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498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0243737.6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湖南湘电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弯曲疲劳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索具根部弯曲疲劳性能测试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设备主体支架的U型横梁A和U型横梁B之间安装张力驱动支撑臂、钢绳支撑臂A、钢绳支撑臂B、旋转驱动支撑臂,张力驱动支撑臂、旋转驱动支撑臂沿竖向设置于设备主体支架的两端部,张力驱动支撑臂、旋转驱动支撑臂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固定销与U型横梁A、U型横梁B固定连接,钢绳支撑臂A、钢绳支撑臂B上下相对设置并位于靠近旋转驱动支撑臂的一侧,钢绳穿设于钢绳支撑臂A与钢绳支撑臂B之间;测试索具一端的旋转端索节固定在旋转端索节固定套中,测试索具另一端的拉伸端索节固定在张力液压缸的一端,实现测试索具弯曲和拉伸载荷独立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65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010507829.6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M13/0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轴承服役性能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服役性能与寿命测试装置。测试装置主支架固定在测试装置底座上,在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安装驱动系统定子,驱动系统转子和被测轴承安装至主轴上,主轴水平穿设于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在被测轴承外套圈与测试装置主支架内腔之间设置轴承支架环,在测试装置主支架上安装被测轴承轴向加载机构,被测轴承轴向加载机构与轴承支架环相对应,在测试装置底座上、测试装置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安装被测轴承径向加载机构和主轴振动监控机构。本发明避免很多测试装置的干扰因素,真实反映被测轴承的服役性能。另外,避免给传动主轴带来不可预估的额外载荷,保证后续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20696.2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C21D1/18 , C21D1/20 , C21D1/22 , C21D1/32 , C21D1/58 , C21D1/607 , C21D9/4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38 , C22C38/4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改善高碳铬轴承钢强韧性匹配的热处理方法,适用于改善传统高碳铬轴承钢组织和强韧性匹配不佳的问题,使高碳铬轴承钢保持较高强韧性水平。本发明方法为:在传统的单阶淬火热处理工艺中添加两道分阶淬火工序,并对其温度和时间进行控制,从而调节高碳铬轴承钢淬火组织中各相的比例和相变次序,进而通过复合相组成改善高碳铬轴承钢强韧性匹配关系,使其达到兼具高硬度、高强度和高韧性的目的。该方法简单,操作易于实现,效果明显,且性能可调范围宽,无需开发新设备,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7126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547418.9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构件性能提升方法,特别是一种提高金属构件抗粘接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构件制造领域。金属构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常出现在紧密配合面粘接的现象。一旦发生粘接一方面会直接影响紧密配合面的表面质量和配合精度,另一方面会导致配合件无法拆卸,造成严重损失。本发明发现金属构件粘接主要是材料表面发生微观尺度上的塑性变形,展露出的新鲜表面之间实现原子结合,引起宏观尺度上的粘接。据此提出通过整体或局部热处理调整表面/近表面显微组织、表面机械变形等一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提升金属构件表面加工硬化率,从而实现提高材料抗粘接能力的目的,可以在保证材料安全服役的前提下提升其抗粘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38226.3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及其制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提升水轮机转轮抗点状空蚀能力的方法。采用VOD、AOD等方法对水轮机转轮铸件钢水进行精炼,综合调控水轮机转轮铸件的关键合金元素含量;通过冶炼和惰性气体保护下浇注,避免增氧现象保护浇注,严格控制铸件中氧含量≤0.004%,减少非金属夹杂物;对转轮所有过流面进行渗透探伤以及目视检查,并对所有显示缺陷进行处理,使过流表面无可视缺陷;机组投运后,转轮停止运行后,在24小时内排干水,避免转轮长时间浸泡在静水中。本发明系统考虑水轮机转轮的合金元素调控、低氧精炼、铸造缺陷打磨与补焊、运行维护等技术要求,减少夹杂物数量,清除转轮铸件缺陷,避免因点蚀引发的点状空蚀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3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332035.X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的制备方法和装置,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真空或保护气体的气氛下,使合金母料在定向保温炉中进行定向运动,以使合金母料依次通过定向保温炉内的熔化段、定向凝固段、保温段,得到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其中,合金母料在熔化段中,熔化成液态合金;液态合金进入定向凝固段中进行定向凝固,形成由固液两相构成的柱状枝晶组织;呈固液共存状态的合金进入保温段,在保温过程中,完成凝固,得到具有近平衡态凝固组织的合金。本发明用于减少甚至完全消除合金凝固的有害共晶组织,以获得近平衡态凝固组织,从而改善合金材料的均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011310333.6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热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除低合金钢大型锻件中块状组织的热加工工艺,适应于解决低合金钢大型锻件在热处理后因显微组织中含有粗大的块状组织引起冲击韧性偏低或严重波动的问题。该热加工工艺具体过程如下:(1)钢锭或坯料进行高温扩散后进行多道次锻造;(2)合理设计预备热处理,即在多道次锻造后,进行一道适当的退正火+回火处理;(3)控制由淬火+回火组成的质量热处理;(4)合理吊装出炉,并在空气中静置降温后,再入循环水中进行淬火,最后按照传统高温回火进行回火。本发明工艺可很大程度上消除块状组织对低温冲韧性的不利影响,大幅提高低合金钢大型锻件心部和次表面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2031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79592.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微观组织评价领域,特别是一种评价第二相尺寸均匀度和分布均匀度的方法,适用于评价不同成分材料经过不同工艺处理后,内部第二相尺寸和分布均匀性问题。首先将图像识别方法应用于材料的微观组织表征照片上,获得第二相的轮廓信息和形心坐标,利用离差标准化的方法将各第二相面积和第二相间的最短距离进行离差标准化处理,将数据归一化到[0,1]区间内,最终得到尺寸均匀度U1和分布均匀度U2。通过定量统计第二相的均匀度,可以建立起第二相分布情况与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的关系,指导相关工艺优化以获得尺寸均匀、分布良好的第二相,进而改善实际材料的力学性能。本发明逻辑清晰,操作较易实现,适应范围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0587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257890.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索具中索节与钢/铝/铜丝绳压制连接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制造压制索具的温压工艺,属于钢铁制品制造领域。钢/铝/铜丝绳相互连接时,需要在钢/铝/铜丝绳头部连接一个索节。该温压工艺利用高韧性马氏体钢在未发生或部分发生马氏体相变时显微组织为强度较低的奥氏体或奥氏体+马氏体双相组织,易于压制的特点,将索节和钢/铝/铜丝绳压制在一起,压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冷却过程中材料发生马氏体相变,转变为高强度的马氏体组织,既满足握紧钢/铝/铜丝绳的要求,又满足销孔连接端的高强高韧要求。本发明与传统一端硬一端软的索节压制方法相比,不仅大大简化了索节的制造工艺,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索节的质量,优势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157957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911199161.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G01N23/20008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利用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表征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晶体结构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电解或酸溶的方式提取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对提取颗粒进行汇聚、提纯和制样,获得高质量的微区X射线衍射检测样品,通过微区X射线衍射分析,能够确定检测颗粒的晶体结构。本发明方法可以简单有效地确定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晶体结构、晶格参数以及物相种类等信息,通过制备高质量的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粉末样品和设置合理的微区X射线衍射检测参数,来解决现有的样品制备困难、X射线衍射(XRD)检测结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