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5434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1112928.4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有倾斜蜂窝结构承重通道门的屋面钢结构,包括将屋面钢结构分割为若干相对独立区域的共用边界;其中每相邻的两个独立区域均通过檩条与一个共用边界相连,至少一个独立区域的檩条与共用边界通过铰接点滑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点包括焊接在共用边界上的第一钢片和焊接在檩条上的第二钢片,第一钢片和第二钢片通过长圆孔可调式固定。本发明通过设置共用边界和滑移式节点实现了胎架的分区卸载,加快了建筑的建设速度,并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结构稳定性好,承载能力强的倾斜蜂窝结构承重通道门。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418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303104.4
申请日:2008-07-25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66C13/08
Abstract: 一种巨型异形钢构件单机翻身吊装方法,先仿真分析确定吊装构件的重心,然后根据吊装绳索具长度及吊装构件的外形尺寸设置吊点,根据吊点在吊装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吊耳设计和吊耳制作,将制作好的吊耳焊接在吊点上,同时对吊装现场进行施工准备,然后进行吊装构件脱胎,然后进行吊装构件起扳,然后使吊装构件直立,然后吊机负载前行至预定位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现场场地狭小、作业条件苛刻、不具备双机抬吊或多机抬吊的作业条件的问题,只需一台大型吊机,无需具备开阔的施工场地,即可完成种巨型异形钢构件的翻身吊装。
-
公开(公告)号:CN101259579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810301110.6
申请日:2008-04-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箱型空间弯扭构件加工制作方法,步骤1,分别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两侧腹板置于数控模具的上排凸弧形冲头和下排凹弧形冲头之间,采用多冲头无模冲压成形的方法压制成空间弯扭板件;步骤2,先在钢平台上划线,标出胎架定位点,在钢平台上架设高矮不等的胎架;步骤3,将下翼缘板安装放置在胎架上,并与胎架贴合;步骤4,在下翼缘板上定位内隔板位置,将一组内隔板间隔焊接在下翼缘板上;步骤5,在焊接了内隔板的下翼缘板两侧焊接两侧腹板;步骤6,在两侧腹板和内隔板顶部焊接上翼缘板,焊接形成箱型空间弯扭构件。适用于10mm~60mm板厚的箱型空间弯扭构件的工厂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769619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200708.2
申请日:2005-11-17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C3/34
Abstract: 一种采用钢箱作为永久模板的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先焊接钢箱模板,在钢箱模板两节对接端外侧箱壁焊接定位钢板,沿钢箱模板纵向间隔设置柱箍,在钢箱模板侧壁间隔开设透气观察孔。将第一节钢筋笼绑扎至第一节钢箱模板高度,将第一节钢箱模板套装在钢筋笼外,绑扎第二节钢筋笼,将第二节钢箱模板套装就位,并与第一节钢箱模板在对接处焊接,绑扎钢筋笼至第三节钢箱模板高度,以此类推。在距离钢箱模板根部切割圆洞板,并向下倾斜焊接下料导管,该下料导管与混凝土输送管连通,向钢箱模板内泵送混凝土,混凝土自下而上顶升自密实。本发明可以缩短工期,简化施工程序,使斜扭柱的制作方便快捷,保证工程质量,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斜扭柱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0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990810.X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木组合桁架拱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其属于工程结构形变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基准监测点、目标监测点、数据采集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基准监测点设置于目标监测区域外地质状况稳定的区域中,基准监测点上设置有标志;目标监测点位于桁架上,目标监测点上固定设置有微型棱镜;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处理装置通信连接,数据采集装置分别通过标志和微型棱镜获取到基准监测点的位置和目标监测点的位置,并将基准监测点的位置和目标监测点的位置上传至数据处理装置中;数据处理装置中配置有评估模型,采用评估模型处理基准监测点的位置和目标监测点的位置得到评估结果。本申请具有提高拱形桁架的安全评估的准确度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38982.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厚砂土地层开挖卸荷的基坑回弹变形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城市地下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构建卸荷模量变化曲线,卸荷模量变化曲线包含不同初始卸荷应力下卸荷速率与卸荷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卸荷模量变化曲线拟合得到完全卸荷时卸荷模量与初始卸荷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卸荷模量变化曲线拟合得到某一开挖状态下的卸荷模量与初始卸荷应力、卸荷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完全卸荷时卸荷模量与初始卸荷应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某一开挖状态下的卸荷模量与初始卸荷应力、卸荷比之间的对应关系、回弹变形与卸荷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卸荷速率计算回弹变形。本申请具有准确计算回弹变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594496.3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索的木拱桁架钢木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多榀拱桁架,多榀拱桁架间隔布置,且相邻两榀拱桁架之间安装有多根木檩条;还包括第一拉索组件和第二拉索组件,第一拉索组件和第二拉索组件同时与每榀拱桁架连接;俯视钢木结构,第一拉索组件和第二拉索组件的两端均朝拱桁架的两端弯折,且第一拉索组件和第二拉索组件的弯折方向相背;第一拉索组件的两端和第二拉索组件的两端均固定在拱桁架的底部,且第一拉索组件和第二拉索组件从两端到中部,逐渐向靠近拱桁架顶部的方向与拱桁架固定。本申请能够提高本申请所示钢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5955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30553.3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67/12 , H04L67/125 , H04L67/025 , H04L67/52 , H04L67/306 , H04L67/55 , H04W4/024 , H04W4/029 , H04W4/33 , H04W4/70 , H04W4/80 , H04W4/90 , G16Y10/65 , G16Y20/10 , G16Y20/20 , G16Y20/4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5 , G16Y40/50 , G16Y40/6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竞技体育智慧场馆运行服务系统,包括指挥中心、应用系统层、平台层、存储中心、网络层与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包括赛事设备、机房设备、传感设备、安防设备等,平台层包括基础设施共性平台、场馆数字孪生平台和场馆运营大数据平台,系统应用层包括设备预警系统、室内环境系统、公共安防系统、公众服务系统等,指挥中心为可视化运维的安防指挥中心,本发明结合国家赛事特色研发具有特色的应用功能,实现错位建设、差别应用、优势互补、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系统在功能应用上建立完善的预案响应机制,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直观快速判断和果断决策,实现无间断服务,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自动检测功能和故障自动报警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266795.6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5 , G06F30/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DEM‑CFD耦合的隧道通风‑喷淋除尘模拟方法、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参数获取,形成隧道的动态环境模型信息数据集;模型构建,基于所获取的动态环境模型信息数据集,构建隧道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工况设计,根据工程实际,进行通风‑喷淋除尘工况设计;模型设置,设置计算模型类型,以及设置计算模型参数;模拟计算,针对所述通风‑喷淋除尘工况,进行隧道通风‑喷淋除尘DEM‑CFD耦合模拟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进行结果分析,得到基于实际工程环境的最优通风‑喷淋除尘工况。本发明能够对隧道内流场、粉尘分布及喷淋系统高精度表征,从而精确得到不同工况下喷淋设施的除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31912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016246.2
申请日:2022-01-07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桥梁支撑架卸载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支撑架卸载方法,通过部分的桥梁永久斜拉索作为卸载索,对桥梁上的索塔施加拉力,使所述桥梁支撑架与所述索塔之间的作用力为零后,对所述桥梁支撑架进行卸载。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部分的桥梁永久斜拉索对索塔施加拉力后,使对索塔进行支撑的桥梁支撑架所受的作用力为零时,对桥梁支撑架进行拆卸,充分利用既有斜拉索的条件,避免重新设计一套临时索进行卸载,降低成本,增加支撑架的拆卸速度,且能够进一步保证在拆卸的过程中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