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522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696021.1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声光谱测声器,包括:具有中心轴线和垂直于中心轴线的对称线的圆柱筒;设置在圆柱筒入口端的入射窗口;设置在圆柱筒的出口端的透光的出射窗口;设置在圆柱筒外壁的进出气口;由入射和出射窗口之间封闭的径向腔气室;在径向腔气室内固定布置的石英音叉,使得圆柱筒的对称线沿石英音叉的两叉臂之间的缝隙中间穿入石英音叉座,并且圆柱筒的中心轴线垂直地通过石英音叉的两叉臂之间的缝隙。还涉及一种气体探测装置,包括上述的光声光谱测声器。本发明采用的径向共振模式对谐振腔的长度要求低,使得光束准直更便利;以强径向共振模式还使得输出信号有了大幅度增强;而径向腔可以同时用作谐振腔和气室,简化结构及减少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718345A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11444226.1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弯曲形阵列共面电极的芯层波导,其包括:衬底层;第一掩膜板以及第二掩膜板;所述第一掩膜板与所述第二掩膜板间隔设置在所述衬底层上,并于间隔处形成波导槽;波导芯层,设置在所述波导槽的底部;第一偏转电极,设置在波导槽内,并位于所述波导芯层上;所述第一偏转电极具有多个弯曲部;第二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第三偏转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掩膜板的靠近所述波导槽的边缘处;馈电组件,分别电连接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的两端,以向第一偏转电极、第二偏转电极以及第三偏转电极提供电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实现光场偏转所需的驱动电压,缩小光波导的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8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22700.9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单模光纤加热熔融拉制成双锥形微纳光纤;S2:用掩膜法在介质衬底上刻蚀出深度为纳米量级的微型槽;S3:将双锥形微纳光纤的腰部悬空于刻蚀有微型槽的介质衬底上方;S4:用紫光胶将双锥形微纳光纤两端固定在微型槽两侧;本发明制得的光纤湿度传感器,结构简单,无需添加特殊的增敏材料,仅利用双锥形微纳光纤倏逝场与介质衬底相互耦合的方式即可实现环境湿度的传感,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重复性和稳定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7173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43748.6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造型电极、铌酸锂薄膜波导、衬底、底电极和基底,所述造型电极包括至少两个电极组,每个电极组均包括宽度渐变的椭圆形阵列电极单元和高度渐变的等腰三角形阵列单元。通过使用本发明,不仅能对输入光实现多选1,还能实现多合1功能,解决当前光开关响应速度慢、体积庞大、带宽窄的问题,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光网络需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案,能实现易集成、消光比高、调制带宽大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作为一种基于铌酸锂薄膜的宽光谱电光开关,可广泛应用于电光开关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08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409422.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弱测量的轨道角动量光束重心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偏振态制备器和偏振态选择器作为弱测量系统的前选择态和后选择态,使经过位移发生装置‑空气界面反射的OAM光束偏振态与偏振态选择器设定的偏振态接近正交。并利用量子弱测量的放大效应,使OAM光束重心位移可直接使用普通光电探测器测得,如普通CCD;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法简单易上手;同时,本发明适用于测量不同阶数的涡旋光、研究不同入射角对OAM光束重心位移的影响;有望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分析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505735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751379.3
申请日:2017-08-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F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通讯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一种基于消逝场耦合光力实现的全光光功率控制系统,包括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纳米光纤输入端连接波分复用器,波分复用器的输入端同时连接两个激光器,两个激光器分别输入泵浦光和探测光,纳米光纤下方放置玻璃衬底,玻璃衬底与纳米位移装置连接,纳米位移装置用于实现玻璃衬底以纳米量级移动,纳米光纤和玻璃衬底间的初始安装间距使探测光的消逝场与玻璃衬底耦合。本发明不需依赖电学技术,能快速响应,高效率地实现光功率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37668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489907.1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宽谱高灵敏石墨烯光纤光电探测芯片,包括侧抛磨光纤、微带电极、石墨烯薄膜、PB薄膜、PMMA薄膜;所述侧抛磨光纤包括纤芯和包层,所述包层和纤芯经部分抛磨处理成抛磨区;所述侧抛磨光纤的抛磨区朝上且在纤芯两侧设有微带电极,所述微带电极覆盖至非抛磨区;所述微带电极的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覆盖有PMMA薄膜、PB薄膜、石墨烯薄膜;本发明芯片具有响应速度快、探测效率高、稳定性高的特点以及极佳的光电探测性能;采用全光纤结构,与光纤通信系统完美兼容,解决生产中兼容等问题;本芯片直接在光纤上制作,制作过程简单,利于大量生产,也解决了光纤和波导结构的耦合难题,降低插入损耗,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0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09422.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弱测量的轨道角动量光束重心位移测量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合适的偏振态制备器和偏振态选择器作为弱测量系统的前选择态和后选择态,使经过位移发生装置-空气界面反射的OAM光束偏振态与偏振态选择器设定的偏振态接近正交。并利用量子弱测量的放大效应,使OAM光束重心位移可直接使用普通光电探测器测得,如普通CCD;测量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测量方法简单易上手;同时,本发明适用于测量不同阶数的涡旋光、研究不同入射角对OAM光束重心位移的影响;有望在生物医学、生命科学、分析化学、物理学、材料学等多个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761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64934.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7 , G02F1/0009 , G02F1/0115 , G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全光纤偏振控制与强度调制多功能器件。该多功能器件结构包括:玻璃衬底、放置在玻璃衬底凹槽内的侧边抛磨光纤,所述侧边抛磨光纤抛磨区上覆盖有石墨烯薄膜,两个金属电极设置在石墨烯薄膜之上,所述金属电极为两个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通过改变施加在独立的金属叉指电极两端的驱动电压,调控石墨烯层对光纤中传输光强的吸收,从而控制光偏振态的改变与实现对光强的调制。本发明具有体积小、结构设计简单、插入损耗低、工作波长范围宽、消光比高、响应速度快、集成化、多功能化等优点。在未来光电子器件集成、多功能化发展趋势下,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6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80334.X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G02B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02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微结构包层滤波器及其制作方法,运用紫光照射法来还原氧化石墨烯,把处理好的氧化石墨烯沉积在封装好的侧边抛磨光纤的抛磨面上,之后,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抛磨面进行观察,验证氧化石墨烯已经覆盖在抛磨面上,最后,使用振幅掩膜在抛磨面上的氧化石墨烯写下光栅结构,形成包层折射率调制的光纤光栅,从而制备得到氧化石墨烯‑石墨烯周期结构的包层折射率调制光纤光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