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606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119846.1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及风门装置,在驱动轮与从动轮具有多个啮合部,且从动轮被施力构件施力的旋转传递机构中,能够减小因驱动轮的旋转紊乱引起的噪声。风门装置(1)具有旋转传递机构(55),其通过朝向一方向旋转的马达(50)的动力使从动轮(7)往复旋转。旋转传递机构(55)具有蜗杆(52)及蜗轮(56)、复合齿轮(57)、驱动轮(6)及从动轮(7)。从动轮(7)被借助挡板(4)施力。在比从动轮(7)靠动力传递路径的上游侧的、包含驱动轮(6)的范围内组装有产生旋转载荷的制动部件(53)。制动部件(53)为给复合齿轮(57)施加旋转载荷的弹簧垫圈。由此能够抑制驱动轮(6)的旋转紊乱传递到蜗杆(52),从而能够抑制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8204703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711382434.2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25D17/06
Abstract: 一种旋转传递机构和风门装置,能通过驱动轮的单向的旋转使从动轮双向地旋转。旋转传递机构(10)包括:驱动轮(6),上述驱动轮(6)朝绕第一轴线(L1)的一侧(L1CCW)旋转;从动轮(7),上述从动轮(7)被驱动轮(6)驱动而朝绕第二轴线(L2)的一侧(L2CW)旋转;以及施力构件,上述施力构件朝绕第二轴线(L2)的另一侧(L2CCW)对从动轮(7)施力。在驱动轮(6)上以在周向上相邻的方式设有沿周向配置有多个驱动齿(66)的驱动齿形成部(660)和凸轮面形成部(670),在从动轮(7)通过施力构件朝绕第二轴线(L2)的另一侧(L2CCW)旋转时,从动轮(7)在上述凸轮面形成部(670)上滑动。在从动轮(7)上,与驱动齿(66)依次抵接的多个从动齿(76)配置于一部分的角度范围内。多个驱动齿(66)和多个从动齿(76)分别设于轴线方向的不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716768B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410756306.X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4 , H02K3/525 , H02K5/128 , H02K5/225 , H02K2213/03
Abstract: 一种马达,其避免锡焊的热量影响到支承部件。该马达构成为:从包围转子(30)的定子组件(40)(定子)延伸的线圈端子(56)通过具有挠性的板状基板(60)(配线部件),连接到由树脂制成的端子支承部(940)支承的连接器端子(61),在连接器端子(61)与基板(60)的连接部(另一端部60b)中,从端子支承部(940)突出的连接器端子(61)贯通与端子支承部(940)接触的基板(60),并通过锡焊连接到基板(60)的与端子支承部(940)相反的一侧的面,在端子支承部(940)与基板(60)之间设置具有绝缘性的绝热部件(946)。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10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105060.X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5/04
Abstract: 一种马达的外罩结构,其使具有与连接器外罩成为一体的主体外罩的马达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在连通上外罩部件(90)的内侧和与上外罩部件一体形成的连接器外罩部(93)的内侧的开口部(92a)设置于上外罩部件的周壁部(92)的马达(M)中,采用如下的外罩结构:在连接器外罩部93)内连接穿过开口部(92a)朝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线圈端子(56)与被连接器外罩部的端子支承部(940)支承的连接器端子(61),在端子支承部的内径侧且线圈端子的径向外侧设置沿连接器端子向轴线X方向延伸的内壁部(944),在该内壁部的内径侧形成有在组装上外罩部件(90)与定子组件(40)时供线圈端子(56)通过的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4713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767992.0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25B4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9/00 , F25B26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芯驱动装置,即使在由树脂材料构成安装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对阀芯驱动装置的周向的位置进行定位。阀芯驱动装置(1)利用马达(M)驱动设置在壳体(5)内的阀芯(72),从而切换导入至壳体(5)内的流体的流路,该阀芯驱动装置(1)设成如下结构:壳体(5)通过在底板部(10)的上表面(10b)固定有底的圆筒形状的间隔壁(20)而形成,在由树脂制成的下罩部件(80)设置有卡合片(814),所述下罩部件(80)用于将壳体(5)固定于固定侧部件,所述卡合片(814)与固定于壳体(5)的底板部(10)的加强板(75)的开口部(75a)卡合,限制壳体(5)与下罩部件(80)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70427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80050666.1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085 , F16K3/08 , F16K31/041 , F16K31/535 , F25B41/04
