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443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73761.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塔柱内腔自动调位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内模支架外侧的横移平台,所述横移平台与所述内模支架可拆卸固接,所述横移平台下端滑动连接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横向两侧和纵向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斜塔柱内腔壁面可拆卸连接的横向伸缩臂和纵向伸缩臂。本发明通过承载平台与预埋在斜塔柱内腔壁面的锚固装置连接来支撑内模支架,横向伸缩臂和纵向伸缩臂均可适应斜塔柱内腔截面的变化,使得内模支架在爬升后均能得到支撑,且横移平台与承载平台支架可横向调位,可保证承载平台和横移平台初次安装时位于斜塔柱内腔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12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34242.X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索多箱波形钢腹板主梁施工挂篮,其包括承重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和模板系统,所述承重系统包括两组对称布置于混凝土主梁上方的主桁结构;每组主桁结构上均设置有前横梁和后横梁;不同组主桁结构上的前横梁之间通过开合装置相互连接;不同组主桁结构上的后横梁之间通过开合装置相互连接;每组主桁结构上还设置有用于吊装波形钢腹板的起升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有效地解决了单索多箱主梁挂篮的回退问题和波形钢腹板的快速全方位安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69063.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 E01D19/00 , E01D4/00 , E01D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拱桥拱肋顶推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钢拱桥设计线形安装临时墩,并在两侧拱座及相邻的临时墩之间均设置拼装平台;步骤二、将导梁和第一节钢拱肋吊装至拼装平台,并在拼装平台上固定连接为一体;步骤三、通过顶推设备顶推第一节钢拱肋直至到达下一个拼拱状态,两侧钢拱肋同步顶推;步骤四、临时固定第一节钢拱肋,安装第二节钢拱肋,通过顶推设备顶推第二节钢拱肋直至到达下一个拼拱状态;步骤五、重复上述步骤三和步骤四,直至钢拱肋顶推至钢拱桥中部,拆除导梁,继续顶推直至合拢状态;步骤六、调节钢拱肋线形,完成合拢。本发明为一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22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2218.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7/12 , E02D27/14 , E02D27/52 , E02D5/22 , E02D15/00 , E02B3/06 , E02B17/00 , B66C19/00 , B66C11/00 , B66C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码头桩顶施工方法,在桩基上安装行走轨道,行走轨道上安装门型结构吊装设备,门型结构吊装设备的行走纵梁和行走横梁安装完毕;行走纵梁前悬臂的方向的桩柱吊装施工桩帽,行走纵梁吊装打桩平台到桩柱的桩帽上;行走纵梁吊装起吊设备安装到打桩平台上,打桩平台尾部安装配重,打桩平台前端位置安装至少一个导向架;桩基上安装临时施工通道,待施工桩柱通过行走纵梁吊装到临时施工通道上,条件导向架的位置,导向架到达待安装的位置,起吊设备吊装待施工的桩柱,待施工的桩柱通过起吊设备吊装到导向架位置,通过导向架将待施工的桩柱下放;起吊设备起吊打桩锤,打桩锤将导向架上的待施工的桩柱打入到设计标高,完成桩柱的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373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0973761.8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塔柱内腔自动调位承载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内模支架外侧的横移平台,所述横移平台与所述内模支架可拆卸固接,所述横移平台下端滑动连接有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横向两侧和纵向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与斜塔柱内腔壁面可拆卸连接的横向伸缩臂和纵向伸缩臂。本发明通过承载平台与预埋在斜塔柱内腔壁面的锚固装置连接来支撑内模支架,横向伸缩臂和纵向伸缩臂均可适应斜塔柱内腔截面的变化,使得内模支架在爬升后均能得到支撑,且横移平台与承载平台支架可横向调位,可保证承载平台和横移平台初次安装时位于斜塔柱内腔中心。
-
公开(公告)号:CN11208101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41370.0
