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4015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972513.8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原料气脱氢净化工艺中规避临氧爆炸风险的方法,CO原料气脱氢净化反应体系是通过O2与H2的选择性氧化反应脱除高浓度CO原料气中的H2杂质,在反应的初始阶段,体系中存在CO和H2等可燃性气体,在反应过程中还可能产生CH4等低碳烃类,这些气体在一定的浓度区间极容易与体系中的O2发生临氧爆炸。本发明针对CO原料气中氢气含量及脱氢净化工艺的反应特性,综合考虑在反应运行期间可能造成混合气爆炸极限宽化的各种情况,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及相关的工艺操作参数。该方法简单有效,针对性强,能有效规避在工艺操作周期中可能出现的临氧爆炸风险,保障CO原料气脱氢净化工艺在小试阶段、模试阶段、中试阶段乃至工业化阶段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378129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70648.3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双重整反应低温脱除Pd催化剂表面积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PdO催化的H2O-O2双重整反应,在200℃的低温下实现催化剂的表面清洁和Pd活性位点的重新恢复。脱炭后催化剂中的炭含量从1.75%降低至0.04%,脱炭率达到97.7%。催化剂对H2的吸附效率从8.5%提升至35.5%。该方法在保证脱炭效率的前提下,实现了脱氢催化剂的无损脱炭,在处理过程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等织构性能基本未受影响,保证了催化剂不会受到额外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4162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09019.4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7/128 , C01B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卤素助剂的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的化学表示式为Pd?X/Al2O3,其中X代表卤素F、Cl或Br;钯及卤素负载于氧化铝载体上,钯占催化剂的质量份数为0.1~1%,卤素与钯的摩尔比为0.5~10:1。该催化剂是通过在制备Al2O3过程引入卤素或在浸渍过程中引入卤素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该催化剂中由于卤素的存在改变了Pd与载体间的结合方式以及电子状态,并且抑制了CO与OH?的结合,从而抑制了CO向CO2的转化,其对H2氧化的选择性达到75~90%。该催化剂用于CO原料气中少量H2杂质的氧化脱除过程,能将CO中的H2脱除至0~100ppm;达到工业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16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210029165.2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C07C203/00 , C07C20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和储存亚硝酸甲酯气体的方法。包括通过化学反应制备亚硝酸甲酯以及通过低温冷凝使其转化为液体储存等方法过程,可作为实验室和工业装置中稳定供应亚硝酸甲酯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246312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110239822.1
申请日:2011-08-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3/89 , C07C31/20 , C07C29/149 , C07C69/675 , C07C6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草酸酯加氢的Cu–Ag/SiO2催化剂。本法以硝酸铜为铜源、以硝酸银为银源,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制备新型高效Cu-Ag/SiO2催化剂,首先将硝酸铜、硝酸银、有机聚合物如聚乙二醇溶解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再加入一定比例的正硅酸四乙酯和乙醇,在一定温度下形成凝胶,将此凝胶烘干、焙烧后即得本法所称Cu–Ag/SiO2催化剂前驱体,此前驱体在氢气气氛中还原即得本法所称Cu–Ag/SiO2催化剂。本法制备的催化剂的优点在于,采用溶胶凝胶技术提高活性物种在载体SiO2中的分散度,从而提高催化效率,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667912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327115.1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脱氢流化床反应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催化剂在流化床中的应用工艺。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其化学式为PdO/Al2O3,其中PdO为活性组分,Pd占催化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3.0%,Al2O3为载体,是直径0.5–2.5mm的球形颗粒,其比表面积为200–400m2/g,堆密度为0.5–0.9g/ml,抗压强度≥50N/颗,质量磨损量≤0.4%。将该催化剂用于CO脱氢流化床反应过程,能把CO原料气中少量的H2脱除到50ppm以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反应工艺移热快,反应温度稳定,不会出现飞温,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寿命,可提高反应空速,催化剂装填方便,能有效解决煤制乙二醇技术中CO原料气脱氢反应单台反应器的放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247847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121199.X
申请日:2011-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IPC: B01J23/72 , C07C31/20 , C07C29/1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酸酯加氢合成乙二醇的铜硅催化剂,属于乙二醇制备技术领域。以金属铜为活性成分,大孔硅胶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法制备。其中金属铜含量优选为催化剂总重的1~20%,最佳为1~15%;载体优选比表面积为200~600m2/g,最佳为250~450m2/g;载体孔径分布优选为50~300?,最佳为50~200?。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在草酸酯催化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乙二醇选择性,且反应平稳,易于控制,可用于乙二醇的工业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04190441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30746.6
申请日:2014-08-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煤制乙二醇过程失活钯催化剂在线再生方法,整个再生过程在现有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通入水蒸气以除掉催化剂表面附着的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通入N2以疏通载体孔道,通入O2以除去催化剂上的积碳,并使已团聚的还原态钯氧化、分散,通入H2对活性组分进行还原和再分散,经再生后,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基本恢复,性能略低于到新鲜催化剂,可继续使用半年。本发明所采用的再生方法不需要将催化剂卸出固定床,方法简单,经济,易操作,对于发展煤制乙二醇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223339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20333.3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催化剂前体,并通过脉冲微波后处理获得。所述的脉冲微波后处理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的催化剂前体在150W-750W的功率下脉冲微波处理60-600s,制备得到催化剂成品。本方法缩短了催化剂的制备周期,提高了Pd金属分散度和活性表面,解决了原先催化剂存在的选择性差、寿命短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260083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31182.X
申请日:2012-0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脱除高浓度CO气体中少量H2的钌系催化剂制备方法。本催化剂用浸渍法制备,以钌为活性组分,氧化铝为载体。本法制备的催化剂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活性组分负载均匀,所得催化剂性能优越,可使工业CO气体中的CO和H2发生甲烷化反应,使得反应尾气中H2含量低于1000ppm,能有效解决羰基合成工业中对CO气体的净化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