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4911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68592.3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EEMD-CES的地面气温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并包括如下步骤:一、选取目标站地面气温观测资料一段时间序列,经过基本的质量控制后,随机添加高斯白噪声;二、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进行分解,得到有限多个特征单一的本征模分量和一个残余分量;三、基于能量密度和相关系数准则计算每个本征模分量的能量密度及其与原始气温序列的相关性,挑选出能量密度高与相关性强的本征模分量;四、将挑选出的本征模分量与剩余分量叠加重构为新的气温观测序列,并将其作为三次指数平滑法的输入,采用重近轻远策略对各观测值赋予相应的权重,实现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五、利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纳什系数来评价模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15427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11460389.8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相关性和曲面拟合的地面气温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对目标站附件的参考站一定时间内的气温数据进行采集,再进行基本的质量控制,通过参考站与目标站的欧氏距离和方位角来确定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因而利用每个参考站和目标站气温要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构造一个空间相关性函数,并对测试集利用B样条进行曲面拟合,得到一个将空间相关性和B样条曲面拟合结合的质量控制模型,然后利用测试集对目标站气温数据进行预测,将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进行对比,最后对目标站原始数据植入人工误差,观察模型的检错率大小。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我国地面气象资料,对比于传统的空间质量控制算法有着更好的预测效果和检错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32655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10364200.4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RM9的防雷电自动气象站,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固定于第一支架的顶端的发电储电组件,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气象站采集器、双层电磁防护箱、传感器组件,固定于第二支架上并单独引线的避雷针,置于第一支架旁的雨量计,连接于气象站采集器的普通接地点和接地电阻,连接于发电储电组件与气象站采集器之间的防雷击保护电路。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RM9的防雷电自动气象站及其操作方法,本气象站具有抗雷电能力,减少浪涌电压和电流对气象站采集器的损害,提高气象站在雷电天气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20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710152515.7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4 , G06Q10/06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方法,首先对目标区域内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数据进行采集,其次求解实验变异函数值并利用提出的反正切函数对其进行拟合,然后通过克里金方程组求解各邻近观测站对目标观测站的权重,进而利用梯度克里金法对各气象观测站的气温值进行估计并对其精度进行评价,最后对气温估计值与原始观测值进行阈值检验,从而判断数据是否有误并对其进行修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质量控制方法对邻近观测站空间分布、气温空间相关性及其变异性以及地形对气温影响考虑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05384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133161.1
申请日:2017-03-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4C5/0015 , A44C5/003 , G01C22/006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气象监测智能手环,包括本体,本体具有:MCU,用于接收输入信号和发送输出信号;环境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气象信息并将其传输至MCU;肢体动作检测模块,用于追踪佩戴者肢体运动信息并将其传输至MCU;无线通讯模块,用于MCU与终端设备建立无线传输连接;闪存模块,用于储存信息;电池模块,用于给各个模块供电;热电转换模块,用于将热量转换成电能;其中,环境数据采集模块、肢体动作检测模块、无线通讯模块、闪存模块、电池模块和热电转换模块分别与MCU电性连接。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节能且智能、适用范围广、功能多样、操作简单,控制容易部署。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44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210571469.1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图像椒盐噪声自适应滤波方法,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其次训练GA-BP神经网络;再用训练好的GA-BP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噪声检测;最后对检测出的图像噪声点进行自适应均值滤波。本发明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可以较好地解决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093443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571469.1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图像椒盐噪声自适应滤波方法,首先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初始阈值;其次训练GA-BP神经网络;再用训练好的GA-BP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噪声检测;最后对检测出的图像噪声点进行自适应均值滤波。本发明明使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可以较好地解决BP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小、收敛速度慢等问题,并且可以有效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2306234A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1110180226.0
申请日:2011-06-3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显著特点的气象科普机器人系统,包括:多功能的机器人载体和远程交互平台。其中,机器人载体采用开放式硬件/软件架构,模块化设计方式,支持无线远程控制与信息传输,可实现自主运动和避障、人脸识别、人机对话等功能;传感模块的气象传感器可以进行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气压、雨量、辐射度等气象要素的实时采集并通过语音模块处理后进行播报;同时,远程交互平台除可以与机器人载体信息交流,还有知识库查询功能。完整系统允许机器人在室内或户外环境移动,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科普展览、迎宾,并拓展与气象业务相结合,重点应用于气象科普宣传和展览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1976299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99286.X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力触觉再现的对称式板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上任何一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拉力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对称式板弹簧虚拟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输出反馈为采用对称式板弹簧虚拟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拉力作用下柔性体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的信号;对称式板弹簧虚拟模型中每层的对称式单板弹簧变形量之和的叠加对外等效为柔性体表面的变形,每层的对称式单板弹簧被拉伸时消耗的拉力之和等效为给定的虚拟接触拉力;该建模方法能实现对柔性体的实时变形仿真,力触觉感觉真实、变形效果逼真、满足虚拟现实系统对虚拟手术仿真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97764.0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相关性及地形因子的高铁沿线站点风速模拟方法。首先筛选出高铁测风站点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站,提取各气象站点区域内的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地表粗糙度,通过改进CRITIC法对各地形因子赋权,得到地形复杂度指数,确定插值参考站;然后将参考站的风速通过滑动窗口建模转换为模型的输入数据,捕获时间依赖性,进一步筛选和提取特征,根据空间距离对目标站点进行风速插值;接着考虑地形因子对风速的加速效应,计算目标站点坡向与主风向之间的主风向效应系数,提出不同的风加速效应公式;最后地形因子总加速效应由坡度对风的加速效应乘以一定的权重与坡向对风的加速效应乘以一定的权重求和组成,准确模拟出高铁沿线的风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