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61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505068.5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高产种植方法,属于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地整地;步骤二:种子的选取及处理;步骤三:播前处理;步骤四:播种;步骤五:田间管理;步骤六:病虫害及杂草防治;本发明的玉米高产种植方法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种植,突破传统玉米种植技术;采用种子包衣能起到晒种和拌种作用,具有杀菌、杀虫、促进幼苗生长,有利于全苗壮苗,增产作用明显,本发明根据玉米的生产周期,对玉米进行合理的间苗、浇水、施肥,并对土壤进行处理,可使玉米增产、优质;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160953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87594.6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倍体矮牵牛的诱变方法,该方法为:在二倍体矮牵牛2片子叶完全展开时期,用二甲戊乐灵和秋水仙素的混合药液滴到附着在2子叶之间生长点上,进行变温处理。处理后的植株与对照比较,选择叶片增大,叶片增厚、茎增粗,株高增加,柱头、花药和萼片变大等多个农艺性状发生变化,和解剖学性状如叶背气孔和花粉粒明显变大的植株作为变异植株,最后进行细胞学的鉴定,采集变异植株的幼小花蕾,观察雌蕊柱头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选择染色体数目2n=28的植株确定为四倍体植株。本发明处理时间短、诱变效率高,鉴定方法对仪器要求低,操作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9989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63105.1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立体栽培装置,包括支架、营养液循环装置、栽培槽、控制装置;营养液循环装置与栽培槽相连接,栽培槽设置在支架上,控制装置控制营养液循环装置;栽培槽包括数个方形栽培槽、人字形栽培槽、堵头、连接管,人字形栽培槽包括两个人字形营养液管、数个栽培横管;方形栽培槽及栽培横管设有数个栽培口;营养液循环装置包括贮液箱、进液泵、进液管;控制装置包括时控开关、电源;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浇灌,培育面积适应小环境的需求,能随时随地的移动装置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19115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4754.1
申请日:2012-11-21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G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培育植物装置,包括支架、营养液循环装置、栽培槽、控制装置;营养液循环装置与栽培槽相连接,栽培槽设置在支架上,控制装置控制营养液循环装置;支架两竖直侧面上对称设有数个支撑块,两竖直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栽培槽,栽培槽由数个首尾相接的U形管组成;营养液循环装置包括贮液箱、进液泵、进液管、回流管,贮液箱放置在支架的底面上,进液管一端连接进液泵,另一端分支成两路分别与两个栽培槽的进液口连接;栽培槽的出液口连接有回流管;控制装置包括时控开关、电源,进液泵与时控开关、电源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化浇灌,培育面积适应小环境的需求,能随时随地的移动装置以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733016.2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瓜下胚轴离体再生方法及培养基配制。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步骤:1、无菌苗的制备;2、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3、生根诱导;4、炼苗;5、移栽。本发明的特点是:1、本发明通过丝瓜下胚轴实现离体再生,只需要一种培养基配方不需要多次更换培养基配方即能实现离体再生;2、本发明以丝瓜下胚轴作为外植体,经诱导可获得大量不定芽,可不受季节限制获得再生植株,为丝瓜转基因提供技术支撑。本发明建立的丝瓜离体再生方法为丝瓜新品种创制、分子机理研究等提供技术保障,促进丝瓜产业发展;3、本发明主要解决丝瓜离体组织再生的问题,同时为丝瓜遗传转化的研究做铺垫。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3510.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草莓生防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草莓灰霉病和炭疽病生防菌及其应用,所述生防菌命名为PaecilomycesmaximusJSNL‑TX60,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NO.40440。本发明提供的生防菌PaecilomycesmaximusJSNL‑TX60能够显著降低草莓灰霉病和草莓炭疽病的病害严重度,其平均生防效果达到了81.84%,同时植物根长等生长指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47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02614.1
申请日:2019-09-23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种子无菌萌发获得空气凤梨种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空气凤梨种荚采集的时间;2)种荚的消毒灭菌;3)种荚的处理;4)丛生芽培养;5)芽增殖培养;6)壮苗生根培养;7)无菌苗的炼苗与移栽。本发明一种通过种子无菌萌发获得空气凤梨种苗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种子萌发率高,繁殖系数较大,种苗生长健壮整齐一致,生长速度快,移栽种苗室外成活率高,有利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47921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610392195.8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倍体草莓的转基因培养基及其转基因方法,该转基因培养基包括:二倍体草莓种子培养基S1、二倍体草莓共培养培养基S2、二倍体草莓筛选培养基S3;该转基因方法包括:(1)菌种活化,(2)二倍体草莓转基因;本发明建立了一个高效、快速、稳定二倍体草莓转化体系,外植体采用叶片和叶柄,将材料最大程度的应用,提高了提高二倍体草莓转基因转化效率,转化率可达到50%以上;并且能够解决传统农杆菌介导法中的步骤繁杂,容易污染的问题,为进一步应用遗传转化方法改良草莓品种提供实践基础,有利于今后草莓分子育种工作的发展,本发明转基因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转化效率高,试验周期短,耗费人力物力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0570672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144989.2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矮牵牛盆花的生产方法,包括:生产设施及栽培基质的准备;播种;苗期管理;上盆;盆花管理。本发明针对温室大棚这一设施,开发了矮牵牛盆花的生产流程,并对各流程步骤中的培养管理条件进行控制,从而得到高质量的矮牵牛盆花。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适合在生产实践上推广应用,生产的盆花生长势较强,从播种至开花期时间短,开花期长,花期开花较多、形成花遮盖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4942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895940.5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德国鸢尾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选取叶龄为5~10天叶片基部的1~2cm处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消毒杀菌处理,消毒后吸干其表面水分,再用无菌刀片将叶片由基部往外切成0.4~0.6毫米的小段,最后用打孔器将叶片打成原片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将诱导培养基置于没有光照的黑暗培养箱中,于25℃下培养25~30天后,叶片边缘长出不规则形状的愈伤组织。本发明德国鸢尾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采用德国鸢尾叶片作为待愈伤组织培养的外植体,结合特定的培养条件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有效提高了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能达到82%以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