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8341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21392.7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23L31/0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105 , A23L31/00 , A23V2002/00 , A23V2200/30 , A23V2250/21 , A23V2250/208 , A23V220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番石榴叶降血糖保健品,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番石榴叶20‑40份,苦瓜30‑50份,桑叶片30‑50份,枸杞10‑30份和灵芝孢子粉10‑30份,其原料均为药食同源且有降糖功效的物质,安全有效,价格低廉,适合长期使用;经动物功能学试验证明,本发明的功能性降血糖保健品具有辅助降糖的保健功能,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本发明还公开了番石榴叶降血糖保健品的制备方法,以水与乙醇为溶剂制成浸膏,喷雾干燥制成浸膏粉,将浸膏粉加工成片剂或胶囊再进行包衣即得到所述功能性降血糖保健品,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易于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且产品外观光滑平整,能够长期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8690098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21391.2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G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纯度番石榴叶多酚类物质的提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番石榴叶洗净后烘干、粉碎成粉末后过筛;(2)通过微波辅助提取技术浸提,经纱布过滤去除残渣收集提取液;(3)进行酶解,冷冻离心后取上清液,浓缩后得到多酚粗提物;(4)复溶于去离子水中,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高速逆流色谱法进行一次分离纯化,制备型液相色谱法进行二次分离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对所得单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方法具有耗能少、提取速度快、产率和纯度高的优点,得到的番石榴叶多酚类物质纯度均大于90%。
-
公开(公告)号:CN10818679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11465029.7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K36/815 , A61K9/14 , A61K9/48 , A61K47/42 , A61K47/10 , A61K47/26 , A61P3/10 , B02C19/06 , A61K35/644 , A61K31/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米番石榴叶降糖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番石榴叶90-110份、枸杞子40-60份、苦瓜40-60份、桑叶15-35份、蜂胶15-35份和木糖醇10-20份,所述微米番石榴叶降糖组合物为粒径≤l0μm的超微粉。本发明的微米番石榴叶降糖组合物,利用蜂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与番石榴叶中的黄酮类物质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改善产品降糖效果,并选择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的木糖醇做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对2型糖尿病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6463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222516.4
申请日:2017-04-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 Y02P10/238 , C22B7/006 , C22B3/18 , C22B11/042 , C22B15/0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综合利用含银耐火砖的方法,首先将该含银耐火砖作为黄铜矿生物浸出体系的催化剂使用,生物浸出过程选用混合中度嗜热菌,该耐火砖可显著催化黄铜矿的生物浸出,黄铜矿中铜浸出率超过90%,比未添加耐火砖提高50%以上;进一步采用硫脲提取生物浸出渣中的银,银综合回收率达90%左右,比硫脲直接浸出耐火砖银回收率高60%以上,最终浸出渣主要为黄钾铁矾,可用作吸附材料使用。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实现了含银耐火砖的高效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61544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037082.1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强化半导体矿物生物浸出的方法。以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分别在光照和黑暗的条件下,进行摇瓶、曝气、筑堆、做柱浸出黄铜矿。发现在光照条件下,这些方式的黄铜矿浸出效率高于黑暗条件下的浸出率,尤其光照条件下摇瓶培养效果更突出。该方法对于提高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矿物(黄铜矿)的综合利用水平以及实现半导体矿物作为光催化剂在浸矿工业上的运用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531992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808980.8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磷酸铁在强化细菌浸出硫化镍矿中的应用方法。磷酸铁的用量为0.2g/L~0.6g/L。在磷酸铁的作用下,细菌浸出硫化镍矿的浸出率大幅提高、可达95%以上,而且氧化时间大幅缩短。磷酸铁中的磷酸不仅提供细菌所需的营养磷、强化了细菌的活性和浸矿功能,而且磷酸铁中被细菌氧化释放出来的Fe(Ⅲ)与溶液中的Fe(II)形成高氧化还原对,从而促进硫化镍矿的氧化分解,分解产生的Fe(II)和S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能源进一步强化硫化镍矿的浸出,从而促进了细菌浸出硫化镍矿的速率,为增强细菌浸出硫化镍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技术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57123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166114.2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40 , C01P2006/40 , H01G1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比容量梭状氧化铜电极材料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铜盐水溶液中加入可溶性碳酸盐及三乙胺,超声分散后,通过微波处理,即得具有特殊梭状形貌的氧化铜纳米颗粒,该方法高效、简单,易于操作,满足工业生产要求;制得的梭状氧化铜纳米颗粒具有纯度高、颗粒粒径均一、电化学性能优良等特点,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9252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6533.2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3/12 , C02F3/28 , C02F10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用于降解废水中污染物苯醌的复合药剂,包括稳定剂A、微生物供能物质B和絮凝剂C,稳定剂A、微生物供能物质B和絮凝剂C的混合质量比为20~35∶465~480∶300~500。本发明复合药剂降解处理废水中污染物苯醌的方法包括:对废水调pH值,然后将复合药剂中的微生物供能物质B和絮凝剂C投加到废水中,混合均匀后再将复合药剂中的稳定剂A投加到废水中;复合药剂的添加浓度控制为不少于120mg/L;混合后经充分反应,再经微生物处理完成污染物苯醌的降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苯醌降解效果好且稳定,处理成本低,易于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328283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67262.3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6 , Y02P10/2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中度嗜热菌提取废弃线路板中铜的方法,将经人工拆解、粉碎后的废弃线路板经摇床水力分选得到金属和废渣;将废渣投入改良后的9K培养基中,调整pH至2,以混合菌种嗜铁钩端螺旋菌、嗜酸喜温硫杆菌、嗜热硫氧化硫化杆菌和嗜热嗜酸铁质菌为浸出菌种,浸出,得到富铜溶液和浸渣;采用中空纤维式膜系统过滤富铜溶液,得到菌种和含铜滤液,菌种再次投入浸出系统中重复使用;采用羟酮肟和羟醛肟复配物Lix984作为萃取剂,萃取含铜滤液,得到负载铜有机相和萃余液;采用10~30%的硫酸溶液反萃取负载铜有机相,得到反萃取液和空白有机相,电积反萃取液得到阴极铜和电积贫液。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废弃线路板的绿色、经济、全值回收,流程短、投资小、效率高、处理成本低,适合于各类废弃线路板的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3540519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441319.3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平板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嗜酸酵母(Candida digboiensisZBY),保藏编号:CCTCC NO:M2013311制作双层平板中的底层培养基,筛选自养浸矿微生物。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浸矿微生物分离筛选的效率,同时也为研究浸矿微生物遗传和代谢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