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04056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32666.5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2F1/1337 , G02F1/13 , G01M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753 , G01M11/02 , G02F1/1309 , G02F2001/1337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退偏器、制备方法和退偏测试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和间隔粒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近邻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光控取向膜,邻近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的光控取向膜具有多组分子指向矢方向不同的微区图形,每组微区图形包括多个随机分布的微区,且同一组微区图形中的微区分子指向矢方向相同;多组分子指向矢方向不同的微区图形相互拼接形成光控取向膜的工作区,光控取向膜中多组分子指向矢方向不同的微区图形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指向矢随机分布,以使照射在液晶退偏器的入射的偏振光转换为非偏振光,提高了液晶退偏器的普适性,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42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32631.3
申请日:2014-07-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2F1/1343 , G02F1/13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孔石墨烯透明电极的宽带可调液晶太赫兹波片。在入射面的基板内侧设置有亚波长金属线栅,出射面的基板内侧设置有多孔石墨烯,两片熔融石英基板通过框胶结合构成液晶盒;液晶盒中的金属线栅与多孔石墨烯之间夹设有两层光控取向层,两层光控取向层中间夹设有液晶材料,液晶材料为太赫兹电控大双折射率液晶材料;液晶盒通过光控取向的方式实现液晶的平行取向,且取向方向与金属线栅方向成45°。本发明利用液晶的电控双折射特性,通过电压调节寻常光与非常光的相位延迟来实现对应不同频率的特定波片,具有超宽频段、自偏振、透过率高、调制量大、响应快速等特性,能在蓬勃发展的太赫兹领域发挥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81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231125.6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微纳结构D形光纤,所述D形光纤为一种横截面形状为字母D型,即光纤一侧为圆形面,光纤另一侧为平面或接近平面,纤芯到光纤圆形面一侧的距离(半径r)为50~200微米,平面到纤芯的距离d为5~15微米;D平面上设有凹凸图案结构,凹凸图案结构是周期0.2~15um、线宽100~1000nm、深度100~400nm的一维阵列或二维网格阵列;该光纤平面一侧有强的消逝场,易受到表面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质的调控。在D形光纤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的工艺,具体为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将模板结构转移到D形光纤的平面上,通过被转移的微纳结构与D型光纤平面消逝场相互作用,使光纤内部传输的光受到调制,进而实现光传感、光调致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876333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78032.6
申请日:2012-10-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9K19/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太赫兹频段具有大双折射的液晶混晶材料,由70~85%的具有氟代二苯乙炔苯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R1-PPT(2,6-F)P-R2作为a组分、10~15%的具有氟代二苯吡啶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R1-P’(3-F)PP-F作为b组分、2~10%的具有二苯乙炔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R1-PTP-R2作为c组分、2~10%的具有氟代二苯乙炔骨架结构的系列衍生物R1-PT(2,6-F)P-R2作为d组分按总量100%熔融混合形成的液晶混晶。该液晶材料具有目前THz频段内最大的双折射率,兼具宽温液晶相(-15~150°C)和低粘度的特点,能够实现低工作电压、快速响应、紧凑型THz调制器件的制备,适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无损检测等广阔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53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8413.4
