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M平台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514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1026324.2

    申请日:2024-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PLM平台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正向设计方法及系统。在PLM平台中,将系统原理图功能与三维建模流程结合,设计流程满足多级设计深度的需求,还通过原理图进行严格的逻辑检验、智能排查,以及二三维联动和即时仿真模拟,提前发现并优化设计问题,增强设计的前瞻性与精确度,实现单一数据源的正向三维设计和各专业、各阶段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基于MBD技术的无图交付流程,减少传统二维图纸在信息传递中可能产生的理解偏差与效率损耗问题。该创新设计体系基于给排水专业,促进了多个专业领域的实时协同作业,极大提高了三维设计的效率与质量,避免传统BIM繁琐的翻模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为建筑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新的技术路线。

    一种考虑多尺度微气候耦合的建筑街区热舒适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48418.X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尺度微气候耦合的建筑街区热舒适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气象数据形成风向玫瑰图与风气候环境初步分析结果;建立城市大尺度CFD风环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风向条件下无量纲风速比例因子数据库;建立街区小尺度三维建筑模型;根据气象数据和无量纲风速比例因子数据库,得到建筑场地风气候环境分析结果,结合其他气象要素数据,进行街区小尺度微气候仿真分析,得到目标建筑风热舒适度评价指标,据此迭代优化建筑和景观设计方案直到最优。本发明技术同时考虑大尺度建筑群流场干扰和小尺度建筑微气候耦合影响,精细化评估建筑街区热舒适性指标,为建筑街区微气候仿真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MBD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创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294943.3

    申请日:2024-03-15

    Inventor: 张慎 张琴 杨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BD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创建方法和系统,采用模型数据信息配置化的方法编制钢结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的流程,通过分析钢结构构件三维模型模板数据信息和构件需要标注的内容,进行匹配以识别标注内容来源;用户将标注内容按参数、属性、文本及测量等分类进行配置组合,结合标注样式,自动获取数据信息值,最终将标注内容呈现在预先定义好的标注平面上,实现了基于模型数据信息配置组合的高效文本标注功能。本发明标注内容准确,实现了模型和标注信息的关联更新,提高了标注效率,可扩展性强,为完全取代二维图纸、实现基于MBD技术的三维交付提供了技术。

    一种基于PLM的建筑幕墙三维设计建模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1011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6722.1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LM的建筑幕墙三维设计建模方法与系统,利用制造业的产品研发思维来实现建筑业幕墙的设计,引入零件、产品等概念,组装零件形成完整幕墙产品,通过设计产品的标准化与模型的重复利用,实现了提高设计流程的质量与效率的功能。本发明对满足不同设计要求的幕墙类型进行细分,实现了设计标准化和精细模型重复利用;通过对幕墙产品生命周期的有序管理,便于设计迭代变更和精确控制幕墙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施工建造的各个环节。本发明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均在同一个模型中完成,通过模型直接对接加工与安装,极大提高了幕墙设计、建模的效率与准确性,为建筑业的幕墙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考虑多尺度微气候耦合的建筑街区热舒适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3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8418.X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尺度微气候耦合的建筑街区热舒适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气象数据形成风向玫瑰图与风气候环境初步分析结果;建立城市大尺度CFD风环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不同风向条件下无量纲风速比例因子数据库;建立街区小尺度三维建筑模型;根据气象数据和无量纲风速比例因子数据库,得到建筑场地风气候环境分析结果,结合其他气象要素数据,进行街区小尺度微气候仿真分析,得到目标建筑风热舒适度评价指标,据此迭代优化建筑和景观设计方案直到最优。本发明技术同时考虑大尺度建筑群流场干扰和小尺度建筑微气候耦合影响,精细化评估建筑街区热舒适性指标,为建筑街区微气候仿真和建筑绿色节能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分析技术手段。

    基于BIM和大语言模型的施工安全风险提示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71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458357.8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BIM和大语言模型的施工安全风险提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基于施工安全管理领域数据集构建本地知识库,为语言大模型提供施工安全管理领域知识;同时与BIM模型中的工作包信息进行关联,使用大语言模型和LangChain框架构建施工安全管理知识库问答模型;并设计提示工程辅助模型生成回复,得到工作包的施工安全风险提示信息。该方法实现了对施工安全管理知识库的智能问答,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安全风险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为施工安全管理带来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技术支持,同时通过定制生成回复和利用领域数据,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基于PLM平台的钢节点通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638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92283.8

    申请日:2024-02-21

    Inventor: 张慎 刘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PLM平台的钢节点通用参数化建模方法和存储介质,通过骨架线定位相交点,并以相交点作为复杂钢节点模板的特征原点,对骨架线进行定向化处理,结合特征原点和定向骨架线定义钢节点模板的局部坐标系,拆分构件并绘制参数化零件草图、占位草图、节点轮廓与警示特征,按规则实例化零件草图和占位草图,实现了基于多条输入直线、输入参数和规则快速生成复杂钢节点模型的功能。按本发明介绍的方法创建的模型适用性强,不被节点生成位置所限制,极大提高了在PLM平台上创建复杂钢节点的效率。本发明介绍的建模流程对其它复杂钢节点参数化模板也普遍适用,具有通用性。

    一种基于MBD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创建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294943.3

    申请日:2024-03-15

    Inventor: 张慎 张琴 杨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MBD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创建方法和系统,采用模型数据信息配置化的方法编制钢结构构件三维文本标注的流程,通过分析钢结构构件三维模型模板数据信息和构件需要标注的内容,进行匹配以识别标注内容来源;用户将标注内容按参数、属性、文本及测量等分类进行配置组合,结合标注样式,自动获取数据信息值,最终将标注内容呈现在预先定义好的标注平面上,实现了基于模型数据信息配置组合的高效文本标注功能。本发明标注内容准确,实现了模型和标注信息的关联更新,提高了标注效率,可扩展性强,为完全取代二维图纸、实现基于MBD技术的三维交付提供了技术。

    基于3DExperience指导施工的BIM构件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28148.X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Experience指导施工的BIM构件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3DExperience中轴网及构件信息;参考施工顺序对建筑区域进行划分并编号,根据构件所处建筑区域,确定构件所属大区编号;根据构件标高信息定位构件所属楼层,确定构件楼层编号;根据轴线相交所得的最小区间确定轴网分区单元,确定构件轴网分区编号;同一区间同一构件型号按照构件顺序确定构件序号;根据构件所处大区编号、楼层编号、构件型号、所属轴网分区编号以及构件序号组成构件编码;根据不同构件类型,选择不同的编码规则进行标注编码。本发明实现了通过3DExperience中建筑构件的标注编码和建筑的三维模型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

    针对高大空间建筑的全年能耗和热舒适度耦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5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5923.1

    申请日:2022-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大空间建筑的全年能耗和热舒适度耦合评估方法,包括:1)建立整体建筑的全年能耗分析计算模型Energy‑1;2)提取典型时刻建筑墙体温度和室内温度为CFD提供初始和边界边界条件,建立CFD整体模型CFD‑1分析温度分层现象和气流组织;3)根据模型CFD‑1计算结果确定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热分区划分范围;4)重新建立能耗分析和CFD双向耦合分析模型Energy‑2和CFD‑2;5)计算夏季或者全年的建筑整体能耗和热舒适指标。本发明提出了建筑能耗计算模型、三维房间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以及空调系统设备能效模型三者之间数据耦合传递机制,实现了建筑能耗和热舒适度的双向耦合高效计算,可以为高大空间建筑的分层空调设计方案涉及的负荷计算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