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76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26550.1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德镒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用于超薄热管的二除焊接一体加工装置。本申请所述的用于超薄热管的二除焊接一体加工装置包括:机架、焊接装置、切断装置、封口装置、凸轮装置、加热装置、夹尾料装置以及控制器;所述机架包括固定架和安装底板;所述焊接装置包括焊接支架、三轴运动组件以及激光焊接头;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第一封口组件、第二封口组件以及方形导轨;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之间的所述安装底板上形成有工件通孔;所述切断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封口组件的上方;所述加热装置置于所述工件通孔的下方。本申请所述的用于超薄热管的二除焊接一体加工装置具有二次除气定长和焊接一体化加工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647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76802.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德镒盟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B23P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管自动穿芯棒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下部的控制柜以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显示器,工作台上还设有热管存放装置、芯棒存放装置、热管推送装置、芯棒推送装置、热管夹紧装置、辅助导向装置、芯棒插管装置、热管传送装置、芯棒传送装置、收料装置。本发明能够自动地实现热管的推送、传送、穿芯棒和落料过程,节省人力,极大地提供了工作效率;还能适应不同长度、不同管径的热管和芯棒,可精准高效地完成热管穿芯棒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99661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0626.7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州智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冗余相变传热元件的服务器水冷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相变传热单元和水冷输送单元,所述至少一个相变传热单元通过并联接头与水冷输送单元连接;所述相变传热单元包括固定板、辅助相变传热元件、主相变传热元件、主降温腔、辅助降温腔及进水并联接头;所述水冷输送单元包括第一四通接头、主泵、辅助泵、过滤器、出水并连接头、主水槽、进水泵、冷水槽、中间泵、热水槽及出水泵;本发明能有效精准地对数据中心的核心单元进行散热,保证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地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382943.X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25 , H01M10/635 , H01M10/643 , H01M10/6552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10/6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新型相变冷却及加热一体化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模组夹具、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各纵列的圆柱型动力电池两侧的间隙内均紧密设置有形状与圆柱型电芯外轮廓相适配且与各圆柱型动力电池曲表面贴合接触的吹胀型铝质均热板,所述动力电池模组的顶、底部依次叠加地贴合设置有与各吹胀型铝质均热板两端的导热平面传热接触的吹胀型铝质均热平板、换热铜扁管,其中,位于动力电池模组底部的换热铜扁管包裹有加热薄膜。本发明通过对动力电池组各种充放电工况高效率地散热或加热,控制电芯温度并有效缩小不同电芯间的温差,使整个动力电池包工作在合理温度范围内,有效解决密集排布的圆柱型动力电池模组的热管理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7176B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610568945.2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机散热用超薄热管及其制造方法,该超薄热管,包括金属管体、金属丝网吸液芯和工作介质,其中金属管体尾部和头部两端焊接密封,金属管体的管段经相变压扁工艺后成扁平状,形成超薄热管的密闭内腔;金属丝网吸液芯由螺旋金属丝网或平面金属丝网或两者复合烧结而成;工作介质一般为汽化潜热高、比热容大的液体。本发明内部的金属丝网结构,气液通道分离且通畅,整体厚度完全适应手机内部狭小散热空间;吸液芯毛细力大,工作介质回流阻力小,传热性能好;金属丝网结构紧密,不易散开,力学性能好,易于弯折和压扁成型。本发明提供的超薄热管制造方法,其工艺简单稳定,适合批量生产,效率高,良品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13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99100.2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管缩口及焊接封口一体的自动装置,包括设置有桌面板的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料斗机构、缩口机构、焊接机构、传送机构及控制系统,所述的料斗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包括倾斜设置的料斗底板、料斗中间板、料斗挡板、L形管料放置块;所述的缩口机构包括电主轴、直线移动机构、管材夹紧机构、冷却装置、伺服电机为动力的丝杆驱动机构;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顶料机构、两个X向直线移动机构、两根放置板、Z‑Y向二维移动机构、传动杆、两根传送V杆;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电路连接的触摸屏和PLC。本发明加工效率高、品质好、精度高,适应不同长短及加工参数金属管的缩口和焊接加工,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60049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476161.8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718 , H05K7/20763 , H05K7/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冷、风冷散热结合的智能服务器机柜,包括外层机柜和内层机柜,内层机柜位于外层机柜内部,内层机柜内设有若干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内均分别设有液冷散热装置,每个液冷散热装置均分别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内层机柜与外层机柜之间设有主供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所有进液口均分别连接于主供液管路,所有出液口均分别连接于主回液管路,主供液管路上设有水泵,主供液管路和主回液管路的一端伸出外层机柜外部,并与外部管路连接;通过在机柜内部设置风冷通道及液冷管路,能够解决当前绝大部分数据中心采用液冷散热时无标准机柜的难题,同时由于预留有风冷通道,能够给很多液冷方案留足设计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39659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74984.8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7/20809 , H05K7/207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式机柜级服务器系统的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移动式机柜内的若干个水冷型热管散热模块、管路系统、后门散热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移动式机柜内的每个需要散热的电子设备均分别对应一个水冷型热管散热模块,能够实现对发热部件的精准散热,大幅度提高散热效率;液冷与传统风冷相比,液冷的介质比热容比较大,能够带走更多的热量,同时其运行时较为安静,能够很好的降低噪音;热管是一种热的良好导体,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在散热领域有着广泛的使用,将水冷与热管结合起来,在散热领域里面能够解决高热流密度元器件散热的问题,提高元器件的可靠性,相对于风冷,能够降低其噪音。正常工作时液冷系统功率低,更加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871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590622.X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M7/483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全桥与半桥模块的混合型多电平换流器,包括连接于正负极直流母线之间的三相单元,每个相单元由上桥臂和下桥臂组成,每个桥臂包括N个半桥模块和1个带直流电源的全桥模块,所述N个半桥模块和1个带直流电源的全桥模块串联连接,N为正整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混合型多电平换流器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利用尽可能少的半桥模块数目实现换流器较高的输出电平数,在对半桥模块的电压进行排序算法时,计算耗时更少效率更高,模块投入速度加快,能降低电容电压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40701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289104.9
申请日:2014-06-24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式热管定量填粉设备,包括左右对称的V字形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中间的触摸屏控制面板,还包括漏斗定位装置及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机架上的两套填粉核心机构,所述填粉核心机构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储粉槽、自动进粉机构、用于压紧芯棒的压紧机构、用于放置热管的填粉平台主面板、固定中板、定位板、振动机构、间歇转动装置,所述触摸屏控制面板分别与振动机构、间歇转动装置、自动进粉机构电路连接。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精确,对操作人员要求低,且减低其劳动强度,方便操作且生产效率高,同时,减少铜粉等原材料的浪费,同时也减少了粉尘的飞扬,改善了作业环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