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
    5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46769.0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包括:试验罐体,包括上顶盖、下顶盖以及位于所述上顶盖与所述下顶盖之间的收纳柱,所述收纳柱构造为空心柱体,以在所述上顶盖与所述下顶盖之间形成收纳腔,所述上顶盖的中心部位安装有注浆管,所述上顶盖上还安装有观察管,所述观察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观察管环绕所述注浆管设置,所述注浆管与所述观察管均与所述收纳腔连通,所述观察管位于所述收纳腔外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帽;注浆机构和驱动机构协同作业,用于将浆液注入至收纳腔内。如此,通过可视化浆液扩散模拟装置,能够精确预测浆液扩散过程,优化注浆工艺参数,实现更高效、可靠的加固效果。

    开采系统及方法
    5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70327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579008.3

    申请日:2023-11-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机械扩孔破煤模块包括: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扩孔掏槽钻头依次连接,对采煤钻孔中的煤层进行旋切扩孔掏槽作业;气举反循环提升模块利用空压机将煤气水混合物通过双壁钻杆的内管通道运输至煤气水分离模块;磨料射流水力破煤模块包括压裂车、钻杆旋转装置、钻杆和射流工具串,其依次连接对煤层进行开采。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结合机械扩孔和水力耦合采煤能够有效避免井下开采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或突水水害等问题带来的安全风险,又因地面配套设施的可移动性,能够良好的适应多种煤层赋存状态,且通过水射流破煤能够有效防止爆炸,提高开采过程的安全性。

    地热开采系统的回灌压力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52445.6

    申请日:2024-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地热开采系统的回灌压力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抽灌系统的数学模型;基于数学模型,确定第一控制方程、第一初始条件以及第一边界条件;对第一控制方程、第一初始条件以及第一边界条件分别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第二控制方程、第二初始条件以及第二边界条件;进而,得到回灌井在拉普拉斯域上的降深解析解;将回灌井在拉普拉斯域上的降深解析解转换为回灌井在拉普拉斯域上的压力解析解,根据拉普拉斯变换的数值反演方法,得到回灌井在时域上的压力解析解。本申请通过建立抽灌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求得回灌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从而精确分析废弃矿井在地热能开发过程中的回灌压力变化。

    巷道充注方法和装置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40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04023.X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巷道充注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施工得到第一钻孔和第二钻孔;所述第一钻孔用于注填骨料;所述第二钻孔用于注填速凝剂;所述第一钻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钻孔的孔径;所述第一钻孔位于巷道的下游,所述第二钻孔位于所述巷道的上游;在所述第二钻孔中注入速凝剂;在第一时间后,向所述第一钻孔中注入骨料,以使所述速凝剂与所述骨料在孔底的巷道中混合成型,得到第一充填区。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结合巷道的倾角实现了双液浆孔底混合,解决了巷道注浆浆液大量流失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程质量。

    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65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6802.7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裂隙岩体模型、动水注浆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具体地,所述系统包括承载单元,承载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且相邻的进水槽区域、裂隙岩体模型区域和出水槽区域;其中,所述裂隙岩体模型区域用于设置裂隙岩体模型,所述裂隙岩体模型包括至少一贯穿第一方向的裂隙结构;注浆单元,连接裂隙岩体模型区域的第一注浆孔,用于注浆;渗流单元,连接进水槽区域的进水口,用于向裂隙岩体模型按预定流量输水;以及监测单元,用于对裂隙岩体模型的动水注浆过程进行监测。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对地下水条件的模拟,能够比较研究地下水条件对浆液扩散规律及注浆封堵效果的影响。

    矿井水灾后涉水逃生模拟训练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11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0208187.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矿井水灾后涉水逃生模拟训练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确定人员涉水逃生的试验模拟模型,通过调整巷道模型尾部高度实现多种不同巷道坡度的工况场景。同时,人员涉水逃生模拟训练试验装置可开展不同水流条件下的人员涉水稳定性试验和涉水能力实训,支撑量化评价巷道坡度、水流参数和人员身体特征对涉水人员稳定性的影响,以提高人员在矿井水害逃生与救援过程中的自我认识涉水危险的能力。通过试验向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敲响警钟,提高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度,以减少相关风险带来的伤害。

    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
    5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2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5439.8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煤层U型井开采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煤层U型井开采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地面设施单元、第二地面设施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煤层开采系统设置于U型开采通道,U型开采通道包括破煤段、抽采孔和破煤孔;破煤段包括多个子破煤段。迭代执行如下操作直到完成破煤段的抽采:第一地面设施单元输送射流液至射流破煤单元;射流破煤单元对当前位置处的子破煤段进行破煤得到破碎煤渣;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抽采煤水混合物;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接收煤水混合物;射流破煤单元和气举反循环抽采单元响应于确定子破煤段抽采完成,利用第一地面设施单元和第二地面设施单元提供的动力移动至下一子破煤段处。

    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5825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010206984.4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特征学习的隐伏断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包括:根据采掘区的揭露信息得到断层属性信息,按照预设规则对所述断层属性信息进行处理以得到断层样本数据;将断层样本数据以走向特征聚类得到井田断层发育的各优势走向簇,所述走向特征的最佳分组数由轮廓系数确定;在断层走向特征聚类的基础上,对各所述优势走向簇以为断层定义的距离为特征再次进行聚类,得到井田内发育的各断层带。本发明先后采用走向和距离特征识别了断层带,定义了断层带的延伸指数、缓冲半径、落差期望以分别刻画断层带走向上的延伸、倾向上的离散、(56)对比文件孙振宇等“.基于SVM算法的地震小断层自动识别”《.煤炭学报》.2017,第42卷(第11期),2945-2952.刘栋等.“用沙坝断层滑移型微震事件群活动特征分析”《.安全与环境学报》.2018,第18卷(第3期),1036-1040.Qiang Wu et al.“Prediction ofconcealed faults in front of a coalfaceusing feature learning”《.Bulletin of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20,4191–4204.来骥;盛红雷.基于聚类分析的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性能研究《.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20,第38卷(第4期),144-150.刘敬寿;丁文龙;肖子亢;戴俊生.储层裂缝综合表征与预测研究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第34卷(第6期),2283-2300.胡幸平;崔效锋.华北地区中部地震精定位与构造应力场研究《.震灾防御技术》.2013,第8卷(第4期),351-3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