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128617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399970.3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了一种高浓度、高稳定性的均匀金纳米颗粒。该金纳米颗粒具有长期稳定、高效的拉曼增强活性,可作为一种商品化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基底材料使用。该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重复性好和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821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9475.0

    申请日:201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精度的电化学刻蚀加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模板电极或工件表面固定一层氧化还原水合凝胶聚合物超薄膜;将模板电极和工件浸入工作溶液,叠放于容器底部,使模板电极表面和工件表面分别与软质聚合物超薄膜的两面保持自然紧密接触;另在容器内设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并与电化学控制仪相连;启动电化学控制仪,调控模板电极的电位,电化学氧化超薄膜中的电化学活性基团,由其快速地化学氧化与之接触的工件表面夺取电子,而工件表面失去的电子被超薄膜慢速地传递至模板电极,使刻蚀持续进行;刻蚀完毕后,关闭电化学控制仪,移开模板电极,即可。本方法能以纳米精度将模板电极表面微结构图案的互补结构刻蚀加工在工件表面。

    一种二氧化硅包金纳米粒子针孔填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4508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704353.X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包金纳米粒子针孔填补方法,涉及一种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壳层优化方法。方法包括:1)合成或选取壳层存在针孔的Au@SiO2纳米粒子;2)在Au@SiO2纳米粒子溶胶中,加入在水中可离解出S2-的硫化物对Au@SiO2纳米粒子进行表面硫化处理,使针孔消失。本发明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对存在针孔的二氧化硅包金纳米粒子进行硫化物处理,可得无针孔的核壳结构纳米粒子。该方法在纳米粒子合成、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SHINERS)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芯片及应用其的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58206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310581584.1

    申请日:2013-1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芯片及应用其的检测装置。该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芯片包括:承载件,由透明材料制备;以及合金薄膜,形成于承载件的一表面;其中,透过承载件的线偏振光在承载件与合金薄膜的界面发生全反射,伴随全反射产生的消逝场穿透合金薄膜在合金薄膜的远离透明基板的表面激发等离激元,以实现拉曼光谱的增强。本发明利用合金薄膜取代常用的纯金薄膜和纯银薄膜制备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芯片,能够导致比纯金薄膜更高的拉曼增强因子和更低的成本。

    一种半导体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21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458556.X

    申请日:2015-07-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纳米压印模板的工作表面镀上一层金属催化剂,形成压印模板电极;(2)用该压印模板电极在恒温的金属辅助刻蚀溶液中与待加工的半导体材料通过直接压印的接触方式形成肖特基结,金属辅助刻蚀溶液中的氧化剂在金属表面自发还原的同时,向上述半导体材料注入空穴,使之发生氧化分解,从而将压印模板表面的微纳米结构直接批量复制到上述半导体材料的表面。本发明的加工方法可以使金属辅助刻蚀能够以电化学纳米压印的工作模式进行加工,能够在半导体表面直接高效、批量的复制准三维结构、多级台阶结构和连续曲面结构。

    一种壳层隔绝银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702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87999.7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壳层隔绝银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所述的可控壳层隔绝银纳米粒子以20-300nm银纳米粒子为内核,包覆上致密、均匀的二氧化硅为外壳,其二氧化硅壳层在1-30nm范围内可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粒径为8-20nm的金纳米粒子:2)合成粒径为20~300nm的银纳米粒子:3)在步骤2)中所合成粒径为银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上1-30nm的二氧化硅壳层。本发明得到的二氧化硅包银纳米粒子,壳层由具有化学惰性、电学绝缘以及光学透明的二氧化硅组成,而且极薄、致密。

    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79873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288539.2

    申请日:2012-08-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电化学测试装置和调平系统。本发明的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的特征在于,所述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使用光纤探针,所述光纤探针的针尖处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而且入射光在修饰有金属纳米颗粒的光纤探针内部传输,针尖和样品间的距离采用光强控制模式,是一种利用了探针针尖处纳米金属颗粒与金属基底材料近场耦合作用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暗场耦合装置。该显微镜可用于研究基底表面的双电层结构、吸/脱附行为及多相催化等基础表界面化学问题。另外,基于LSPR距离敏感性原理,针尖增强暗场显微镜可应用于三探针水平传感器对纳米加工平台进行自适应调平。

    一种用于面粉增白剂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82332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310023146.3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面粉增白剂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装置包括:一光盘状本体,所述的光盘状本体上设有至少2个微流控通道单元;每个所述的微流控通道单元包括:串联的、由本体中心向本体边缘方向分布的一储液池、一样品仓、一过滤区和一检测区,其中所述的储液池和样品仓之间还设有突破阀。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省去了繁琐的面粉前处理过程,具有结构简单、试样消耗量小、检测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等优点。

    一种拉曼光谱检测多通道可调焦样品池

    公开(公告)号:CN104089943A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10341059.7

    申请日:2014-07-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曼光谱检测多通道可调焦样品池,其包括一基底、一支座、一样品放置旋转机构、一垂直位移机构和一水平位移机构,样品放置旋转机构通过垂直位移机构与支座相连,支座通过水平位移机构与基底相连;样品放置旋转机构包括一支架和设于该支架上的一样品放置座、一步进电机和一控制单元,步进电机连接样品放置座并驱动其旋转,控制单元与该步进电机电连接。本发明使不同样品能够依次对应入射激光,不易混淆,避免多次更换样品瓶时间,节约时间,同时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出错几率。

    共振镜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007098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42612.1

    申请日:2014-06-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振镜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该共振镜增强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包括:耦合部件;线偏振激光光源,设置于耦合部件的第一侧;拉曼探头;光波导,其下表面结合于耦合部件的上表面,该光波导和耦合部件共同构成共振镜,两者结合的界面称为耦合面,待测分子附着在光波导的上表面,耦合部件和光波导均由非金属介质材料制成。本发明利用全介质材料构成的共振镜作为激发元件,共振镜结构简单及制作工艺成熟的优点使得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可控性及重复性更好,成本低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