Abstract: 在制冷剂阀装置(1)中,在切换一个制冷剂出口(22)处的制冷剂的流量时,阀芯驱动机构(52)通过使阀芯(27)旋转来切换从制冷剂入口(12)经由阀室(36)到达制冷剂出口(22)的制冷剂流通路径。此时,制冷剂入口(12)呈全开状态,阀芯(27)将阀室(36)与制冷剂出口(22)之间的制冷剂流通路径切换为小流量的第一制冷剂流通路径或大流容量的第二制冷剂流通路径。因此,能够将阀芯(27)配置成以偏靠制冷剂入口(12)以及制冷剂出口(22)中的制冷剂出口(22)的位置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实现阀芯(27)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1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105557.1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5/10
Abstract: 一种马达的外罩结构,其避免水分渗入内部。在马达(M)中,线圈端子(56)穿过设置于上外罩部件(90)的开口部(92a)朝径向外侧延伸,并在包围开口部的周壁部内与连接器端子(61)连接,且利用帽(96)封闭开口(930),该马达的外罩结构如下:由沿开口部(92a)的上边(92a1)的上壁部(951)、从上壁部的两端朝下方延伸的侧壁部(952、952)以及连接侧壁部的下部之间的端子支承部(940)构成包围开口部(92a)的周壁部,在侧壁部的外周设置使嵌合壁部(98)的抵接部(981)抵接的台阶部(954),使台阶部的位置在帽(96)相对于侧壁部的嵌合方向上偏离侧壁部的外周部(953)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04334161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20777682.2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4 , H02K3/525 , H02K5/128 , H02K5/225 , H02K2213/03
Abstract: 一种马达,其避免锡焊的热量影响到支承部件。该马达构成为:从包围转子(30)的定子组件(40)(定子)延伸的线圈端子(56)通过具有挠性的板状基板(60)(配线部件),连接到由树脂制成的端子支承部(940)支承的连接器端子(61),在连接器端子(61)与基板(60)的连接部(另一端部60b)中,从端子支承部(940)突出的连接器端子(61)贯通与端子支承部(940)接触的基板(60),并通过锡焊连接到基板(60)的与端子支承部(940)相反的一侧的面,在端子支承部(940)与基板(60)之间设置具有绝缘性的绝热部件(946)。
-
公开(公告)号:CN213451841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196407.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江悟
IPC: F16K11/074 , F16K27/04 , F16K3/314 , F16K31/04 , F16K31/53
Abstract: 一种阀装置,有助于避免阀芯在旋转时倾斜而产生流体泄漏。阀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内表面形成有入口、第一及第二出口的腔室,第一及第二出口形成于腔室内表面中的阀座面且沿周向排列;阀芯,具有与阀座面抵接的主抵接部、在周向上被主抵接部隔开且与阀座面相对的第一及第二分离部,且能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旋转;以及驱动部,驱动阀芯旋转,阀芯还具有与阀座面抵接的副抵接部,其设于第一出口的外周侧,以使第一分离部的与阀座面相对的面的面积比不设置副抵接部时接近第二分离部的与阀座面相对的面的面积,当主抵接部在周向上的第一侧与第一出口相邻且使第一出口露出时,副抵接部在径向上与第一出口重叠或比第一出口靠周向上的第二侧。
-
公开(公告)号:CN212538438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2196412.0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江悟
IPC: F25D17/04
Abstract: 一种风门装置,有助于在门板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实现驱动部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的风门包括:框架,该框架具有开口部;门板,该门板能转动开闭所述开口部;以及驱动部,该驱动部在所述门板的旋转轴线的延伸方向上与所述框架相邻设置,且驱动所述门板转动,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该电机具有输出轴,该输出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门板的旋转轴线垂直;以及传递机构,该传递机构将所述输出轴的旋转转换成绕与所述门板的旋转轴线平行的轴线的旋转,并传递给所述门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