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4740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34567.2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F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5/04
Abstract: 一种致裂相邻采煤工作面遗留充填墙体的方法,适用于深部煤层群连续卸压开采。根据充填墙体尺寸、构筑方式和前期破损状态,设计钻孔布置方式和参数、装药量;超前采煤工作面在巷内向相邻采煤工作面遗留复用的充填墙体施工1~3排倾斜下向钻孔;对端头液压支架架内后方的1~2列钻孔灌浆装药并封孔;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端头液压支架架内后方已装药的钻孔进入采煤工作面后方,利用充填墙体前期矿压萌生的微裂隙,加剧充填墙体开裂,结合滞后采动应力影响,遗留充填墙体最终破碎。本发明可致裂相邻采煤工作面遗留在采空区的充填墙体,从而有效消除其对上下邻近煤层中的应力集中影响,实现连续卸压的目的,解决邻近煤层开采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463221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18346.9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厚煤层大采高沿空留巷方法,适用于井巷支护工程。开采上区段采煤工作面时,沿着采空区的边缘砌筑内置有通气管路的巷旁支撑墙体和压力缓冲墙体,两道墙体之间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L,形成沿空留巷;开采下区段采煤工作面时在下区段采煤工作面的轨道巷中实施沿空留巷,同时将位于工作面后方的上区段沿空留巷的巷旁支撑墙体表面的柔性膜袋去除,下区段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向上区段采煤工作面的巷旁支撑墙体和压力缓冲墙体内的通气管路中注入二氧化碳,促使墙体发生碳化反应并破碎分解,实现完全无煤柱开采。本方法有利于沿空留巷的全程维护,实现了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的沿空留巷,显著提高了煤炭采出率,同时消除了墙体上下的应力集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936172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250660.7
申请日:2010-08-06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井下一种采动期间巷道底鼓治理方法,在采煤工作面的前方受采动影响的长度范围内,在回采巷道底板安置由纵向槽钢梁、横向槽钢梁构成的支柱底梁结构,在底梁结构与顶板之间安装有单体液压支柱,将顶板的压力通过单体液压支柱传递到底板,同时利用单体液压支柱本身所具有的高支护阻力,以达到控制底鼓的目的。该方法支护强度高、操作简便、对生产影响很小,是一种有效的采动期间巷道底鼓治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839140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147471.7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一种先埋后注式巷道底板注浆加固方法,适用于煤旷巷道支护工程。在巷道开挖时,将巷道底板开挖形成反拱,沿反拱断面分别垂直于反拱弧线,等间距地施工多个注浆钻孔;在注浆钻孔中安装带有软管的底板专用注浆管;用碎矸或水泥将拱底填实,并确保注浆软管外端头露出底板平面;待掘进工作面向前推进一定距离后,对底板进行喷浆封闭,采用注浆泵连接外露的注浆软管,通过注浆软管对各预埋的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既避免了二次开挖底板反拱,又解决了注浆施工与掘进工作面施工相互影响问题,预埋注浆管容易保护,注浆后注浆管外露部分容易处理,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注浆深度,对于松散破碎的底板岩层来说,可增大其承载范围,提高底板抵抗变形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769708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910216958.3
申请日:2009-12-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反馈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的多断面连续观测方法,适用于矿井巷道支护工程。根据巷道围岩条件与掘进速度,判断一个掘进影响期的巷道长度范围,在不小于此长度范围内按照巷道日进尺的整数倍为测站间距布置安装5~10个测站,安装后每天一测,连续观测3~5天,即可得到反映巷道变形规律的数据。通过对测站的系统布置和观测方法的改进,将观测周期由50~80天减少到3~5天,大大减少了观测人员的工作量,反馈速度快、对巷道掘进施工影响小,所反映的矿压规律可及时提供可靠信息指导现场施工,并为解决深部软岩巷道支护难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864974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196940.4
申请日:2010-06-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D15/55
Abstract: 一种折叠式单体支柱,适用于矿井巷道的临时支护。它包括单体支柱、设在单体支柱内的活柱,在所述的单体支柱的顶部设有一可折叠的顶梁架,顶梁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护顶梁、两个支撑梁、两个直拉杆和限位环,两个护顶梁经护顶梁销轴铰接在一起,两个支撑梁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护顶梁底面,另一端一起铰接在单体支柱的顶部,两个直拉杆一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支撑梁上,另一端分别铰接在套装于活柱上的限位环上。该临时支柱安装方便,操作工序简单,支护用时短、速度快,适用于各种巷道,在急需支护的破碎顶板巷道中使用具有明显优势。支柱与顶梁合二为一,卸载更为简易,不需对某个配件进行拆卸,且设备容易堆放,便于搬迁,方便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81282.8
申请日:2025-02-1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柱锚固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窄煤柱双向对锚装置,包括:外套杆,被配置为穿过煤柱上的钻孔;锚爪机构,包括连接在外套杆上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上连接有至少一个锚爪,锚爪远离外套杆一侧通过弹性单元与支撑单元连接;内转杆,设置在外套杆内,内转杆的一端与锚爪卡接,以使得锚爪在展开状态与收缩状态切换;其中,在收缩状态,内转杆与锚爪端部卡接,在展开状态,内转杆与锚爪端部分离,以使得弹性单元驱动锚爪展开;本发明可以实现在煤柱一侧就可完成对拉装置的施工,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套设在外套杆上的橡皮套圈以及螺纹固定端,能够有害气体通从锚杆与钻孔之间的缝隙进入本区段沿空掘巷内,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作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7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8737.6
申请日:2025-02-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nventor: 韩昌良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废弃物充填工作面回采巷道切顶自留成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预留巷道与采空区之间安装若干阻拦网在所述预留巷道内安装切顶支架,所述切顶支架底端设置在所述阻拦网底部上,所述切顶支架顶端与所述预留巷道顶端接触;在所述采空区内填充充填体,将基本顶以下岩层沿所述采空区边缘切落,切落的岩层堆积在充填体上方,形成巷旁支撑体,拆除所述切顶支架。本发明对固体废弃物充填工作面回采巷道进行切顶自留成巷利于保留巷道的维护、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留巷稳定性高、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160894.7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巷道顶板慢渗或淋水状态下定长锚固系统及方法,属于顶板慢渗或淋水条件下井巷支护工程领域。该系统包括钻孔,中空注浆锚索,树脂锚固剂,锁具,托盘,遇水膨胀止浆带,注浆粘结材料,梯形挡环,顶板岩层,出浆口。具体将遇水膨胀止浆带缠裹于中空注浆锚索杆体中预定自由段和锚固段分界点处,依次分别实现传统的树脂药卷初次锚固、安装托盘锁具并施加设计预拉力,待顶板淋水流经遇水膨胀止浆带促使其膨胀后,注入注浆粘结材料从而实现预应力精准定长锚固。其结构简单,施工工艺便捷、经济成本低廉、锚固系统性能及刚度提升较大,技术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31835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591420.6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巷道迎头空顶区竖向下沉量的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空顶区围岩控制。监测装置由连接机具和测杆两部分组成。监测时,连接机具分别安装在迎头顶板第二、三排锚杆上,并在监测点利用过程中保持固定,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将测杆凹槽嵌入连接机具上,根据杠杆原理使测杆一端与空顶区测点接触,记录此时测杆长度和测杆与垂线夹角,通过计算得到测点与测杆另一端的竖直高度,两次测量得到的竖直高度差值就是测点处变形量,测量结束后测杆可放置在连接机具上。本其操作简单、存放方便、成本低且利用率和安全性高、结果准确,可有效降低空顶区顶板变形量监测的不准确性和高危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