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91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73354.2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杆塔型监测装置在线监测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方法及系统,涉及监测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杆塔型电流传感器和杆塔型电压传感器构成杆塔型监测装置;建立非接触式罗氏线圈阻抗的等效电气参数模型,通过交流频率扫频分析获取罗氏线圈的频率特性曲线;建立自构电场式传感器的三维模型,分析验证电压线性关系,并结合杆塔型电流传感器监测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本发明提供的杆塔型监测装置在线监测架空线路接地故障方法通过杆塔型电流传感器和杆塔型电压传感器的设计,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和对故障信号的灵敏度,且提高了故障识别和定位的准确性,本发明在监测精度、信号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8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17267.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终端丢包下的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故障电流行波零模分量和线模分量的波速差进行单端测距。计算故障位置判断向量。若向量维数等于监测终端数,进行正常雷击故障区域判断,否则判断故障线路监测终端是否丢包。若丢包,创建故障位置判断矩阵,进行丢包雷击故障区域判断,否则进行正常雷击故障区域判断。本发明提供的监测终端丢包下的配电线路雷击故障定位方法及系统显著提高配电线路雷击故障的定位准确性,即便在数据丢失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判断故障区域。显著缩短电力系统的故障响应时间,减少电力供应中断的时长,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5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17266.0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08 , G06F18/213 , G06N3/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行波数据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故障录波系统采集故障电流行波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处理后行波数据的频域特性,提取相关特征。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辨识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故障行波数据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及系统有效地区分雷击故障和非雷击故障。准确提取故障信号的关键特征。引入神经网络和小波变换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故障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了一种损失评估模型,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故障类型评估可能的经济损失,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65069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92160.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输电线微振动自取能传感器自组织网络组网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初始安装传感器时获取的信息确定各自取能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坐标,将所有的自取能传感器合并成一个网络,将整个网络区域按照面积划分为若干簇;步骤S2、划分为若干簇后,确定每个自取能传感器簇的簇头;步骤S3、使用基于PSO算法的簇头优化算法,来进行新的一轮簇头选择;步骤S4:自取能传感器簇头确定后,进行路由算法的确定。本发明使用PSO算法,使其针对电网中取能有限的微振动自取能传感器能进行有效分簇并进行自组织组网,该组网方法能够大幅减少网络中能量损耗,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587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52807.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俸波 , 夏小飞 , 廖永力 , 韩方源 , 黎大健 , 田树军 , 卢胜标 , 王佳琳 , 覃晖 , 龚博 , 何锦强 , 张厚荣 , 张龙飞 , 徐文平 , 黄志都 , 张勇 , 王乐 , 崔志美 , 潘绍明 , 饶夏锦
IPC: G06Q10/0635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质量测算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具备运行状态中的节能型增容导线量化测算的问题,包括:获取节能型增容导线的产品关联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产品关联数据,计算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其中,所述风险类指标包括设备事故指标和设备事件指标,所述效能类指标包括设备可用性指标和设备运行缺陷指标;根据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得到节能型增容导线的综合测算评分,其中,所述综合测算评分为所述风险类指标和效能类指标之和。本发明能够依据节能型增容导线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可量化测算,实现节能型增容导线产品有效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54202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3445.0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雷电定位的磁场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全局时钟信息为基准,采用每一时间条件独立计时的方法进行时间点的精确标定和判定,对雷电探测站发送的数据磁场信号进行检测识别不同的运行状态,通过等待过门限有效信号的状态;当存在过门限有效信号时,则开始进行峰值寻找并记录当前触发门限的时间点信息;当确定峰值后,记录峰值点时间信息并转入下降时间检测和后续峰值强度的检测。通过循环该方法,能够连续的对雷电信号进行识别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49598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42089.6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与粒子群算法的雷电定位优化方法,该方法先获取电力系统的一次雷电定位的原始数据,根据原始数据选择雷电定位计算解空间与适应函数;选择雷电定位计算的粒子群参数;将粒子群参数通过采用解空间和适应函数的粒子群算法进行处理得到初始种群;设定遗传算法参数;将初始种群通过采用遗传算法参数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得到雷电发生位置。通过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这两种算法之间有着很强互补性,将这两种基于群概念的算法结合对可雷电定位计算优化问题进行求解,从而得到一个整体性能更优的混合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从而计算得到的雷电发生位置跟为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439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99637.1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雷电辐射电磁场的计算方法,采用FDTD对特定边界和激励条件下的Maxwell方程求解雷电辐射电磁场数值,包括:选取时间步长和空间步长;选取介质分界面参数;结合所述时间和空间步长、介质分界面参数,采用CPML作为吸收边界条件对雷电辐射电磁场进行计算;解决相关技术中对雷电辐射电磁场在大尺度复杂环境中雷电辐射磁场计算不方便的技术问题。通过CPML便于计算空间和匹配层中场量迭代的统一化编程,而且CPML能够对色散、有耗、不均匀、非线性、各向异性等复杂的介质所组成空间进行有效截断。
-
公开(公告)号:CN109034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582294.1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 , 武汉珈铭凯尔电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武汉傲睿尔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11 , G06N3/0454 , G06N3/0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均压环检测识别方法,涉及电力设备检修领域,包括均压环图像样本预处理、特征提取、训练检测模型、均压环部件检测等步骤。本发明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均压环检测识别方法,可适应非特定角度复杂背景下的均压环检测识别需求,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02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685345.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 G01J5/00 , G06F18/24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子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绝缘子异常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设定绝缘子异常检测时间间隔,布置传感器监测包含检测目标绝缘子串的原始温度数据,并进行处理;对预处理后的原始温度数据进行灰度映射,将原始温度数据转成灰度图片,同时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并训练;使用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识别并输出图片中的绝缘子串区域,根据绝缘子串区域温度数据判断绝缘子是否温度异常。本发明节省每次检测时间、人力和物力,能够避免其他无关因素对判断的干扰,比人工标注更高效地判断绝缘子串的位置,便于温度异常判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