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烂花效应针织绒头织物的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3537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4497.9

    申请日:2004-03-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张明俊

    Abstract: 一种在双面针织圆纬机上仿烂花效应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它是在使用针筒针(1)和针盘针(2)的双面针织圆纬机上,每两路编织仿烂花效应提花毛圈组织的一个完全横列。在第一路(a)中,所有针盘针(2)不出针,而全部针筒织针(1)在退圈后喂垫地纱(3),随后织针(1)下降但不脱圈,即在所有针筒织针(1)的针钩中保持有地纱(3),然后在第二路(b)中,有选择地将毛圈处的针筒织针(1)再次选上喂垫毛圈纱(4),同时所有针盘针(2)出针以搁持毛圈纱线(4),随后选上的织针(1)同时钩拉着第一路(a)垫上的地纱(3)和第二路(b)垫上的毛圈纱(4)下降脱圈和成圈,在无毛圈的仿烂花效应处,对应的针筒织针(1)不被选上而保持在第一路下降的高度上垫不到毛圈纱线(4),毛圈纱线(4)则位于织物组织的反面呈浮线状态。

    双面针织圆机上纬编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23149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06902.9

    申请日:2003-02-1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钱正林

    Abstract: 一种在双面针织圆纬机上浮线镂空提花毛圈的编织方法。它是在使用针筒针(1)和针盘针(2)的双面针织圆纬机上,在每路的成圈编织过程中,针筒针(1)在退圈后有选择地形成高低两种高度,并有高低两个导纱位置,地纱位置(3)较低,地纱(5)在针盘针(2)之下被垫放在所有针筒针(1)的针口中,而毛圈纱位置(4)较高,垫放毛圈纱线(6)于针盘针(2)之上和高位针筒针之前;在垫纱后的弯纱成圈过程中,高位针筒针垫上地纱(5)和毛圈纱(6),在针盘针(2)对毛圈纱(6)搁持而对地纱(5)不作用的区分之下,形成毛圈组织,低位针筒针仅垫上地纱(5),成圈成单根地纱的纬平组织,而毛圈纱线(6)则位于织物组织的反面呈浮线状态。

    一种松厚纬编针织物增强体

    公开(公告)号:CN202705646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145907.3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周超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松厚纬编针织物增强体,为包嵌式整体多层纬编针织物,是由2层或以上纬编组织按以下规律构成整体结构:第一层纬编组织被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和第二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第一层纬编组织、第二层纬编组织和第三层纬编组织的结合体被第四层纬编组织的线圈的圈干和沉降弧包裹在中间;再多层以此规律类推。该纬编针织物因全是线圈组成的,作复合材料增强体用时,具有良好的延展柔顺性和适模成型性。

    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

    公开(公告)号:CN202705656U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20145856.4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经编间隔织物,位于经编间隔织物中间的连接纱线(3)以压纱组织的结构方式集挂在上表面层(1)的延展线(11)、(12)和下表面层(2)的延展线(21)、(22)之上。由于采用了非成圈式连接上下表层的设计,连接纱线承受不到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拉刮作用力,所以可以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容易拉断的纤维来作为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的连接纱线,在浸渍树脂后,该中间连接纱线将自动挺出间隔高度。这拓展了织物的最终用途,尤其可以用作产业用织物,或作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一种机织物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447541U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20035673.5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经纱能够以紧密而少弯曲状态排列的多层机织物。它是对用在织物厚度方向上由连接经纱将2层及其以上的子层织物连接成整体的方式来构成的多层机织物,使连接经纱只在相邻的两层子层织物之间,并且以与子层织物的经纱叠合在同一个织物纵向截面中的方式,来实现对该相邻的子层织物的连接;其中,子层织物在结构上是由该子层织物的专用的经纱对该子层织物的纬纱进行沉浮方式的交织形成的;连接经纱对相邻的子层织物进行连接是以对相邻子层织物的纬纱进行沉浮交织的方式来实现的。它具有较高的拉伸模量和纤维体积密度,且织物表层的损伤不易沿织物厚度方向扩散,这使此织物更能适应航天航空等高技术的用途。

    纬编机上准确定位垫纱的管状导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556220Y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2232036.9

    申请日:2002-04-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Abstract: 一种能够能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垫纱的管状导纱装置。它的方式是导纱器座以叉式来夹持导纱器,以转轴方式安装导纱器座的支轴螺钉的空间位置及转角可由内顶定位螺钉或者定位螺帽来调节并锁定,而导纱器座可在支轴螺钉上转动并且由弹簧弹子定位,以便利穿纱和穿纱后的复位。本装置还有专用穿纱器进行穿纱。

    一种经编和机织技术组合成的间隔型复合材料增强体

    公开(公告)号:CN202576846U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20145873.8

    申请日:2012-04-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nventor: 周罗庆 周超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编和机织技术组合成的间隔型复合材料增强体,是采用经编条带织物以经纬沉浮的织物结构来构成的间隔型织物,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经编条带织物是在经编机上将高性能纤维以衬经方式编织而成的;间隔型织物是以这些经编条带织物为经纱和纬纱,以经纬沉浮的织物结构,也就是指以机织物结构来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既利用了经编技术可以将脆性高性能纤维进行衬经或衬纬方式的织造特长,又利用了机织技术形成间隔织物的能力。

    一种轻质机织物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67413U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20035671.6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能够增加经纱排列密度,尤其是上下子层的经纱排列密度的间隔型的轻质机织物。它是使处于中间位置的连接经纱在将上下两层子层机织物成距离状态连接成整体的间隔机织物时表现出如下特点:在机织物的同一纵向截面中,起间隔连接作用的经纱和被该经纱连接的上下两层子层机织物的经纱成叠合状态,与上层子层机织物的纬纱和下层子层机织物的纬纱进行沉浮交织。如此来增加间隔型机织物中的经纱,尤其是上下子层的经纱的排列密度,从而使以该间隔机织物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的上下子层的纤维含量及其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一种开口运动装置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67411U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20035670.1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C9/024 D03D41/008

    Abstract: 一种能够使在多层机织物幅宽上的处于同一个织物纵向截面中的多根经纱开口运动不一致的开口运动装置。它具有前后呈叠合排列但其开口运动相对独立的两根梯形综丝,每根梯形综丝在结构上由成距离分布的多个综眼组成,每两个相邻综眼之间则为长孔状的综眼间孔。

    一种综丝
    6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395669Y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920035672.0

    申请日:2009-03-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3C9/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丝,具有多个综眼。该综丝在形态上为相邻综眼被综眼间孔分隔开的梯形,在结构上是将多个综眼以综眼间孔的距离间隔固连在左侧连接条和右侧连接条上而成。综眼间孔呈长孔形,综眼和综眼间孔内可分别穿入经纱;如此,当这根综丝在制织过程进行开口运动时,穿入综眼内的纱线受其控制进行相应规律的开口运动,而穿入综眼间孔中的纱线可在长形的综眼间孔中滑动,这样就达到了同一根综丝中的纱线运动不一致的目的,也就为复杂多层织物结构的制织创造了实现条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