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模具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935944U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21200341.5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模具,包括:齿轮挡板,齿轮挡板的中间设置有用于放置铁芯柱的第一开口,齿轮挡板设置有第一面;料筒,料筒设置于齿轮挡板的第一面并与齿轮挡板连接。齿轮挡板的中间设置有放置铁芯柱的第一开口,齿轮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料筒,外部设备与齿轮连接,通过拉动齿轮带动齿轮挡板上的料筒围绕铁芯柱转动,从而实现料筒上的箔料或绝缘材料缠绕到铁芯柱上,最终实现箔式绕组的绕制。利用本申请的绕线模具进行箔式绕组的绕制时,只需提供动力源带动齿轮挡板转动,不仅可以取消传统箔式绕线机,而且能够简化绕制工艺和降低制造成本,通过改变料筒的高度等还可以提高模具的通用化程度。

    变压器及其绝缘结构
    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37440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2331204.4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及其绝缘结构,将次级线圈装入第一绝缘筒内;再将初级线圈绕制在支撑条上,并使得初级线圈位于第一绝缘板与第二绝缘板之间,如此,缩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安全绝缘距离,满足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同时,由于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设有第一绝缘筒,因此,将第一绝缘板、第二绝缘板及第一绝缘筒有机配合,使得初级线圈不管在第一绝缘筒的径向上,还是在第一绝缘筒的轴向上的放电路径均得到有效拦截,如此,进一步缩短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的安全绝缘距离,从而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负载损耗、及变压器的体积和成本,增强变压器的电气性能,使得变压器符合节能环保设计要求。

    干式变压器线圈结构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282288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356894.3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变压器线圈结构,该干式变压器线圈结构包括多饼线饼和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设有多层支撑层,每层所述支撑层包括沿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垫块,所述支撑层包括首层支撑层、末层支撑层以及位于所述首层支撑层和所述末层支撑层之间的若干层中间支撑层,每层所述中间支撑层的垫块包括一个用于升段用的升段垫块以及除所述升段垫块之外的承托垫块,所述升段垫块的厚度大于所述承托垫块的厚度,若干层所述中间支撑层中的所述升段垫块沿周向错位布置。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降低整个线圈的高度,同时减少单一区域的导线集中问题,有效降低变压器的温升现象,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绕组结构及变压器
    5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76451U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20289388.6

    申请日:2023-0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组结构及变压器,绕组结构包括安装组件和撑条组件,撑条组件上形成有散热间隙,撑条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撑条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安装组件上,相邻两个撑条组件之间的间隔为第一散热通道,其中一撑条组件上的散热间隙通过第一散热通道与另一撑条组件上的散热间隙相连通,以形成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相交。两个撑条组件之间存在第一散热通道进行散热。同时一撑条组件上的散热间隙通过第一散热通道与另一撑条组件上的散热间隙相连通形成第二散热通道。而第二散热通道和第一散热通道的长度方向相交,使得撑条组件形成了不同方向的散热通道,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变台成套设备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97527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3013950.7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变台成套设备,包括低压配电模块、变压器模块、高压配电模块和加强结构,变压器模块具有低压出线铜排,变压器模块通过低压出线铜排与低压配电模块电连接,变压器模块连接于低压配电模块的上方;高压配电模块通过线缆与变压器模块电连接,高压配电模块连接于低压配电模块的上方;加强结构与高压配电模块连接,还与低压配电模块和/或变压器模块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台成套设备,变台成套设备采用一体式结构,安装效率高,且加强结构能够加强高压配电模块的结构强度,使高压配电模块的结构在受恶劣天气影响时不易损坏。

    一种管道式通风结构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30201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2067351.7

    申请日:2022-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式通风结构,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通气管和防护盖,通气管内设有贯通两端的空腔,防护盖设于通气管的一端,防护盖与通气管的外壁之间具有与空腔连通的通气口,使热气流经过通气管和通气口排出到外界,通气口上设有多孔结构的防护板,防护板用于防止飞虫进入通气管内。通气管上靠近防护盖的一端设有上翻边,上翻边防止恶劣天气中雨水灌入通气管内。其中,在通气管的轴向方向上通风组件层叠设置若干个,有助于增加热气流的上升空间从而增加温度梯度,增加散热效能,进一步降低下方电气设备的温度,同时,沿着层叠方向通气管和防护盖的直径逐级缩小,构成叠塔式的稳定结构,增加通风组件的抗风性能。

    散热装置
    5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14920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627809.X

    申请日:2022-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安装座的第一侧设有线圈和铁心,安装座开设有导流孔;导流件,借助导流孔插设于安装座,导流件开设有与导流孔相连通的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用于将外界的换热介质从安装座的第二侧导流至安装座的第一侧,以使位于安装座的第二侧的换热介质能够与线圈进行热交换。上述散热装置,通过热力环流原理可知,位于安装座的第二侧的换热介质通过导流孔流入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将换热介质导流至安装座的第一侧,以使换热介质和线圈进行热交换,并且导流通道朝向线圈气道设置,能够使换热介质尽可能的流向线圈气道,从而避免因线圈气道的温度过高而导致干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