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04874B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610764935.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48
Abstract: 一种基于电化学探针高灵敏度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方法,利用稀土铈(IV)作为电化学探针,基于Ce(IV)和GSH进行氧化还原反应,Ce(IV)转化为Ce(III)时有电化学信号的变化,建立一种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方法。本方法在CHI660D电化学工作站完成,工作电极为金电极,对电极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银/氯化银电极,电化学测试为示差脉冲法,实验条件是支持电解质为1.0 mol/L Na2SO4,溶液pH值为6,测试温度为25℃;使用DPV法分别测定其电流值的变化。电流值与所加GSH浓度成线性关系,通过计算得出GSH的检测浓度,检测限为0.05 nmol·L‑1。
-
公开(公告)号:CN11018932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88269.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图像摄取装置得到原始医学图像;识别的医学缓存的图像,经过预处理形成含敏感区域的一级图像;从一级图像中确定第一医学特征单元至第N医学特征单元;通过机器分析,识别第N医学特征单元中包含的若干个目标,输出含敏感区域的第一医学特征单元至第N医学特征单元的图像。与现有设备存储的图像自动比对,对于迟钝图像进行舍弃,节省不必要的医学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进行人工删除或者保留,降低出错率,按层级输出含敏感区域的图像,方便医生的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2230912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067272.X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寻址电位传感器测量池,由正方形阵列(6)、圆孔(7)、正方形阵列(8)组成,正方形阵列(6)等间距排列在测量池(1)的顶盖上,正方形阵列(8)等间距排列在测量池底部,并与顶盖的正方形阵列上下对齐,一一对应;在硅片上涂覆不同的敏感膜就可以对溶液可以进行多参数、多点测量,还可以适用于同一溶液成分在不同测量域的浓度分布的测量。整体结构是标准的长方体,比依靠控制步进电机步进步数的方法结构简单,寻址精确,易于集成,而且容易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光寻址传感器测量池存在外围控制和制造工艺复杂、操作麻烦、不能精确寻址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839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249190.0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23L33/00 , A23L33/105 , A23L29/30 , A23L29/212 , A23L29/262 , A23P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作用强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采用如下配比,以干基重量%计: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总和18-27,其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玉米淀粉40-50;麦芽糊精20-25;微晶纤维素10-15。成品中功效成分含量为:每100g产品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O-乙酰基大于1000mg。胶囊的重量是每粒0.3g。正常用量是每日2-3次,每次1-2粒。该产品中,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在此配方中互相支持,起增效作用,提高了产品的抗氧化能力。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样品已试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8724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7229.X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1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代谢守恒法的穿戴式无创血糖仪,其特征是:包括能量代谢守恒法血糖探头和与其连接的数据采集设备及互联网数据收集分析设备,血糖探头通过数据采集设备采集数据,并通过OLED实时显示,最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互联网数据收集分析设备,然后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对互联网数据库进行数据插入、更新、读取等操作,从而实现无时不在的人体血糖监测。这种穿戴式无创血糖仪通过集成多传感器于一体的检测探头采集能量代谢守恒法无创血糖检测所需的生理信号,实现穿戴式设计,整体能稳定流畅的工作、人机交互友好、操作简单,能使现有的医疗资源充分共享,具有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82572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34556.6
申请日:2014-11-1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1 , A61B5/1455 , H04M1/725 ,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2108 , A61B5/02 , A61B5/1455 , A61B5/7203 , H04L67/1097 , H04M1/72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多参数家庭监护检测系统,包括手机终端、脉搏波采集器、及百度云端数据库三大部分。本发明产品体积小方便携带,可以实现人体生理数据的实时采集,利用手机软件进行接收显示,通过分析,可以在手机界面给出诊断意见,方便检测对象对自己身体状况实时的了解;通过3G或4G网络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客户即使误删软件,也可以手机通过网络访问到自己的原始数据,方便分析检测对象长期的检测数据,医生也可以查看云端数据,进行有针对的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2755157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10246981.9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B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速脉搏波的指端血流速度测量方法及其测量仪器,该仪器包括容积脉搏波采集模块,信号调理模块,运算处理模块,外部大容量存储模块,USB通信模块,波形及结果显示模块。测量时,容积脉搏波传感器检测人体指端脉搏搏动信号,经信号调理模块后,通过运算处理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存储于外部大容量存储模块中,将容积脉搏波进行两次微分及滤波处理,得到平滑二次微分波形,即系统所需加速脉搏波;从加速脉搏波中,提取出脉搏波传导时间,建立传导时间与人体血压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血流速度。本发明实现了无创,便捷,准确可靠的指端血流速度测量,测量仪器所需输入信号少,输入信号与测量结果间关系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06839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49190.0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00 , A23P10/30 , A23V2002/00 , A23V2250/5118 , A23V2250/5114 , A23V2250/51084 , A23V225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氧化作用强的芦荟罗汉果复方胶囊,采用如下配比,以干基重量%计: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总和18-27,其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玉米淀粉40-50;麦芽糊精20-25;微晶纤维素10-15。成品中功效成分含量为:每100g产品中,罗汉果甙V和O-乙酰基含量的比例为4:1,O-乙酰基大于1000mg。胶囊的重量是每粒0.3g。正常用量是每日2-3次,每次1-2粒。该产品中,原色全叶芦荟冷冻干燥粉和罗汉果提取物在此配方中互相支持,起增效作用,提高了产品的抗氧化能力。配比简单,使用方便,样品已试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61345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70282.2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将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加入液体石蜡油中,与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混合,加入交联剂,采用磁分离收集纳米微球,经洗涤、干燥得到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将制得的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微球配成水分散液,雷帕霉素溶于乙腈,搅拌,将二者混合;采用磁分离,下层沉淀用超纯水洗涤,经冷冻干燥、粉碎得到雷帕霉素/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本发明制备的纳米载药微球具有靶向性强、载药量高、缓释性能好、粒径小、药物毒副作用低等特点,能显著提高雷帕霉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易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908275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35469.9
申请日:2012-11-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柿子粉的吸潮变色方法,它是在待干燥的柿子汁或者柿子浓缩汁中添加0.1%~10%的明胶,5%~50%的麦芽糊精,搅拌均匀,然后干燥,得到吸潮性弱,不易变色的柿子粉。明胶可以是先溶解于10倍明胶重量的50-60℃的水中,然后再加入,也可以是直接加入50-60℃待干燥的柿子汁或者柿子浓缩汁中。这种柿子粉容易保存,便于进一步加工成抗辐射、抗氧化产品和吸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