元、碳酸化单元、铁回收单元、尾渣收集单元及热能综合利用单元;所述钢渣处理单元的出料口与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入料口相连;所述钢渣处理单元的出气口和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出料口和所述铁回收单元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铁回收单元的出渣口和所述尾渣收集单元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碳酸化单元的出气口和所述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所述热能综合利用单元的二氧化碳出气口和所述碳酸化单元的进气口及钢渣处理单元的进气口相连接。通过该装置可实现钢渣中资源和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再生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523215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73404.1

    申请日:2019-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再生一体化装置,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塔体;下料机构,设置于塔体内,将塔体分隔形成烟气净化室和活性炭再生室,烟气净化室开设有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及活性炭进料口,活性炭再生室开设有保护气进口、保护气出口及活性炭卸料口,下料机构被配置为将烟气净化室内的活性炭输送至下方的活性炭再生室;加热机构,设置于活性炭再生室内,加热机构配置为对活性炭再生室内的活性炭加热。能够在对烟气进行净化的同时,实现活性炭再生,相比于现有技术,省去了活性炭在吸附塔和再生塔之间的输送过程,能够有效地降低活性炭在输送过程中的磨损,减小物理损耗,并且能够降低运行成本。

    一种消化褐藻根茎提取褐藻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29402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710042247.3

    申请日:2017-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藻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褐藻根茎提取褐藻胶的方法。本发明的消化褐藻根茎提取褐藻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压轧:将褐藻的基部、茎和/或根部压轧至压缩比1.2~10;2)浸泡:加水淹没压轧后的褐藻,浸泡时间2~8h;3)消化:将浸泡好的褐藻进行碱法消化获得消化液;4)获得产物:处理消化液获得褐藻胶。本发明将褐藻的基部、茎或根部压轧至出现裂缝,水分可快速进入裂缝,进而从裂缝处继续向原料内部渗透,使干褐藻的基部、茎(柄)或根部的浸泡效率提高,大幅度缩短浸泡时间。

    一种焦炉烟气净化中吸附剂的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1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810002070.9

    申请日:2018-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焦炉烟气净化中吸附剂的再生系统及再生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解析塔、筛分装置、净化装置、硫铵处理段和焦炉;解析塔的再生吸附剂出料口与筛分装置相连,解析塔内加热段和冷却段,加热段的热源入口连接热源发生装置,加热段的热源出口返回热源发生装置,冷却段的冷源入口连接冷源;解析塔的解析气出口连接硫铵处理段和焦炉。本发明吸附剂在解析塔内被解析,经过吹扫形成SO2的浓缩气,经过硫氨工段脱硫后,剩余的气体通入焦炉燃烧室作为燃料加以利用。解析后活性炭经筛分后再次参与烟气净化,筛下的粉渣用于水处理和配煤炼焦。本发明完全不产生难处理三废及有害物质,配合烟气净化过程,真正实现了清洁高效的焦炉烟气治理。

    一种两段式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3651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510909834.9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段式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脱硫反应器、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和再生系统;脱硫反应器的烟气出口与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的烟气入口相连,脱硫反应器的物料出口与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均与再生系统物料入口相连,再生系统的物料出口与脱硫反应器和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的物料入口相连,错流接触脱硝反应系统包括2个以上串联和/或并联的错流接触脱硝反应器。本发明采用两段式反应器,与脱硫反应器相比,在脱硝反应器中改变烟气与吸附催化剂的接触方式、接触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具有脱硫脱硝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用于高炉煤气的干法脱硫化氢塔

    公开(公告)号:CN1158068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1549734.6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炉煤气的干法脱硫化氢塔,所述干法脱硫化氢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在塔体内的底部设置有催化剂区和出气区,催化剂区的一端和出气区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塔体内的底部,且出气区套设在催化剂区内部,出气区的另一端外接出气口,塔体轴向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进料孔和卸料孔,卸料孔朝向塔体内的一侧连接催化剂区。本发明的干法脱硫化氢塔,将传统的轴向填料塔改为径向填料,降低塔内阻力,使催化剂与煤气接触充分,净化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强度大,适应工况性好、作业率高、传质面积大、压降小,可显著提高高炉煤气脱硫化氢的效率。

    一种高炉煤气脱氯脱氰的水解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860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211549750.5

    申请日:2022-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脱氯脱氰的水解反应装置,所述水解反应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气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气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功能分区,所述功能分区沿气体走向依次为进气区、第一保护剂区、第一过渡区、第二保护剂区、第二过渡区、水解区和出气区,相邻所述功能分区之间连通,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均匀布置有进料孔和卸料孔。在本发明中,通过提出一种功能分区的水解反应装置使水解反应得以高效进行,塔内煤气径向穿过保护剂区与水解区,较传统轴向填料水解装置提高了煤气与保护剂、水解剂的接触面积,同时降低装置的压损,且保护剂、水解剂与煤气接触充分,利用率高。

    一种功能分区结构分层式煤气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16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0585.6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气净化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功能分区结构分层式煤气净化装置,包括处理腔,沿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依次划分有一级处理区间和二级处理区间,当进气口通入煤气时,该煤气沿一级处理区间中心至两侧方向通入二级处理区间,并相对于二级处理区间两侧至中心的方向从出气口通出;一对净化机构,相对布置在一级处理区间和二级处理区间内,当一侧煤气沿进气口至出气口方向运动时,该煤气被赋予至少经过两次一对净化机构中的任意一个,其中,净化机构包括至少两箱体,若干箱体用于盛装不同种净化单元;分流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使该连通端呈格栅状分流煤气。本发明能够降低系统阻力,节约占地处理空间。

    一种跨介质多元复合煤气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16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30508.0

    申请日:2024-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介质多元复合煤气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罐体,净化罐体顶端和底端分别开设有排气口和进气口;催化组件,包括两格栅网,两格栅网分别固定连接在净化罐体内,两格栅网之间设置有催化区,催化区内设置有催化剂,净化罐体内通过催化区分隔成中央通道区、过渡区和汇集缓冲区,中央通道区与进气口连通,中央通道区内的煤气通过催化区进入过渡区,过渡区通过汇集缓冲区与排气口连通。本发明避免了气固接触界面的堵塞,降低压损的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效率,且结构简单、强度大耐挤压、阻力小,催化剂区空间占比高、适应工况性好、作业率高、压降小,可显著提高煤气净化效率,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