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相继/二级增压结构
    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357554U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420688203.X

    申请日:2014-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切换相继/二级增压结构,将相继增压和二级增压两种增压结构通过改动融合在一起,并提出两种增压形式切换的控制方法,实现了相继增压和二级增压有机结合,使两种增压形式优缺点互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两个及以上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系统,可实现单涡轮增压器、两涡轮增压器并联-相继增压、两涡轮增压器串联-二级增压三种模式。能够改善废气涡轮增压器与内燃机全工况匹配不够理想的问题,提高内燃机动力性能,提高效率,降低排放,尤其是对于工况范围较宽的内燃机。

    柴油机相继增压切换补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35339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658981.5

    申请日:2012-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相继增压切换补气装置及其补气方法,包括基本增压器、受控增压器,基本增压器和受控增压器均连接柴油机,还包括主空气瓶、补气空气瓶、补气分配器,受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柴油机之间安装空气阀,受控增压器的涡轮与柴油机之间安装燃气阀,补气分配器通过管路与柴油机的各个汽缸相连,补气分配器还与补气空气瓶、主空气瓶依次相连,补气空气瓶与补气分配器之间安装电磁阀,主空气瓶和补气空气瓶之间安装减压阀和空气净化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此切换过程中向柴油机气缸直接补气,以保证柴油机的进气量,使相继增压切换过程变得更加平稳,防止冒黑烟。

    具有补气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035338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641946.2

    申请日:2012-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补气功能的柴油机相继增压结构,包括柴油机、基本涡轮增压器、受控涡轮增压器,基本涡轮增压器连通柴油机的第一和第二汽缸,受控涡轮增压器连通柴油机的第三和第四汽缸,A列排气总管和B列排气总管通过第一连通管相连通,A列进气总管和B列进气总管通过第二连通管相连通,受控增压器的涡轮与第一连通管之间设置燃气阀,受控增压器的压气机与第二连通管之间设置空气阀,第二连通管还连通压缩气源。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此切换过程中向柴油机进气连通管进行进气补充,提高进气流量,稳定进气压力,进气管流场分布均匀,所需的传感器及控制单元数量较少,相继增压切换过程变得更加平稳,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总体品质。

    扩压器旁通防喘振装置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44617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00564.9

    申请日:2016-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扩压器旁通防喘振装置,包括扩压器外壳、扩压器叶片、电磁阀,扩压器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扩压器叶片,挡板护壁固定在扩压器外壳上,电磁阀设置在挡板护壁上,电磁阀的电磁阀杆末端安装可上下移动的挡板,挡板的行程均位于挡板护壁里,电磁阀杆位于最底端时,挡板与扩压器叶片贴合,电磁阀杆提升后,扩压器叶片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相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增压器在低负荷时出现的喘振问题,从而扩大增压器流量范围。

    一种可实现单级、两级增压的涡轮增压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206950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00344.8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单级、两级增压的涡轮增压器结构,包括涡轮、压气机,压气机包括叶轮A和叶轮B,叶轮A通过进口气路Ⅰ与大气相连,向压气机内部引入空气;在叶轮A的出口气路Ⅰ后接有切换控制阀Ⅰ,切换控制阀Ⅰ后气路分成两路:其中一条气路与连通气路Ⅰ相连,另一条气路与连通气路Ⅱ相连;所述的叶轮B的进口气路Ⅱ上装有切换控制阀Ⅱ,切换控制阀Ⅱ分别与两条气路连接:其中一条与连通气路Ⅰ相连;另一条气路上与大气相连;所述叶轮B的出口气路Ⅱ与连通气路Ⅱ相连汇成一支气路后,与内燃机的进气管相连,给内燃机提供压缩空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级增压和单级增压的切换,可以明显减小增压系统的结构尺寸。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空气阀开启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06949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900310.9

    申请日:2015-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继增压系统空气阀开启控制装置,包括空气阀、空气阀控制器、小型气缸、开关传感器,受控增压器的压气机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管相连,在压气机出口和进气管之间安装空气阀,小型气缸里设置活塞,活塞将小型气缸分割成左腔和右腔,左腔与进气管相通,右腔与压气机出口相通,开关传感器的触头伸入至小型气缸的左腔里,位于左腔外部的触头部分上套有弹簧,弹簧顶在小型气缸外壁与开关传感器之间,空气阀控制器分别连接开关传感器和空气阀。本实用新型根据开关信号开启空气阀,从而避免了空气阀早开或晚开导致的压气机喘振、压气机倒流等问题。

    开关型蝶阀信号模拟电路
    5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099032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20658983.4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关型蝶阀信号模拟电路,包括模拟电路输入端、模拟电路输出端;模拟电路输入端包括电容、三极管、第一-第二电阻;模拟电路输出端包括继电器、第一-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三-第六电阻,继电器包括8个引脚,第一-第二引脚为控制线圈的引脚,分别与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模拟电路输入端负极相连,第三-第六引脚为2组常开常闭的触点。本实用新型可以较好地解决开关型蝶阀的信号输入问题,体积小,可靠性高,工作原理简单,可以模拟开关型蝶阀的输出信号,为工控系统的开发提供便利。

    柴油机自净化EGR装置
    5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14486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400563.4

    申请日:2016-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柴油机自净化EGR装置,包括净水箱、电动增压泵,柴油机的排气管连通大气的同时,通过第一废气导管连通电动增压泵,电动增压泵通过第二废气导管连通储有水的净化箱,并伸入至水面以下,净化箱通过第三废气导管连通柴油机的进气管,第三废气导管与净化箱的相连通处位于水面以上,第三废气导管上安装控制阀。本实用新型采用净化箱能够净化掉废气中固体颗粒和液滴,还能降低废气的温度,有效降低了柴油机的进气温度和燃烧温度,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固体颗粒的去除能够降低对进气阀的磨损,延长柴油机的寿命。

    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扩稳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5446193U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21041668.7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扩稳结构,包括压气机机匣、压气机叶轮,压气机叶轮安装在压气机机匣里,压气机机匣外侧设置蜗壳,压气机叶轮上安装主叶片和分流叶片,在压气机机匣外部设置环形的A列压力平衡管和B列压力平衡管,A列压力平衡管和B列压力平衡管之间通过连通管相连通,A列压力平衡管上沿其圆周均匀设置有A列气孔,B列压力平衡管上沿其圆周均匀设置有B列气孔,A列气孔和B列气孔均伸入至压气机机匣里。本实用新型利用压力平衡管的连通作用,使压气机内部的压力比较均匀,减小了由于压力不均匀导致的叶片顶部间隙泄漏流动,理顺了叶片顶部的杂乱气流,进而达到了扩隐的目的。

    一种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206947U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20828217.1

    申请日:2015-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4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相继增压柴油机装置,包括补气装置和冷却装置;补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气源气瓶,空气压缩机连接气源气瓶,气源气瓶后方设置补气阀Ⅰ,补气阀Ⅰ后方的管道分成A路气管和B路气管,A路气管上分别安装喷管Ⅰ和喷管Ⅱ,喷管Ⅰ设置在A列进气管里,喷管Ⅱ设置在B列进气管里,B路气管上分别安装机匣喷管A和机匣喷管B,机匣喷管A安装在基本压气机上,机匣喷管B安装在受控压气机上;冷却装置包括混合器,混合器里设置喷淋器,中冷器后方引出冷却气管,混合器安装在冷却气管上,混合器后方的冷却气管与B路气管相通。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柴油机加载、加速过程中的经济性和排放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