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01733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03293.7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对称深埋模型隧道的变形量测装置,包括模型隧道、观测玻璃、拱顶拱底密封组件、若干位移示踪单元及位移采集分析组件。模型隧道对称面一侧的半结构紧贴于该观测玻璃的一侧,拱顶拱底密封组件设置于模型隧道的拱顶和拱底外侧与观测玻璃之间,位移示踪单元沿轴向分布于拱顶和拱底的内侧,用作隧道变形观测,位移采集分析组件设置于观测玻璃的另一侧,用于采集位移示踪组件的位置和分析隧道变形。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上述装置的量测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可应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模型隧道的量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7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5674.X
申请日:2025-03-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磊鑫(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综合管廊数字化施工方法,涉及地下或水下结构物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管廊节段、第二管廊节段的四个内边角处分别设置第一反光标志、第二反光标志;在综合管廊内部设置四台相机,用第一反光标志校准相机的安装位置;调整第二管廊节段,使第二图像中,各第二反光标志与其对应的第一反光标志相互重合,完成初步定位;由管廊调节装置根据相机的图像数据调整第二管廊节段的位置,使第二图像中,各定位标记的大小一致;同时使第三图像中,定位标记的刻度线与镜头刻度线相互重合,完成精准定位。可见,本发明以数字图像技术对管廊施工进行监测,能够精准且快速地完成管廊节段的对位拼装,把控管廊施工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2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4224.9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石书华 , 蔡奇鹏 , 郭翔宇 , 哈立德·埃尔巴兹·艾哈迈德·艾尔巴兹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主调平并辅助承载的减震桥梁支座,包括:下底座板和上顶座板、所述下底座板和上顶座板上均带有锚固组件、下底座板上设有弹簧减震支承柱、旋转升降器以及带屏显的红外测距仪。本发明通过弹簧减震支承柱能有效地降低竖向荷载带来的冲击,不管是在地震作用下还是在极限车流作用下都能很好的缓解产生的危害;旋转升降器以及带屏显的红外测距仪能够做到准确测量上顶座板和下底座板间距并通过屏显展示方便记录与操作,同时还可以在上顶座板产生倾斜时自动进行调整归位,做到继续承载的作用;并且在支座更换方面,旋转升降器可代替千斤顶,实现对支座的快捷更换,可供连接的锚固能实现桥梁主体和桥墩快速稳固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089518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1911059376.9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泥石流模型槽中石块的二维运动轨迹的量测系统,该系统装置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磁场发射系统,磁场接收系统,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磁场发射系统埋入石块模型,包含具有一定磁场大小的磁铁装置和自重感应器,自重感应器确保磁场的方向不会改变,磁场两极总是垂直于泥石流模型槽的两个侧墙。磁场接收系统包含闭合导线阵列、感应小灯泡阵列和履带转动系统,履带转动系统使闭合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使得小灯泡发光。监测数据处理系统包含高速相机、分析电脑和图像分析软件,高速相机记录小灯泡的发光程度,照片传送至分析电脑,基于图像分析软件,根据区域的发光程度可以确定石块模型的平面坐标位置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537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110261162.0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E02D33/00 , E02D29/045 , E02D29/16 , G01N3/26 , G01N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舱综合管廊变形缝接头抗扭转性能足尺测试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加载装置、传力装置和角度与转矩检测装置,管廊节段试件水平布置,且固定管廊节段试件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转动管廊节段试件与传力装置进行连接,传力装置与加载装置传动连接,角度与转矩检测装置安装在加载装置上,加载装置带动传力装置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管廊节段试件同步转动。可通过角度与转矩检测装置检测的结果绘制角度与转矩的关系曲线图,便可弄清管廊节段试件变形缝的受扭状况、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1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334456.1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辽宁交投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施工冷水管布置结构,冷水管系统包括横向冷水管和竖向冷水管;其中横向冷水管沿着混凝土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混凝土内,竖向冷水管沿着混凝土的长度方向分为间隔设置的多组,每一组竖向冷水管中分为沿着混凝土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子冷水管;横向冷水管的一端暴露在混凝土外并连通循环系统作为横向冷水管的进水口;循环系统进水口依次通过温控装置和动力装置连通至横向冷水管的进水口;循环系统的进水口还通过过滤装置连通至集水管;集水管沿着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侧面开口,子冷水管的上端暴露在混凝土外并设置有子冷水管侧面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2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98098.0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钢制连续墙的抗拔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各个土层的土壤参数,包括各个土层与可回收钢制连续墙接触到的厚度di、土壤性质和根据土壤性质确定的抗拔系数λi;确定可回收钢制连续墙的物理参数,包括墙身周长ui和重量M;结合土壤参数和可回收钢制连续墙的物理参数计算抗拔力,表示为Tk1=M+∑λiqsikuidi;其中,qsik为可回收钢制连续墙的侧极限侧阻力。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材质可回收钢制连续墙的抗拔力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6686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15554.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地铁建设有限公司 , 华大工程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装配式地下连续墙,包括沿沟槽深度方向设置的回收部分和嵌固部分,所述嵌固部分位于所述回收部分下方,且插接所述回收部分;所述回收部分至少设有两个沿沟槽深度方向可拆离连接的墙节块;所述墙节块包括节块主体,承压面板,伸缩轴和电机;所述承压面板布置在所述节块主体靠近土体的两侧,所述承压面板通过所述伸缩轴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伸缩轴沿沟槽宽度方向伸缩,所述伸缩轴带动所述承压面板所处宽度位置变化。本发明可解决地下连续墙在支护时的失稳问题,还能够提高墙节块循环利用效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73379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010685847.3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福建冶地恒元建设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 大地巨人(北京)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软土地基真空预压结合动力固结排水的地基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包括软土层固结系统和动力固结土层固结系统,软土层固结系统包括排水系统、密封系统和真空预压系统,排水系统包括垂直排水系统和水平排水系统,垂直排水系统包括若干呈正方形布置的排水板,水平排水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纵向主滤管与横向连接滤管,纵向主滤管与横向连接滤管均设于软土地基场地表层并连接于排水板,密封系统包括铺设于软土地基场地表面的编织布、布设于编织布上的土工布和铺设于编织布和土工布上的真空膜。本发明可处理下卧深厚软土层,并有效提高浅部土层承载力;降低真空度的要求,现场更易实现且缩短预压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6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04544.8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侨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深厚软土地基的强夯联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加固法,涉及深厚富水软土地基加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回填杂填土、插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安装地表光源导入器、进行强夯孔深度晾晒、回收光源导入器和监测设备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回填杂填土能够避免强夯直接夯击在软土层中,防止局部“橡皮土”的形成,以及堆载预压效果在整个加固阶段一直有效;光纤导入深层晾晒能将捕捉到的光源通过聚焦作用放大万倍以上,将强夯挤入光纤光缆联合排水通道的地下水进行快速蒸发,以达到缩短工期的效果;通过强夯与光纤导入深层晾晒交替进行,保证光纤导入深层晾晒对地下水的蒸发效果,加快软土地基中的排水固结速度,使土体满足设计的承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