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62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59762.8

    申请日:2017-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于导流洞顶拱位置小型溶洞的封堵结构及方法,包括锚杆、混凝土封堵层和排水管,锚杆设置在溶洞与导流洞相交位置处,在封堵时将溶洞壁面进行凿毛后,回填C15混凝土形成厚度为2m~3m的混凝土封堵层。本发明通过在溶洞洞壁环向布设砂浆锚杆,回填2.0m~3.0m厚混凝土封堵层,并在混凝土封堵层内预埋排水管,形成小型溶洞封堵结构,本发明采用堵排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减少导流洞周围外水压力,保证导流洞安全运行,与传统灌浆封堵溶洞处理方法相比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工程投资,大大缩短了施工工期。

    坝闸底板下游连接段体形及其拟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133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38500.4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坝闸底板下游连接段体形及其拟定方法,通过收集坝址区的水文资料,计算各工况下的设计洪水标准下过闸单宽流量,选取最大过闸单宽流量推算斜坡段起始处断面平均流速vH,采用拉格朗日液体运动方法,以斜坡段起始处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求得基准曲线方程,根据基准曲线方程,考虑过流面不产生脱壁水流为准,拟出起始曲线,经水工模型试验验证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最终的坝闸底板下游连接段体形。本发明设计的体形避免了常规斜坡段设计中,水流产生脱壁区域,从而斜坡段起始处水流流态稳定,改善了水跃消能的效果;避免了斜坡段发生空蚀破坏。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水库成库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920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423782.3

    申请日:2017-06-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G06T1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水库成库验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建模;②着色;③分析;④设定预案;⑤展示。本发明采用BIM信息化技术综合分析库区渗漏边界条件以及潜在的地质缺陷体,论证水库蓄水成库的条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成效;通过BIM技术进行全库区直观的三维立体综合分析,避免了以往结合文本报告、二维图纸分析而带来的考虑不够全面、资料容易遗漏等不足,大大提高了分析论证的直观性和准确性;根据BIM技术论证得到的成库所需采取的工程处理措施可在BIM信息化模型中进行方案优化比选,然后对选定方案完成仿真实施,再通过动画展示的形式查看和检验成库蓄水的效果,从而提高方案论证和具体工程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一种病险库的泄洪洞改建方法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45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35431.2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一种病险库的泄洪洞改建方法,病险库的泄洪洞包括原进水口和原隧洞段,原进水口与原隧洞段之间通过龙抬头段连接,泄洪洞改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原进水口的附近设置新进水口,且新进水口的底板高程低于原进水口的底板高程;S2:新建第一连接隧洞将新进水口的底端与原隧洞段进行连接;S3:在上游库区新建明渠段,同时新建第二连接隧洞将明渠段与新进水口的底端进行连接;S4:利用封堵体将龙抬头段进行封堵,所述第二连接隧洞、第一连接隧洞以及原隧洞段共同构成新的泄洪洞。该改建方法充分利用水力排沙清淤,同时解决泄洪洞运行时负压的问题。

    一种纵向土石围堰横向推进填筑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53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210385723.2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一种纵向土石围堰横向推进填筑施工方法,在靠近河道的一侧河岸与冲积形成的河滩半岛的边线交界位置处,向河道下游方向逐段填筑围堰,多段围堰相连形成整体围堰结构;每段围堰的填筑方法为:采用多辆填筑车辆沿平行于围堰的轴线并排排列,多辆填筑车辆同时沿垂直于围堰的轴线方向推进由河滩半岛的岸边向河道中进行填筑。本发明适用于纵向土石围堰布置在一边分布有河滩半岛、采用分期导流工程布置纵向土石围堰的填筑施工。由于采用了填筑推进方向按垂直于围堰轴线方向(横向)进行的填筑方法,可以达到快速在河流中形成体量比顺轴向方向填筑一次料形成的填筑体更大,并且可形成丁坝效果,抵抗并保护已经填筑的围堰料不被水流带走的效果。

    一种水力学仪器底座
    5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4385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71451.9

    申请日:201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1/30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学仪器底座,包括抗冲磨混凝土及嵌入在抗冲磨混凝土内部的环氧砂浆盖板和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位于环氧底部砂浆盖板下方,并在无缝钢管底部设置有干细沙,所述无缝钢管内位于干细沙上方设置有放置水力学监测仪器的型腔,并在无缝钢管内位于型腔四周回填环氧砂浆。本发明通过通过将金属盖板调整为环氧砂浆盖板,通用底座内部除水力学监测仪器外,在下层回填干细沙,上层回填环氧砂浆,避免了高速水流作用下的水力学监测仪器的通用底座易产生破坏而引发结构安全的风险;保证了水力学监测仪器的有效性。本发明技术风险小,简单易行,施工方便,可在水力学监测仪器通用底座上推广应用。

    一种土质边坡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78338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18561.5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边坡防护结构及其防护方法,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土质边坡本体,所述土质边坡本体外表面设置有临时防护体,所述临时防护体由若干钢筋石笼依次铺设形成临时防护面,在钢筋石笼外侧浇注混凝土,所述钢筋石笼与混凝土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永久支护,所述钢筋石笼由钢筋网盒体及设置于钢筋网盒体内的石料组成,在钢筋网盒体顶部还设置有钢筋网盖体,所述混凝土为高流态自密实混凝土;所述防护方法步骤包括开挖土质边坡、施工临时防护体及浇筑混凝土。本发明通过将边坡临时防护改为永久护坡,即可保证土质边坡的临时安全,同时又可在有效保证土质边坡稳定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可通过浇筑高流态的自密实混凝土直接形成永久支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