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0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110178735.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值化正交变换的任意孔径光学元件面形重构方法,包括:获得任意孔径被测光学元件的面形数据以及各个面形数据点的位置;选用相应孔径形状的正交基函数,对正交基函数进行数值化正交变换;将变换后得到的正交多项式展开式表示为矩阵形式,数值化变换矩阵为M;引入中间矩阵Q;计算数值化变换矩阵M和数值化正交多项式数据矩阵F;将基函数线性组合形式表示为矩阵形式W=Fa,根据模式化法计算面形数据矩阵W,计算面形系数矩阵a;由面形系数矩阵a对被测光学元件面形进行分析。本发明能够用于任意孔径形状且适应离散数据点的光学元件面形检测与分析,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56)对比文件巫玲.相对角差法重建大口径平面光学元件面形《.光学学报》.2019,第39卷(第06期),312-319.张磊.光学自由曲面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技术《.CNKI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第02期),A005-41.杨辉.某光学自由曲面棱镜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9,第55卷(第05期),1-6.Jingfei Ye等.Modal wavefrontestimation from its slopes by numericalorthogonal transformation method overgeneral shaped aperture《.Optics Express》.2015,第23卷(第20期),1-13.
-
公开(公告)号:CN110912699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11311067.6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动概率成型的光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比特数据进行16QAM调制后通过概率成型实现非均匀分布;设置初始密钥,该初始密钥通过两次混沌映射从而生成扰动因子,用扰动因子对16QAM符号进行扰动加密;然后将加密的16QAM符号调制到光上,同时与另一束光载波耦合后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信道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进行接收反向解密得到初始数据。本发明通过两次混沌映射分别生成密钥组和加密序列,再以加密序列作为扰动因子对概率成型处理后的16QAM符号进行概率扰动。实现一次一密的方式在降低系统发射功率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保证传输信息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882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084547.4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2B15/173 , G02B1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见光连续变焦望远光学系统,包括沿着光线传播方向从物空间到像空间顺次设置前固定透镜组份、变倍透镜组份、补偿透镜组份和后固定透镜组份,孔径光阑位于补偿透镜组份和后固定透镜组份之间;前固定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变倍透镜组份具有负光焦度,补偿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后固定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变倍透镜组份和补偿透镜组份通过沿着光轴同步相向或相对移动用于实现望远光学系统短焦到长焦或从长焦到短焦变化;望远光学系统的F数为固定值。该种望远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焦距变化范围,从短焦到长焦或从长焦到短焦变化过程中系统具有固定的F数,有益于在各个焦距下系统的分辨率具有一致性,保持系统成像性能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96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312584.5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L27/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星座结构优化及类蜂巢区域判决的信号调制解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比特数据经过串并变换转换由一路数据变为并行的多路数据;然后进行分布匹配得到非均匀分布的QAM符号;利用概率成形并结合类格雷映射规则按照所设计出的结构优化的星座映射规则进行星座映射;将星座映射后的QAM符号信息调制到光载波上,然后传输到接收端,接收端再还原得到星座映射后的QAM符号信息;根据星座点的位置确定类蜂巢形状的星座判决区域,去除QAM符号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弥散现象;然后依次进行星座解映射、逆分布匹配和并串变换得到比特数据。本方法实现了调制格式抗噪声性能与系统误码率性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41932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34826.6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广角镜头,沿光线传播方向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凸凹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第七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近红外滤光片、保护玻璃平板片和近红外探测像面;孔径光阑位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紧靠着第四透镜。本发明的广角镜头在全视场范围内,在截止频率50线对每毫米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优于0.4,各个视场的像点弥散斑半径均方根值均优于10微米;具有结构紧凑、小型化的优势,便于加工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41932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533391.3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2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相对孔径高清成像镜头,沿光线传播方向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负焦度的第七透镜和探测像面,孔径光阑设置在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孔径光阑靠近第四透镜。本发明采用七片球面透镜,通过优化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透镜间距,在全视场范围内,实现在截止频率300线对每毫米处的调制传递函数值均优于0.3,调制传递函数曲线集中度高,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好;在各个视场的像点弥散斑半径均方根值均优于0.7微米,像点质心集中,探测精度高;成像质量接近衍射极限,具有结构紧凑与小型化的物理结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4111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10126995.1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智能扰动的高可靠光概率成型RoF传输方法,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都已知最初始的密钥以及生成密钥的模型,利用它可以进行混沌映射,从而生成一串数目足够大的密钥组,通过概率成型对16QAM进行处理,得到非均匀分布16QAM信号,选取一组密钥进行混沌映射获得混沌序列从而生成扰动因子,用扰动因子对已经生成的16QAM的符号和子载波的位置进行扰动,完成加密过程,在接收端,对初始的密钥进行同样的处理,由于混沌映射结果的确定性可以获得相同的扰动因子,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后再解码。最后改变密钥进行下一组的信息传输,实现“一次一密”高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7141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131324.1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B10/25 , H04B10/556 , H04B10/5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状光纤的分布式光多载波发生装置及工作方法,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光纤来激发参量过程:当参量过程调节为更有利于激发闲频光的正向参量过程时,载波数量增多;而参量过程调节为反向参量过程时,载波的功率则会得到放大。本发明通过将两种光纤接入到环状的光纤链路中,实现正向参量过程和反向参量过程的循环,当多载波的数量和功率满足需要时,通过光开关结束循环。本发明能够通过正向参量过程和反向参量过程,能有效提高多载波数目以及载噪比,在传输系统中通过使用多载波光源,可以大大减少激光器的数量;另外,使用环状光纤,通过对两种光纤的循环利用,又极大的减少的系统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1084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178735.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值化正交变换的任意孔径光学元件面形重构方法,包括:获得任意孔径被测光学元件的面形数据以及各个面形数据点的位置;选用相应孔径形状的正交基函数,对正交基函数进行数值化正交变换;将变换后得到的正交多项式展开式表示为矩阵形式,数值化变换矩阵为M;引入中间矩阵Q;计算数值化变换矩阵M和数值化正交多项式数据矩阵F;将基函数线性组合形式表示为矩阵形式W=Fa,根据模式化法计算面形数据矩阵W,计算面形系数矩阵a;由面形系数矩阵a对被测光学元件面形进行分析。本发明能够用于任意孔径形状且适应离散数据点的光学元件面形检测与分析,具有通用性和一般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82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4547.4
申请日:2021-01-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2B15/173 , G02B15/1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见光连续变焦望远光学系统,包括沿着光线传播方向从物空间到像空间顺次设置前固定透镜组份、变倍透镜组份、补偿透镜组份和后固定透镜组份,孔径光阑位于补偿透镜组份和后固定透镜组份之间;前固定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变倍透镜组份具有负光焦度,补偿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后固定透镜组份具有正光焦度;变倍透镜组份和补偿透镜组份通过沿着光轴同步相向或相对移动用于实现望远光学系统短焦到长焦或从长焦到短焦变化;望远光学系统的F数为固定值。该种望远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焦距变化范围,从短焦到长焦或从长焦到短焦变化过程中系统具有固定的F数,有益于在各个焦距下系统的分辨率具有一致性,保持系统成像性能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