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57572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410457929.7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敦颐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金属掺杂氧化锡材料,所述材料为核壳结构,外层为二氧化硅包覆层,核为金属掺杂氧化锡;所述金属为以下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Mg、Mn、W、Cd、Al、Ti、Cs、Sb、F、Zn、P。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分散体及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的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制备的颗粒同时具有较强的红外阻隔率和分散性,其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透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6102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718596.7
申请日:2018-07-0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折射率纳米复合有机硅封装胶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分子混合强化技术在封装胶中原位生成纳米氧化物颗粒,原位生成技术使得纳米氧化锆颗粒直接在胶溶液中生成,纳米氧化物颗粒粒径极小且不易团聚,解决了先合成纳米颗粒之后掺杂于有机基材中遇到的颗粒团聚以及兼容性差等问题,从而赋予产品更高的应用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将所得到去除溶剂的透明胶材,倒入模具或者光学器件中,在100-150摄氏度条件下固化,制备得到透明、折射率可调的纳米复合有机硅树脂胶材,可用于制造高折射率光学复合薄膜、高折射率封装胶材、光学传感器、光学元件等。
-
公开(公告)号:CN107973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33256.7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F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棱柱状α-半水硫酸钙粉体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钙盐-乙醇溶液和硫酸盐-水溶液加入外循环旋转填充床中,于20~60℃温度下反应,得二水硫酸钙前驱体悬浮液;将所得悬浮液抽滤,洗涤,干燥,得二水硫酸钙前驱体;将所得二水硫酸钙前驱体加入温度为80~120℃,pH为2~8的反应液中,恒温反应4~12h,反应过程中进行冷凝回流;将反应后的产物趁热过滤,经热水洗涤、乙醇终止水化过程后迅速抽滤,干燥,得短棱柱状α-半水硫酸钙粉体。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过程易控,且容易放大,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75554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515008.0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B2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分散体及其制备工艺。所述分散体为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均匀分散于液相介质中,所述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5wt%;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的尺寸为40~60nm,长径比为1~5;所述液相介质为水、有机溶剂、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或不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该制备方法将水热法结合超重力技术强化微观混合效果,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分散体,其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并且制备出的羟基磷灰石分散体粒径可控、分散效果好、稳定性好。本发明技术方案可解决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赋予产品更高的应用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04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09304.0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明纳米氧化锆液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分散体包括液相介质和纳米氧化锆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锆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液相介质中;所述分散体的固含量为1wt%~50wt%;所述纳米氧化锆颗粒的一维尺寸为1~12nm;所述液相介质是水、有机溶剂、与水互溶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物或不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产品中纳米氧化锆结晶度高,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不含任何表面活性剂,纯度高,分散效果好,静置≥6个月仍无沉降。所述方法制得产物不需经过任何处理,直接为透明的纳米氧化锆液相分散体,过程中不需添加任何物质辅助分散,即可解决纳米氧化锆颗粒易团聚、分散性差、复合材料光学性能差的问题,赋予产品更高的应用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13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10556780.9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8K9/04 , C08K9/06 , C08K3/22 , C08K3/30 , C08K3/28 , C09C3/06 , C09C3/12 , C09C1/00 , C09C1/36 , C09C1/04
Abstract: 一种全波段吸收紫外线的高透明掺杂金属氧化物分散体及制备方法,属于紫外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包括表面由表面活性剂改性的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分散介质,其中,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10~60wt%、分散介质25~90wt%、表面活性剂0~15wt%;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窄,颗粒的粒径为1~10nm。首先利用碱溶液与金属盐和掺杂元素的盐溶液反应沉淀得到氢氧化物的前驱体混合物,然后转移到高压釜中,控制反应条件,最后将产物进行洗涤、转相得到高透明的掺杂金属氧化物的分散体。可以完全阻隔100~400nm波段的紫外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910367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310003026.7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1F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透明氢氧化镁液相分散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镁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镁盐溶液;将碱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碱液;2)将镁盐溶液和碱液加入到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或套管式环形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镁悬浊液;3)将表面活性剂加入到氢氧化镁悬浊液中进行改性;改性后静置改性液;4)将改性液过滤、洗涤;再分散到液相介质中,得到透明氢氧化镁液相分散体。本发明在超重力旋转填充床反应器或套管式环形微通道反应器中完成,大大强化传质、强化微观混合,产品透明且分散性很好;本发明的氢氧化镁晶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一维尺寸为0.5~30nm;本发明制备的产品的固含量为1wt%~50wt%;稳定性好,静置超过10月无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05457572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57929.7
申请日:2014-09-10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敦颐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包覆金属掺杂氧化锡材料,所述材料为核壳结构,外层为二氧化硅包覆层,核为金属掺杂氧化锡;所述金属为以下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Mg、Mn、W、Cd、Al、Ti、Cs、Sb、F、Zn、P。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分散体及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合成的原料容易得到,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制备的颗粒同时具有较强的红外阻隔率和分散性,其分散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透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12743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228349.0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相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小分子醇类、水、非极性溶剂、表面活性剂混合,得到均匀溶液;将无机银盐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银盐溶液;将还原剂溶于水或有机溶剂中,得到还原剂溶液;将得到的均匀溶液、银盐溶液和还原剂溶液加入到超重力旋转床反应器中反应,得到纳米银微乳液;将非极性溶剂加入到纳米银微乳液中,得到油相银纳米颗粒;所述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小、粒度分布窄,且油相分散性好,静置3个月以上无沉降。
-
公开(公告)号:CN10391102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2869.5
申请日:2013-01-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C09C1/02 , C09C3/12 , C09C3/08 , C09C3/10 , C08G59/50 , C08G59/22 , C08K9/10 , C08K3/22 , C08L23/12 , C08L23/06 , D06M15/564 , D06M11/44 , C08L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F5/2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2 , C01P2006/22 , C01P2006/60 , C09C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氢氧化镁液相分散体,包括液相介质和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颗粒,所述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液相介质中,所述改性纳米氢氧化镁颗粒为纳米氢氧化镁颗粒外包覆表面活性剂层,分散体中的固含量为1wt%~50wt%;纳米氢氧化镁颗粒的一维尺寸为0.5~30nm,所述的液相介质是水或有机溶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分散体可以看到明显的丁达尔现象,产品透明且分散性很好;2)分散体中的氢氧化镁晶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一维尺寸为0.5~30nm;3)产品透明,稳定性好,静置≥10个月仍无沉降;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可重复率高,产品质量好,易于放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