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0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17534.6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18/213 , G06F16/29 ,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卫星遥感数据的海洋环境光学特性反演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分别获取多种海洋环境特性参数;根据每种海洋环境特性参数的数据特征,分别选取相应的方法对每种海洋环境特性参数进行预处理,得到时空完备环境要素数据库;在所述时空完备环境要素数据库中提取指定位置和时间下的多种海洋环境特性参数,并将其与卫星探测参数共同输入至预先构建好的海洋环境光学特性计算模型中,反演得到指定时空条件下的海洋环境光学特性;其中,所述海洋环境光学特性计算模型包括海洋大气透过率模型、海洋大气程辐射亮度模型和海面背景辐射亮度模型。本方案,能够实现远海远域海洋环境的真实光学特性变化数据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1481833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459011.0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建模仿真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采用面元分析法将目标的几何模型划分成若干个面元,并确定每一个面元所对应的入射角、探测角和相对方位角,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可计算出天空漫射光照射至目标表面的下行斯托克斯参量,将其作为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并基于目标材质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将大气偏振辐射传输特性与目标表面的偏振特性计算模型相耦合,从而实现了在野外环境下对目标可见光偏振特性的建模仿真,得到的仿真模型可以仿真目标在不同入射角、探测角及大气条件下的偏振特性,为偏振遥感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22870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18116.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T5/9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遥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目标背景差异最大化的高光谱波段选择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背景差异最大化的高光谱波段选择方法,包括根据高光谱图像数据,获取各个波段的目标背景对比度,及各波段对应的局部背景数据;从所有波段中选取预设数量的波段,遍历所有波段,形成多个不同的波段组合;提取所有波段组合中的各个波段的所述目标背景对比度和所述局部背景数据,形成对比度向量和局部背景的协方差矩阵;通过对比度向量和局部背景的协方差矩阵确定对应的所述波段组合的信杂比,输出所述信杂比最大的波段组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背景差异最大化的高光谱波段选择方法,能够高效精确地选择出所需要的波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696343.X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碰撞碎片群散布特征的计算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和质量,计算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根据两个物体碰撞解体后碎片的尺度大小,计算两个物体碰撞解体后的碎片总数量;其中,所述碎片包括大尺度碎片和小尺度碎片;根据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和碰撞解体后的碎片总数量,分别计算两个碰撞物体中每个大尺度碎片和每个小尺度碎片的质量和速度;根据每个大尺度碎片和每个小尺度碎片的速度和解体时间,得到两个碰撞物体中每个碎片的空间散布尺度。本方案,可以实现空间高速碰撞物体解体及扩散过程的快速计算,从而解决以往无法定量描述空间高速碰撞解体后空间扩散尺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01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810370.6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偏振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温材料红外偏振特性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加热模块、测温模块、成像测量模块和天顶弧轨道;加热模块用于从底部加热被测材料样品至预设温度;测温模块用于监测被测材料样品的顶部表面温度;成像测量模块设置在天顶弧轨道上,并能够沿天顶弧轨道移动,用于测量水平置于天顶弧轨道中心处的被测材料样品的顶部表面红外偏振特性;成像测量模块包括红外偏振成像测量仪和红外能量衰减单元,红外能量衰减单元用于调节红外偏振成像测量仪探测到的红外辐射强度。本发明可获得超高温条件下被测材料的多角度红外偏振特性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6357.3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红外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尾焰辐射计算网格优化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读取网格文件中的网格点数量、网格面数量以及变量的数量;网格文件是利用流场计算软件对固体发动机尾焰进行流场计算得到的,网格文件包含内流场数据和外流场数据;以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喷口出口作为内流场和外流场的分界面,确定外流场中的轴向网格数和径向网格数;基于轴向网格数和径向网格数对外流场中的网格点进行重新排列,得到结构化的外流场网格;采用预设策略对外流场网格进行加密,得到优化后的目标网格,预设策略为沿远离发动机喷口的方向,网格加密程度逐层将低。本发明,可以合理优化网格,提高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55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37718.2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室外环境下的目标偏振BRDF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位于室外环境下的待测目标在不同偏振方向的辐射亮度图像和所述待测目标所处的环境参数;基于所述辐射亮度图像,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表面反射天空漫射光和反射太阳直射光产生的总Stokes参量;基于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表面反射天空漫射光产生的第一Stokes参量;基于所述总Stokes参量和所述第一Stokes参量,确定所述待测目标的表面反射太阳直射光产生的第二Stokes参量;利用预设的偏振BRDF计算公式对所述第二Stokes参量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待测目标的真实偏振BRDF值。本方案能够在室外不同天气条件下保持目标偏振BRDF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4943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875539.1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至热红外波段对地遥感图像仿真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不同的辐射传输过程,建立遥感辐亮度计算模型;辐射传输过程包括,太阳辐射与地表无作用或作用一次、太阳辐射与地表作用两次以上、热辐射与地表无作用或作用一次、热辐射与地表作用两次以上;获取地表参量和大气参量;根据地表参量、大气参量、遥感辐亮度计算模型获得辐亮度图像。本发明方法对地遥感图像仿真不仅可以产生可见光至热红外范围内任意波段的传感器入瞳处遥感辐亮度图像,而且在地表各向异性反射与邻近效应都十分显著的场景中能够明显提高仿真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0727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11104130.9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尾焰辐射线型反演发动机参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飞行器发动机尾焰红外辐射强度及发动机关机时间,提取双波段尾焰辐射强度的峰值信息;根据峰值信息,结合所述飞行器于峰值出现时所在的海拔高度以及所述飞行器的飞行模式,计算所述发动机的参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尾焰辐射线型预估弹道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反演发动机参数的方法计算发动机的参数,并根据计算得到的发动机参数,结合动力学过程,建立弹道的实时推进的解析方程,解算获得飞行器的弹道信息。本发明可利用尾焰双波段辐射线型快速反演发动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估主动段的弹道信息,为飞行器探测、跟踪、识别提供一种快速预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7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259875.5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红外成像卷云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输入待检测红外图像;使用频率调制显著性检测方法对所述红外图像进行检测,得到显著性特征图;对所述显著性特征图进行伽马变化增强对比度,得到对比度增强图;对所述对比度增强图进行拉普拉斯高提升滤波,得到边缘增强图;对显著性特征图进行区域生长处理,其中采用的种子点为边缘增强图中灰度值高于99%的点,得到区域生长图;对区域生长图进行轮廓提取,得到轮廓二值图;根据轮廓二值图对红外图像进行目标区域标注,输出卷云检测结果图。本发明使得检测区域更加精准并且算法复杂度低,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并且对成像设备要求不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