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892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58641.8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体化预制装配式电缆沟和电缆井,包括:电缆沟,包括若干管节单元,每个管节单元包括两块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两侧设有用于连接管节单元的第一连接组件;电缆井,包括侧框结构,侧框结构的四周设有电缆沟洞口,电缆沟洞口的左右两侧设有若干用于连接电缆沟的第二连接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预制装配式的电缆沟和电缆井,实现了100%的装配化,克服了现浇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养护费用高、环境影响大的弊端,而且通过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实现了电缆井和电缆沟、电缆井各管节单元之间连接的便利性,并且有效解决横穿马路的电缆沟在汽车冲击和疲劳荷载作用下的连接破坏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5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95948.8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需求侧灵活资源的多能源系统调控优化方法,构建了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多能源系统框架,并将综合需求响应和多能源系统间的合作博弈相结合,提出一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和合作博弈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调控模型,对所述模型求解,得到计及需求侧灵活资源的多能源系统最优调控方案。本发明所提多能源系统调控优化方法计及了需求侧灵活资源,相比不考虑需求侧灵活资源的多能源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多能源系统运行成本,并且能够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710169546.3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蒋宇成 , 修黎明 , 周勋甜 , 余萃卓 , 张帅 , 陈玄俊 , 高飞翎 , 蔡东辉 , 王丽鹏 , 王正勇 , 李敏敏 , 蒋元元 , 李弘毅 , 张波 , 高秀荣 , 李若魁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信息流向的图形引导光纤回路设计方法及系统;获取待配置的智能装置的基本信息,同时根据智能装置厂家提供的背板图纸,获取智能装置的插件端口信息;根据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要求,获取智能装置之间的信息流向;根据智能装置基本信息、智能装置的插件端口信息和信息流向绘制出智能装置及智能装置之间的信息流向;根据所获得的智能装置之间的信息流向对光纤回路进行配置;光纤回路连接后,根据光缆规划选择若干根光纤组成一根光缆,并对光缆进行编号;依次完成每条信息流向内的光纤配对及光缆规划,最终就完成整个智能变电站的光纤回路配置工作。有效的解决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成果展示不直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54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39887.7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集成配电装置,包括电容器开关柜,所述电容器开关柜内具有连接于母线的断路器,所述断路器上串联有电流互感器和/或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输出侧通过电缆终端连接有电容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缆终端处具有两段出线接头,一段出线接头连接于所述电容器组,另一端出线接头连接有电抗器组。本发明在原变电站的基础上增设电抗器节省占地面积,解决加装电抗器工程需要新增开关柜而配电装置室内空间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8013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483415.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马益平 , 陈玄俊 , 郭高鹏 , 钱凯 , 王吉庆 , 张灿江 , 张洁 , 严浩军 , 周勋甜 , 余萃卓 , 牛文栋 , 蔡东辉 , 张帅 , 罗彦虎 , 韩潇 , 李弘毅 , 汪雅静 , 张志刚 , 邵雪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工程勘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LAM扫描和点云影像融合的变电站三维勘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移动扫描系统同步获取点云和全景影像信息,并且同时还要得到获取的点云和全景影像的位置信息;S2、根据位置信息将点云和全景影像信息进行融合;S3、根据步骤S2融合后的点云和全景影像信息建立三维实景地图模型;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三维实景地图模型搭建变电站三维地图的展示平台。这种方法基于SLAM移动扫描获取变电站内部的空间和影像信息,通过点云和全景影像的融合技术,能够快速建立真正的变电站实景三维空间地图,实现变电站实景量测、施工核对、场景联动、方案比选等常规工程勘测内容。
-
公开(公告)号:CN109586307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08477.5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福建博电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接入系统的切负荷控制方法。计及海上风电接入系统的波动性,根据网络结构和实时系统信息,以改善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出发从而获得切负荷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多端口戴维南等值计算已知风电接入系统中的各节点电压不稳定指标;步骤S2、判定节点电压不稳定指标是否越限,越限节点为电压稳定性关键节点,并计算电压稳定性关键节点控制目标;步骤S3、针对给定可进行切负荷控制的节点,计算其对电压稳定性关键地点的控制灵敏度,选取n个灵敏度较高的控制节点进行控制;步骤S4、利用控制灵敏度计算各控制节点相应控制量,实施控制以改善电压稳定性。本发明能够以防止风电接入系统电压失稳为目标进行切负荷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6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472328.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安装腔室内的室内环境执行监测动作,并将获取的对应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与电缆沟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控制巡检设备根据潜在危害级别对应的级别数向电缆沟系统的后台终端发送相应的预警信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导致一旦电缆沟内的电缆线发生意外,例如电缆线出现破损或者异常高温而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对电缆线的安全监测效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9996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472328.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观察窗的电缆沟系统的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安全监测方法包括:根据封盖信息判断电缆沟结构是否处于异常状态;若是,则控制巡检设备对安装腔室内的室内环境执行监测动作,并将获取的对应室内环境的环境监测信息与电缆沟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比较,以得到第一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评估安装腔室的潜在危害级别;控制巡检设备根据潜在危害级别对应的级别数向电缆沟系统的后台终端发送相应的预警信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传统的检查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导致一旦电缆沟内的电缆线发生意外,例如电缆线出现破损或者异常高温而无法被及时发现,造成对电缆线的安全监测效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85267.4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1/00 , H02G9/02 , G06V10/10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电缆沟的检修方法、检修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检修方法包括:通过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电缆沟的多个第一故障图像以及电缆沟发生故障的位置信息,位置信息包括确定故障电缆在第一沟壁或者第二沟壁以及故障电缆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根据位置信息中的水平距离将可见光镜移动至与电缆沟发生故障所对应的区域,根据确定故障电缆在第一沟壁或第二沟壁以调整可见光镜的偏转角度,根据垂直距离调整可见光镜的高度后获取多个第二故障图像;将多个第一故障图像与多个第二故障图像分别在不同方向上一一对应叠加展示,以得到多个叠加图像;根据多个叠加图像分别识别出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类型对其电缆沟进行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801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调度方法包括:步骤S1:预估风能以及太阳能的发电效率曲线;步骤S2:预估园区在照明、空气调节和温度调节的用电效率曲线;步骤S3:实时记录园区充电站中正在工作的充电桩,预估充电桩的剩余上电时间,预估剩余实际充电时间,建立充电桩充电曲线,汇总所有充电桩充电曲线,得到充电站用电曲线;步骤S4:结合发电效率曲线、用电效率曲线和充电站用电曲线,得到储能系统放电曲线;步骤S5:对每个正在工作的充电桩,在剩余上电时间中分配剩余实际充电时间,使储能系统放电曲线的波动值在预设放电范围内。本发明解决了充电站用电时间集中,导致储备的电能波动较大,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