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84019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210138547.9
申请日:2012-05-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中聚佳华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6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用电解液,由电解质锂盐、非水有机溶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电解质盐是由二(三氟甲基磺酸)亚胺锂(LiTFSI)和双乙二酸硼酸锂(LiBOB)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锂盐,且两种锂盐的摩尔比为95~75%∶5~25%,电解质盐与非水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鋰盐浓度为0.8~1.3mol/L;非水有机溶剂由常规基体溶剂和低熔点溶剂均匀混合而成,且所述常规基体溶剂和低熔点溶剂的体积百分比为10%~50%∶90%~50%。本发明提供一种兼顾磷酸铁锂电池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的具有较宽温度窗口、较好的充放电性能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的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30663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27306.1
申请日:2013-01-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可充镁电池的电解液,该电解液溶质含有硫酚-烃基卤化镁和三氯化铝、或硫酚-二烃基镁和三氯化铝,溶剂为醚。当该电解液应用于可充镁电池中时,其阳极氧化分解电位可以接近3.0V vs.Mg以上,稳定循环过程中效率保持在90%以上。本发明的可充镁电池电解液具有制备简单、原材料便宜、镁沉积-溶出电流大、阳极氧化分解电位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916167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221615.3
申请日:2011-08-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3 , C01B33/00 , C01B33/06 , H01M4/0428 , H01M4/0471 , H01M4/1395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介孔硅相、金属硅化物相和碳相组成的介孔硅复合物,其特征在于,金属硅化物嵌入介孔硅颗粒中,介孔硅颗粒表面被碳层包覆;硅元素与金属元素的重量比为2∶3至900∶1;介孔硅颗粒的孔具有2至80nm的尺寸分布。本发明还涉及所述介孔硅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53A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110309773.4
申请日:2011-10-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石墨烯的硫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硫基复合正极材料为二元复合材料AxBy,其中,B以纳米颗粒状态均匀分散在A表面,A为石墨烯,B为单质硫,30%≤x≤80%、20%≤y≤70%,且x+y=100%。制备方法在于用多硫离子将氧化石墨烯还原成石墨烯,同时得到纳米硫颗粒均匀分散在石墨烯表面的石墨烯-硫复合材料。采用该种硫基复合材料制备成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室温下进行充放电,该种含石墨烯的硫基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达到710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06757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247595.7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硅粉、石墨烯和无定形碳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硅粉为10~99%,石墨烯为1~90%,无定形碳为0~40%;硅粉粒径为20nm~5μm;石墨烯构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三维立体导电网络,并将硅粉包裹在其内部空腔内,形成球形或类球形的复合颗粒,复合颗粒的粒径为500nm~15μm。所述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硅粉和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然后进行喷雾干燥、还原和无定形碳包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材料容量高,循环性能优良,在200mA/g电流密度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3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仍在1502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91930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010255445.6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08L33/20 , C08K7/00 , C08K3/04 , C08K3/06 , C08F120/44 , C08F220/4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硫基复合正极材料为三元复合材料AxByCz,其中A为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的脱氢环化产物、B为单质硫、C为碳纳米管,其中30≤x≤60%、30≤y≤60%、1≤z≤20%,其中A包覆在C的表面。制备方法在于将丙烯腈-衣康酸单体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原位聚合,再与单质硫一起热处理后硫均匀分散在丙烯腈-衣康酸共聚物脱氢环化形成的基体中。与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室温下进行充放电,该种含碳纳米管的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达到697mAh/g,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77323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052891.4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由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均匀混合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干燥后压制而成,涂膜厚度为50~100微米,铝箔厚度为20~30微米;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的质量比为7~8∶0.6~1∶0.6~1.5;其中硫基复合活性材料是由碳纳米管、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按质量比0.1~0.2∶6~8∶1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300~320℃保温6~8小时烧结制得。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在0.1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的可逆容量达到680mAh·g-1,与第二次循环的放电容量比较,10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不到10%。
-
公开(公告)号:CN10119015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18866.8
申请日:2006-11-29
Applicant: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智能轮椅,包括车体、两个驱动后轮、两个随动前轮、蓄电池、两个驱动电机、操纵杆和电机驱动器,车体包含桌面和两个脚踏板。其特点是:桌面内安装有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车体侧部布置有多传感器测距机构,车身下部四周设置有防碰撞机构和防跌落机构,车体上布有摄像头作为视觉传感器;多传感器测距机构、防碰撞机构、防跌落机构和视觉传感器分别与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电信相连,嵌入式智能控制系统还与操纵杆及电机驱动器电信相连。本发明智能轮椅是一种性能优越的代步工具,具有自动行走、避障、防碰、防跌以及目标跟踪等功能,与传统的轮椅相比,智能轮椅更加安全可靠、易于操作,可满足一部分老年人以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需要,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583501C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10042492.5
申请日:2008-09-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该负极由柔性集流体层、碳包覆硅层和隔膜粘结在一起构成,其中柔性集流体层由乙炔黑和粘结剂组成,碳包覆硅层由碳包覆硅、导电碳黑和粘结剂组成,隔膜为多孔聚乙烯、多孔聚丙烯或多孔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膜。首先将碳包覆硅、导电碳黑和粘结剂调制成浆料,涂布到隔膜表面并烘干得到碳包覆硅层,再将含乙炔黑和粘结剂的浆料涂布或喷涂到碳包覆硅层表面,烘干后得到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以1mol/L LiPF6/EC∶DMC(体积比1∶1)为电解液,以金属锂为对电极与这种负极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在0.2m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首次循环库仑效率达到85%,20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达1100mAh/g。对于充放电过程中大体积变化的硅基材料而言,这种以乙炔黑为柔性集流体的负极与传统的以铜箔为集流体的负极相比,循环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77323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52891.4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硫电池硫基正极及其制备方法。该正极由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均匀混合涂覆在铝箔集流体上干燥后压制而成,涂膜厚度为50~100微米,铝箔厚度为20~30微米;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环糊精粘结剂和炭导电剂的质量比为7~8∶0.6~1∶0.6~1.5;其中硫基复合活性材料是由碳纳米管、单质硫和聚丙烯腈按质量比0.1~0.2∶6~8∶1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300~320℃保温6~8小时烧结制得。用这种正极和金属锂负极组成二次锂硫电池,在0.1C倍率充放电条件下,硫基复合活性材料的可逆容量达到680mAh·g-1,与第二次循环的放电容量比较,100次循环后容量下降不到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