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3775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173951.4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压裂方法,属于煤层气开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煤层中段射孔;步骤2:配制低粘度的压裂液;步骤3:通过所述压裂液在所述射孔位置进行至少3次的压裂铺砂,每次压裂铺砂后停泵30‑60分钟再进行下一次压裂铺砂。本发明通过在煤层中段射孔,将压裂液的过流通道控制在煤层中段,避免了在压裂过程中前置液注入阶段的压窜风险;通过至少3次的压裂铺砂,实现控制裂缝在煤层延伸,支撑剂在煤层中有效铺置,形成较长、较高的高导流能力通道,提高煤层气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69411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56106.2
申请日:2013-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气用低温淡水基压裂转向液及其应用;绒毛剂为0.2~0.5g/100g水,成核剂为0.05~0.1g/100g水,成膜剂为0.1~0.3g/100g水,囊层剂为1.5~1.7g/100g水,成核剂为0.03~0.05g/100g水,抑制剂为0.1~0.15g/100g水,氯化钾为2~3g/100g水,PAC为0.3g/100g水;该压裂转向液的密度为0.85~1.00g/cm3,pH值7~9,塑性粘度45~60mPa·s,静态漏失量≤10mL/30min,动态漏失量≤10mL/30min,岩心渗透率恢复值≥85%,适用于沁水地区煤层气地层完井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0866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41026.8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7/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井全井筒准确定位精密验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导向头,导向头的上端依次连接定位器、封隔器、止回阀和连续油管;定位器包括中心管,中心管外侧固定位外套,定位外套连接定位器限位套;封隔器包括中心连接管,中心连接管连接胶筒、椎形体、封隔器内套、封隔器外套和轨道套,封隔器内套连接卡片机构,卡片机构连接固定片机构和轨道套;止回阀包括上接头,上接头连接止回阀限位套和止回阀内套,止回阀内套连接止回阀外套,止回阀内套连接T型盘根机构,T型盘根机构连接压环机构。本发明提供的油气井全井筒准确定位精密验漏装置及方法,准确定位,实现连续快速全井精密验漏。
-
公开(公告)号:CN1185642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81506.6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29 , E21B33/128 , E21B33/127 , E21B43/14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可重复坐解封压裂用桥塞。主要解决了现有薄差储层受固定卡距限制无法实现精细改造的开发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上接头连接中心管,上压筒和牵引管连接并套入中心管上,胶筒总成和下推筒套装在牵引管上部与上压筒抵接,卡瓦嵌入弹簧并用箍环固定;上锥体、卡瓦与下锥体套在卡瓦挂上,卡瓦挂套装在牵引管上;连接管与下锥体连接并套装在牵引管下部,扶正体连接管连接并套装在滑道管上,滑道管与牵引管连接,摩擦片嵌入弹簧,摩擦片与扶正箍环一同套在扶正体上,下接头与扶正体连接。该机械可重复坐解封压裂用桥塞,实现桥塞的可重复坐解封,配合连续油管压裂工艺,达到卡距变换,满足油层厚度差异大的储层高效环保施工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63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477038.9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09/12 , C07C211/63 , C09K8/60 , C09K8/68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液的制备方法和压裂液,压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第一反应釜中加入十二烷基二甲基铵和丙酮,再向第一反应釜加入反式1,4‑二溴‑2‑丁烯得到白色固体,用丙酮洗涤白色固体,将洗涤后的白色固体加入无水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中重结晶,得到1,4‑双(十二烷基二甲基铵)‑2‑丁烯二溴;通过1,4‑双(十二烷基二甲基铵)‑2‑丁烯二溴制备压裂液。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211055980.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23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985 , G06Q50/02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RU‑Net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及装置,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井分区进行油气藏属性模型的网格剖分;构建数据训练集;对数据训练集中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训练用于预测油气藏压力、饱和度分布和注采生产动态的预测模型;基于所述预测模型,通过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油气藏地质模型的参数估计。本发明的基于RU‑Net和LSTM神经网络模型的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及装置具有数据处理量小,大大缩短研究周期,能够精准预测油气藏的注采生产动态,显著提高储层非均质性刻画的精度,降低剩余油分布的不确定性,实现油气藏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精确描述和预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3112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24457.1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文涉及石油勘探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地震弹性属性变化率的水平井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地震解释层位信息,确定地层纵波阻抗属性;根据所述地层纵波阻抗属性,确定地层弹性属性变化率及裂缝开启程度;根据所述裂缝开启程度、所述地层弹性属性变化率,确定地层风险概率;根据地层风险概率,确定水平井风险。本方案通过地震弹性属性变化率,预测页岩油水平井轨迹中可能遇到的断层/裂缝等复杂地质情况,通过预测沿井眼轨迹中某井深处钻井液漏失及井壁坍塌风险,有利于针对该井深制定相应事故复杂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避免事故复杂处理时间或避免事故复杂发生,并有利于降低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6754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17173.9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34/14 , E21B47/017 , E21B4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适用于压驱用智能压裂滑套。本发明解决了在压裂管柱中,井内温度、流量、砂量和压力的只能局限在地面测量,准确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由中心管(1)、防砂衬套(2)、弹簧(3)、集成传感器(4)、压力计(5)、调节环(6)、防转销钉(7)、大弹簧(8)、凡尔(9)、凡尔座(10)、滑套(11)、剪断销钉(12)及下接头(13)组成;其中防砂衬套(2)、弹簧(3)、集成传感器(4)及压力计(5)固定在中心管(1)内,调节环(6)、大弹簧(8)、凡尔(9)、凡尔座(10)、下接头(13)依次套在中心管(1)外。本发明具有压驱时间短,管柱稳定,成本低,实现有效开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73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00739.6
申请日:2018-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层非均质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在储层图上标识所有样品的位置;根据每一样品的渗透率,绘制所有样品渗透率的数据盒须图;数据盒须图用来表征渗透率的分布范围;数据盒须图的上须为所有样品渗透率中的最大值,下须为所有样品渗透率中的最小值;数据盒须图包括代表渗透率集中分布的矩形盒;将每一样品所代表的储层与数据盒须图关联,根据关联后的储层图与数据盒须图,确定储层非均质性。上述技术方案为储层非均质性的可视化确定方案,能直观、准确地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可以预警油气田开发会出现的问题,为油田开发层系划分及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依据,有利于高效开发油藏。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417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74454.5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阶煤层气储层的压裂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煤层顶板内射孔后泵注改性胍胶体系的前置液,形成第一裂缝;向第一裂缝内泵注改性胍胶体系的第一携砂液,使砂类填充到其中;向第一裂缝内泵注胍胶体系的第二携砂液,使其压窜煤层,在煤层内形成含砂类的第二裂缝;继续泵注活性水体系的第三携砂液,在煤层内形成含砂类的多条纵向及横向裂缝;将井筒内残留的砂类顶替到地层内,停泵,关井,待裂缝闭合及胍胶破胶后,返排液体;井口压力为零后洗井并对煤层全井段射孔。通过在煤层顶板射孔及改性胍胶的强携砂能力,形成长缝并控制其走向,提高造缝效果,避免煤层裂隙发育,在井筒附近形成远距离的高导流能力区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