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04441A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200410042761.X
申请日:2004-05-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在离子液体中作为材料改良剂。具体使用方法是在离子液体作为溶剂、促进剂或反应物的材料制备过程中,根据制备过程或产品的要求,加入一定量的碳纳米管,并使碳纳米管分散于体系中,以提高材料或产品的物理、化学、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能。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离子液体,提高了反应环保性,且具有高反应转化率和高选择性,同时,碳纳米管用量可根据要求人为控制,过程简单易行,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2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85891.5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团簇复合离子液体自燃推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步骤如下:(1)合成烷烃取代的咪唑或三唑阳离子和卤素阴离子构成的离子液体前体;(2)离子液体前体和硼氢化物钠盐按比例加入混合,在溶剂中通过离子交换,用硼氢阴离子取代卤素阴离子,得到离子液体燃料;(3)在离子液体燃料中滴加金属盐溶液,控制反应温度、滴加速度、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等条件,原位得到金属纳米团簇,蒸除溶剂、真空干燥后得到金属团簇复合自燃离子液体,并将其作为自燃推进剂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领域中。本发明解决了常规推进剂与过氧化氢自燃活性差的问题,燃烧热值高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获得了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高能绿色离子液体推进剂。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6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600390.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60 , C07D233/56 , C07D249/08 , C07C311/48 , C07C255/05 , C07C303/40 , C07C253/30 , C08K5/3445 , C08K5/3472 , C08K5/435 , C08L63/00 , C08L7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子液体增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增塑剂容易从产品中迁移的技术问题,所述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该离子液体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咪唑或三唑前体、卤化物RX和溶剂A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液,洗涤、萃取得到有机相,去除溶剂获得离子液体Ⅰ;将步骤(1)得到的离子液体Ⅰ、无机盐和溶剂B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沉淀,洗涤、去除溶剂,干燥得到离子液体增塑剂;本发明得到的离子液体作为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增塑剂,固化后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迁移性能,能在保持拉伸强度小幅度增长的前提下,明显增加产品的断裂伸长率,增加产品的韧性、降低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9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00390.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7D233/60 , C07D233/56 , C07D249/08 , C07C311/48 , C07C255/05 , C07C303/40 , C07C253/30 , C08K5/3445 , C08K5/3472 , C08K5/435 , C08L63/00 , C08L7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离子液体增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以解决增塑剂容易从产品中迁移的技术问题,所述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该离子液体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咪唑或三唑前体、卤化物RX和溶剂A加入反应容器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分液,洗涤、萃取得到有机相,去除溶剂获得离子液体Ⅰ;将步骤(1)得到的离子液体Ⅰ、无机盐和溶剂B加入到反应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后得到沉淀,洗涤、去除溶剂,干燥得到离子液体增塑剂;本发明得到的离子液体作为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的增塑剂,固化后的产品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迁移性能,能在保持拉伸强度小幅度增长的前提下,明显增加产品的断裂伸长率,增加产品的韧性、降低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936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377822.7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金属络合物的用途和聚碳酸酯预聚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有机金属络合物为金属阳离子和有机配体的络合物,用作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催化剂。所述制备方法为:以碳酸酯和二羟基化合物为原料,在上述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聚碳酸酯预聚体。本发明研究发现有机金属络合物可以同时活化碳酸酯与二羟基化合物,采用其作为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减少烷基化副反应的发生,缩短反应时间,提高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238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294171.5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9J163/00 , C09J11/04 , C09J11/06 , C09J11/08 , C08G59/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封装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B电子封装胶,其特征在于由A组分和B组分组成,按重量计,A组分的组成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100份、稀释剂3‑8份、填料80‑120份、促进剂5‑15份、光扩散粉0.1‑0.5份、黑颜料0.001份;B组分的组成为酸酐80‑100份、增韧剂3‑10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离子液体组合物作为促进剂,在提高固化效率的同时,体系还具有较高的韧性;(2)通过填料体系的有效级配,提高了封装胶体的硬度;(3)通过酸酐类固化剂和增韧剂的有效组合,使胶体封装时不但可以保持适中的固化速度,且固化后收缩较小,翘曲率低,吸湿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28805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13668.6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化物掺杂的硅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硅基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核层为硅基材料和g‑C3N4,壳层为无定型碳。通过在制备富含氨基的氮化物,并将其掺杂在硅基材料中,之后采用无定型碳进行包覆,提升其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并缓解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最终制备一种满电反弹低、首效高、循环性能好的硅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原材料简单易得,产物利用率高。本发明提供的g‑C3N4在提升硅基材料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同时,增强极片的粘附力,能够吸收掉硅基材料在电化学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0982054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911384859.6
申请日:2019-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催化合成聚碳酸酯的复合催化剂及催化合成聚碳酸酯的方法。所述复合催化剂包括纳米催化剂和氨基酸类离子液体催化剂,用于合成聚碳酸酯的酯交换反应阶段和缩聚反应阶段,所述纳米催化剂为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本发明所选用的复合催化剂具有催化性能优异,热稳定性好,低残留等优点,成功克服了传统合成的聚碳酸酯问题;有效抑制了fries重排反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合成了高品质的聚碳酸酯,满足聚碳酸酯在高端产品上的应用;而且合成过程绿色环保,不含光气等剧毒原料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28016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710600601.X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C08G6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制备聚碳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杂环含氮类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二羟基化合物物质量的5×10‑3‑5%,以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为原料,二羟基化合物和碳酸二酯投料摩尔比为1:0.8‑1:10,熔融聚合得到相应的聚碳酸酯。聚碳酸酯的合成过程分为酯交换和缩聚两个阶段:酯交换阶段在反应温度为90‑180℃,常压,反应时间0.05‑6h的条件下,得到预聚物;缩聚阶段为所述预聚物在200‑270℃,真空度为4.0×10‑3MPa‑1.0×10‑5MPa,反应时间0.05‑7h的条件下,合成得到聚碳酸酯。该合成方法催化剂组分简单,分子结构可设计;且催化剂碱性强,活性高;副产物可回收利用,降低了成本;合成方法不使用剧毒光气,且不需要溶剂,三废产生极少,符合清洁生产的概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