申请日:2020-09-09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中设置临时墩支撑框架作为底部支撑体系,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设置承载梁并在承载梁上设置纵向滑道、传送式环形链带、纵移系统,通过纵移系统带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依次将各主梁向前运送,实现主梁的连续不间断传送顶推施工,取代了传统施工结构中分别设置的顶升及平移系统,无须对主梁进行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临时墩支撑框架下方的临时结构仅需提供向上的支撑力,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52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10989772.0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箱梁纵向顶推合龙施工装置,包括钢箱梁,钢箱梁前端与前导梁可拆卸连接,钢箱梁后端与后导梁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固定在左桥梁上端面的导轨,导轨与顶推装置一端滑动连接,顶推装置另一端依次与钢箱梁和后导梁下端可拆卸铰接,前导梁与固定在右桥梁上的前导梁滑移支座滑动配合。一种钢箱梁纵向顶推合龙施工方法,包括1)前导梁首次顶推至与前导梁滑移支座抵接;2)前导梁与前导梁滑移支座滑动配合至钢箱梁抵达纵向预定位置;3)调整钢箱梁的横向位置;4)安装吊装设备并下放钢箱梁至合龙处固定。本发明利用顶推装置推动钢箱梁支座实现快速纵向前移;前导梁滑移支座可横向调节钢箱梁的横向位置,实现钢箱梁的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1130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6439.4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5/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桩顶顶推平台的无覆盖层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施工方法。施工起始桩平台,在插打完成的钢护筒桩顶搭建顶推平台,基于顶推平台作为施工平台于顶推平台的前方插打钢护筒,插打过程中出现钢护筒无法下沉时对钢护筒内岩层进行破坏直至钢护筒下沉到设计位,在顶推平台后方的钢护筒内施工嵌岩桩并进行混凝土浇筑,待顶推平台前后两侧的钢护筒完成施工后,向前移动顶推平台至插打完成的钢护筒上,按照上述流程依序进行。本发明的沉桩施工方法克服了强涌浪作用及无覆盖层沉桩的恶劣地质条件,同时施工设备的利用率也大幅提升,桩顶支撑步履式顶推设备实现平台在工作范围内的机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1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58119.6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剑飞 , 刘广涛 , 许谟华 , 柴海峰 , 刘勇 , 谭涛涛 , 枚龙 , 桂林 , 郑伟 , 何志兵 , 雷俊 , 文定旭 , 勾建 , 赵义 , 相杰 , 吴刚 , 田展刚 , 余章勋 , 魏长城 , 陈元 , 徐放 , 唐伟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支点复合式挂篮及其移位方法,该复合式挂篮包括挂篮、张拉机构、行走系统、定位系统及锚固系统。挂篮锚固在已浇筑梁段上,张拉机构将斜拉索与挂篮连接形成前支点。行走系统包括三角桁架、牵引机构及后行走小车,牵引机构提吊挂篮的前端,牵引机构上设有受力传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后行走小车和牵引机构配合实现挂篮的前移。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挂篮的初定位及调位功能,挂篮、三角桁架、后行走小车及定位系统通过锚固系统锚固于已浇筑梁段上。上述前支点复合式挂篮及其移位方法,不采用挂腿式结构,有效避免了索区至梁边缘的空间宽度限制,三角桁架参与受力,大大减少挂篮宽度方向跨中挠度,确保主梁的整体线形。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1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358119.6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剑飞 , 刘广涛 , 许谟华 , 柴海峰 , 刘勇 , 谭涛涛 , 枚龙 , 桂林 , 郑伟 , 何志兵 , 雷俊 , 文定旭 , 勾建 , 赵义 , 相杰 , 吴刚 , 田展刚 , 余章勋 , 魏长城 , 陈元 , 徐放 , 唐伟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支点复合式挂篮及其移位方法,该复合式挂篮包括挂篮、张拉机构、行走系统、定位系统及锚固系统。挂篮锚固在已浇筑梁段上,张拉机构将斜拉索与挂篮连接形成前支点。行走系统包括三角桁架、牵引机构及后行走小车,牵引机构提吊挂篮的前端,牵引机构上设有受力传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后行走小车和牵引机构配合实现挂篮的前移。定位系统用于实现挂篮的初定位及调位功能,挂篮、三角桁架、后行走小车及定位系统通过锚固系统锚固于已浇筑梁段上。上述前支点复合式挂篮及其移位方法,不采用挂腿式结构,有效避免了索区至梁边缘的空间宽度限制,三角桁架参与受力,大大减少挂篮宽度方向跨中挠度,确保主梁的整体线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