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50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44472.6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改性剩余污泥制备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功能材料和环境水处理领域,用来去除市政污水中的磷酸盐。此发明以剩余污泥为原材料,经过镧改性后,再热解制备出高效经济环保的吸附剂La‑DS。当La‑DS的投加量为8mg,pH为3.0时吸附容量最大。在用固定床柱去除市政污水的实验中,在5mL/min的流速下,1‑2g的La‑DS处理需要时间为9.58‑53.75h。利用上述方案制备得到的镧改性污泥生物炭不仅使剩余污泥资源化而且对磷酸盐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量最高可达152.77mg/g。
-
公开(公告)号:CN111960536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88349.9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SBR的脱氮方法。该方法结合SBR和厌氧氨氧化的优点,在传统SBR工艺的基础上,向SBR反应器内添加厌氧氨氧化菌,并采用间歇的曝气方式控制反应器的缺氧和好氧交替循环。通过一个运行周期内缺氧环境和好氧环境的多次交替,有效实现亚硝态的积累,为厌氧氨氧化过程提供充足的反应底物,从而实现改良SBR的脱氮。本发明方法有效解决了SBR工艺与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弊端,使二者耦合具有良好的脱氮性能,同时具有节省能耗,不用外加有机碳源,降低运行成本等优点,该运行方法可以保证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并使各阶段的微生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功能。本发明的脱氮方法在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污水中具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60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88346.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厌氧氨氧化-A/O耦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设置一种装置,主要包括进水池、缺氧池、好氧池以及溶解氧在线控制系统,其中以缺氧池和好氧池为主体。进水通过潜水泵由进水池泵入缺氧池的第一个廊道,在水下推进器的作用下在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廊道内依次通过mg。/通L过,使溶好解氧氧池在中线的控部制分系N统H将4+-好N氧转池化的为溶NO解2−氧-N控状制态在。1厌.5氧~2氨.0 氧化菌以回流液中的NO2−-N以及进水中的NH4+-N作为底物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污水中的COD则通过缺氧池中的厌氧消化细菌以及好氧池中的自养型细菌的分解作用去除,从而实现厌氧氨氧化-A/O耦合处理生活污水。该方法脱氮效率高、污泥产量少,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9086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88340.8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12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氨氧化-氧化沟耦合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设置一种厌氧氨氧化-氧化沟耦合装置,包括进水池、氧化沟、出水井以及溶解氧在线控制系统,其中以氧化沟为主体。进水通过进水泵由进水池泵入氧化沟中,在进水泵及水下推进器的作用下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通过溶解氧在线控制系统将好氧区的溶解氧控制1工.5艺~2,.0使 m部g分/LN,将H4硝+-N化转-反化硝为化N工O2艺−-转N状化态为,亚满硝足化厌-氧厌区氧厌氨氧氧化氨氧化对NO2−-N的需求,出水在出水井中沉淀后进入下一个处理设备。从而实现厌氧氨氧化-氧化沟耦合处理生活污水。该方法高效、低成本,降低了生活污水的处理成本和处理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15304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614713.5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E04H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悬浮实现无人餐厅设计的方法。该服务系统包括:磁悬浮轨道系统、自动点餐付款及餐具回收系统、厨房终端处理系统。所述磁悬浮轨道系统包括磁悬浮轨道、磁力导向及线型驱动系统;所述点餐及餐具回收系统包括可移动磁浮餐桌模块、自助点餐模块、自助付款模块、自助回收餐具模块;所述厨房终端处理系统包括信息传输模块、微处理器、自助备餐模块、食品传输模块、餐具接收及自动清洗模块。本发明通过磁悬浮轨道、传感器及信息处理器完成食物输送;餐桌内设置的磁力导向系统可以自动匹配上空磁场,完成食物准确送达;客人通过点餐系统完成点餐及付款;厨房通过餐具回收系统完成自动回收。从而降低经营成本,使服务更加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948240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337265.X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运行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包括进水池、主反应器、调节槽、膜池、连接槽、保温层、温度控制系统、曝气条、膜组件、气体收集装置、过滤控制系统、布水板、加热棒、斜板分离装置、气体流量计、循环泵控制系统、压力传感器、电磁阀、进水泵、保温层循环水泵、气泵、膜池循环水泵和过滤泵,保温层循环水泵、膜池循环水泵、过滤泵设有对应的自动控制系统,气泵后设有气体流量计控制曝气量;保温层包裹主反应器,通过控制循环水的温度来保证主反应器所需温度。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少、不易堵塞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7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9385.3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级改造生化脱氮污水处理厂的方法。设置高效脱氮池,并投放已驯化包含有厌氧氨氧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污泥,将高效脱氮池置于原有硝化池之后,并将硝化池的出水打入高效脱氮池,同时将原水也通入高效脱氮池,污泥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通入的原水中的有机碳源进行部分反硝化,产生部分反硝化产物,污泥中的厌氧氨氧化细菌利用产生的部分反硝化产物以及通入的原水中的氨氮进行脱氮,即实现生化脱氮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生化脱氮污水处理厂的现有设施,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800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37264.5
申请日:2016-05-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2F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53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稳定运行的方法。设置一种稳定运行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进水通过进水泵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主反应器,经布水板均匀分配到厌氧颗粒污泥区,经处理后,在两级斜板的作用下,悬浮的厌氧污泥重新沉淀到反应区,气体上升到主反应器顶部,污水经过连接槽的再次固液分离后进入膜池前的调节槽,经调解槽的沉淀分离作用和混合后,污水溢流进膜池,污水通过膜过滤后流入出水槽,膜池底部连接有循环泵,将膜池中的水通过三通与进水混合再次进入反应器进行处理,上升至主反应器顶部的气体进入气体收集装置,通过气泵和放置在膜片下的曝气装置对膜片表面进行气体冲刷以减轻膜污染,实现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533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10049157.X
申请日:2011-02-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nventor: 张文杰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厌氧氨氧化的污水处理方法。污水经进水泵从上流式厌氧氨氧化槽的底部进入,污水中的亚硝态氮及氨氮被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菌分解成氮气及硝态氮;经处理的污水,一部分直接排放,另外一部分回流到脱氮槽;还有一部分进入pH调节槽进行pH调节;在pH调节槽中分别设置有亚硝态氮在线测定装置和pH在线测定装置对循环水的亚硝态氮的浓度及pH值进行在线监测,并将测定值传输到泵控制单元与酸液泵控制单元,以控制进水泵、循环泵和酸液泵的运行及停止,经pH调节之后的循环水经循环泵直接从上流式厌氧氨氧化槽的底部泵入。本发明主要针对短程硝化池的出水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运行费用低且高效的生物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93498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87653.X
申请日:2024-10-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陶瓷技术领域,具体内容涉及低介三元体系低烧结温度玻璃陶瓷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为Li3AlxByO6+δ,原料包括Li2CO3、Al2O3和B2O3。烧结得到的玻璃陶瓷介质材料的主晶相为Li3AlB2O6,次相为LiAlB2O5,该玻璃陶瓷介质材料是一种具有低介电常数和烧结温度的玻璃陶瓷介质材料,其在测试频率(15GHz)下的相对介电常数低至3~5,谐振频率温度系数‑79~‑121ppm/℃,品质因数可以达到21965‑32497GHz,解决现有介质材料因烧结温度偏高而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