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14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94415.7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梅花PmGA2ox8基因及其在调控植物株高中的应用。所述梅花PmGA2ox8基因包括如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编码得到的蛋白质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同时提供包括所述梅花PmGA2ox8基因的试剂盒。本发明研究得到一种梅花PmGA2ox8基因,该基因和赤霉素途径相关,通过提高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推迟植物花期,对植物进行矮化。本发明提供的梅花PmGA2ox8基因及其编码得到的蛋白质可以应用于多种植物的矮化株型育种中,在植物的分子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8195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1673715.X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74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梅花单、重瓣性状的基因及其分子标记与应用。通过BSA分析,单瓣和重瓣梅花中PmAP2‑like基因序列存在差异,导致miR172结合能力产生变化,最终引起PmAP2‑like基因在单瓣花芽和重瓣花芽中差异表达,可利用其在单瓣和重瓣梅花花芽中的差异表达模式和梅花花瓣数量相关的InDel分子标记进行梅花杂交子代的单瓣/重瓣性状快速鉴定,实现在梅花的幼苗期快速、准确地鉴定梅花花型,缩短了育种周期,减少育种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03006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098319.7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芍药带侧芽芽基组织培养获取丛生芽的方法,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所述方法的步骤如下:(1)挖取芍药地下芽,放入真空袋抽真空放入4℃冰箱保存。(2)消毒:洗洁精浸泡,流水冲洗后放入加有羧苄青霉素的锥形瓶摇30min,超净台中使用75%酒精、4%次氯酸钠、无菌水依次消毒;(3)启动培养:切除顶芽,选择带良好侧芽的芽基接种入启动培养基中。培养基为WPM添加6‑BA1.0mg/L、赤霉素0.5mg/L和抗生素羧苄青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或头孢霉素钠;(4)增殖培养:培养基为WPM+6‑BA浓度1mg/L+PVP浓度0.2‑1.5g/L。本发明通过添加抗生素并优化培养基配方,有效降低芍药带侧芽芽基组织培养的污染率,提高丛生芽的增殖率,以便于分切丛生芽苗,诱导生根。
-
公开(公告)号:CN115927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94085.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5/0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月季根特异表达启动子proRcbHLH120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从月季中克隆一种脱落酸(ABA)应答的月季根特异表达的启动子proRcbHLH120,将其应用于构建特定的表达载体,可使目标基因在根中特异表达,并且响应外源激素ABA处理,达到调控月季根发育和抗逆,创制基因工程月季等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1114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505299.0
申请日:2022-05-1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腺毛委陵菜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表面灭菌后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接种于不定芽分化培养基分化出不定芽,其中,所述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NAA0.1~05mg/L+TDZ0.1~1.0mg/L,所述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mg/L+TDZ0.1~1.0mg/L。本发明首次在委陵菜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应用NAA+TDZ的激素组合,该诱导方法能使腺毛委陵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90.00%以上,且愈伤组织生长状态良好,培养后期表面可见明显芽点。使用本发明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可使分化率达到46.67%,且不定芽生长健壮,能够为腺毛委陵菜组培成功奠定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557954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761880.4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H1/02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得紫薇属与黄薇属属间杂种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以黄薇属的柳叶黄薇为母本、紫薇属的紫薇为父本,进行属间人工杂交;2)杂交后对母本柱头喷施激素保果,取未成熟果实进行胚拯救,获得杂交后代材料;3)对杂种后代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杂种鉴定,获得紫薇属与黄薇属属间杂种。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了紫薇属与黄薇属属间基因交流,获得了属间杂交新种质,使利用属间杂交培育紫薇新品种成为可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也可用于近缘属亲缘关系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075339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11061629.9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诱导多倍体花粉培育芍药多倍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诱导时期;2)秋水仙素溶液配置;3)注射秋水仙素溶液;4)花粉采收;5)多倍体花粉的鉴定;6)杂交授粉;7)种子采收与播种;8)多倍体子代鉴定。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多倍体花粉诱导率高,达47.4%,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不需组培及无菌的操作环境,成本低,直接可获得多倍体种子,有效避免了多倍体离体诱导等技术过程中容易污染、操作条件严格、产生嵌合体和过程繁琐等问题,便于推广,可以作为芍药多倍体新种质创造的一种重要手段,应用前景十分可观。
-
公开(公告)号:CN113180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382227.7
申请日:2021-04-09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N65/12 , A01N35/02 , A01P17/00 , A01G2/10 , A01G7/06 , A01G22/60 , A01G24/15 , A01G24/28 , A01G31/0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菊花杂交后代群体中筛选驱避菊小长管蚜的挥发物的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对菊花亲本及杂交后代植株进行抗蚜评价;菊小长管蚜对菊花叶片挥发物的嗅觉行为选择;菊花叶片挥发物的收集和鉴定;对菊花亲本及杂交后代的叶片挥发物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特征挥发物;采用差异特征挥发物的化学标准品对菊小长管蚜进行行为学试验,最终确定具驱避作用的化合物成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首次明确了2‑甲基丙烯醛对菊小长管蚜具有驱避作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准确高效地筛选出了对菊小长管蚜具有驱避作用的化合物活性分子,为制备菊小长管蚜驱避剂提供了有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698550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911096082.3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鉴定真梅/杏梅品系的分子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梅花PmEIL蛋白,其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mEIL蛋白参与梅花响应季节性气候变化,在真梅和杏梅品系中受温度、日照等季节性气候变化的调控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可用于鉴定真梅/杏梅品系,实现在梅花的幼苗期快速、准确地鉴定梅花品系,缩短了育种周期,极大地减少了育种工作量。本发明还提供与PmEIL基因相关且与梅花茎色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为梅花茎色性状的鉴定和真梅/杏梅品系的鉴定提供了基础和分子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72581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710542726.1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处梅花种子的萌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梅花种子去壳;2)用赤霉素对去壳后的梅花种子进行浸泡处理;3)用次氯酸钠对浸泡处理后的梅花种子进行消毒处理;4)将消毒处理后的梅花种子播种于消毒后的蛭石基质中,在4℃条件下冷藏45~60d。本发明的方法可提早打破梅花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和出苗率、缩短育苗周期,有很强的生产实践价值。而且本方法具有出苗整齐、成本低的特点。在本发明基础上,可加快梅花新品种的繁育和生产,减少杂交种子在冷藏和播种过程死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