申请日:2012-10-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2F1/13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光衰减器,包括:可调光源、光纤环行器、光纤准直器、双折射晶体、蓝相液晶盒、反射棱镜和光强度计。其中,可调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环形器和光纤准直器,再通过双折射晶体变成两束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光,然后通过蓝相液晶盒,经过反射棱镜反射,最终沿回路至光强度计,基于蓝相液晶盒上施加电压与透过光强的对映匹配关系,来控制光衰减量。本发明利用蓝相液晶盒,使衰减器的响应时间达到微秒量级,较向列相液晶快了两个数量级以上,提高了对比度和调制量;且工作波段范围宽、低电压、低能耗,制备方案简便高效、廉价、可批量生产,光衰减器性能稳定,满足光通信、光纤传感、集成光学等领域的实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768381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31125.6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微纳结构D形光纤,所述D形光纤为一种横截面形状为字母D型,即光纤一侧为圆形面,光纤另一侧为平面或接近平面,纤芯到光纤圆形面一侧的距离(半径r)为50~200微米,平面到纤芯的距离d为5~15微米;D平面上设有凹凸图案结构,凹凸图案结构是周期0.2~15um、线宽100~1000nm、深度100~400nm的一维阵列或二维网格阵列;该光纤平面一侧有强的消逝场,易受到表面结构特征和材料性质的调控。在D形光纤表面制备微纳结构的工艺,具体为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将模板结构转移到D形光纤的平面上,通过被转移的微纳结构与D型光纤平面消逝场相互作用,使光纤内部传输的光受到调制,进而实现光传感、光调致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85245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62937.8
申请日:2011-03-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基于长微光纤的多环光学谐振腔的模具化制备和封装方法,包括微光纤拉制,采用预制模具和旋转台的环绕装置将长微光纤进行环绕和封装,微光纤拉制时是将光纤置于平移台上,平移台两端的夹具通过高精度线性马达且在精确加温光纤的条件下牵引拉制成长微光纤,而加热器通过高精度的温控芯片控制,测量探头对加热区光纤直径的测量结果经由高速数字采样芯片,高精度线性马达控制拉制的速度从而控制光纤的直径,并与温控芯片以及测量探头都连接到总控制台形成一个反馈回路,利用闭环反馈系统和在线直径检测制备的长微光纤,将光纤一端固定在旋转台上,所述模具固定在旋转台旋转上,模具中心轴与光纤垂直,然后旋转台旋转绕制,制成光学环形谐振腔。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5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62176.0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光纤外差电流传感器,包括一个半导体激光器光源、一个普通光纤偏振控制器、一个光纤电流感应单元、一段端面有亚波长金属光栅的光纤和第一、第二两个光功率计、第一和第二两个光纤环路器,其中半导体激光器光源输出端通过光纤偏振控制器接第一光纤环路器后再连接光纤电流感应单元;第一光纤环路器第三端并联第二光纤环路器的第一端口,第二光纤环路器的第二端设有端面金属光栅和第一光功率计,第二光纤环路器的第三端接第二光功率计。采用基于光纤端面纳米金属线栅的全光纤光路,电流传感器在灵敏度、稳定性、及器件本身简化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47293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10549451.2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J11/00 , H01L31/101 , G02F1/03 , G02F1/37
Abstract: 基于偏振无关频率上转换的单光子探测器,设有四部分周期迭合而成的周期极化的铌酸锂晶体,其中第一、四部分为相同的周期结构,周期长度为lA,满足频率上转换的准相位匹配条件,周期数为NA,使信号光全部转换为和频光;第二部分为倒格矢用来补偿信号光极化耦合的波矢失配的周期结构,周期长度为lB,满足信号光偏振旋转的相位匹配条件;第三部分为倒格矢用来补偿和频光极化耦合的波矢失配的周期结构,周期长度为lC,满足和频光偏振旋转的相位匹配条件。外部直流电源加到样品的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y面上实现电光系数的周期性调制,从而使对应光波的偏振方向发生旋转。本发明制备可行,在量子通信、光通信领域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18938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12661.X
申请日:2009-11-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散控制模块和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的波长阻隔器,可以使多种波长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色散控制模块,包括色散棱镜和反射光栅,含多波长成分的平行光经色散棱镜入射到反射光栅表面产生一级衍射,衍射光再一次透过色散棱镜,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所述波长阻隔器,包含上述色散控制模块,还包括微型准直器、准直镜、波长阻隔模块,微型准直器位于准直镜的焦平面上,含多波长成分的入射光经微型准直器准直后经准直镜整合成平行光,经色散控制模块,使得不同波长的衍射光在空间上线性分布,然后经准直镜进入波长阻隔模块,进行处理。本发明色散的线性度表现非常优异,给其他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制作带来了便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