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9172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64869.6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F23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及超超临界机组燃水比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燃料量与给水流量同时参与中间点温度校正的新型燃水比控制方法,该方法定义了燃水比分配系数,根据中间点温度差和温度差的偏差变化率,相应调整燃水比分配系数大小,确定燃料量和给水量的指令值,使得整个燃水比调节系统的控制总增益不变,系统稳定性不受影响。同时还进一步在控制逻辑中增加了给水侧校正量至燃料侧的解耦回路,可以较大的消除给水流量调节燃水比所带来对机组负荷、汽压的扰动。通过实际系统应用,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法的超(超)临界机组可以更有效的调整机组运行中的燃水比率,在快速变负荷速率的同时具有更平稳的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1364355B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810156008.1
申请日:2008-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J3/04848 , F25J3/04303 , F25J3/04412 , F25J3/04545 , F25J3/04606 , F25J2240/80 , F25J2290/10
Abstract: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空气分离系统的建模与虚拟仿真方法,采用建模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各层塔板上的物质平衡、能量平衡、气液相平衡、分子归一化方程式以及物性方程组建立精馏塔的精确数学模型,并对空气分离系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包括精馏塔的冷态启动过程和变工况操作,借此来研究精馏塔的动态运行特性,以及系统的输入、输出和扰动变量之间的动态、静态以及耦合关系。这对于深入了解空气分离系统的运行特性、制定空气分离系统控制策略以及优化运行有很大作用,也为进一步研究空气分离制氧系统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电站其它部分的协调控制以及对整个电站进行整体集成优化设计产生深远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240775B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810019786.6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Abstract: 风电机组液压变桨距系统的控制方法针对传统最小方差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延长预测步长,并与时变限幅策略和柔化控制作用相结合的改进最小方差控制方法,解决了传统最小方差控制方法对非最小相位系统和具有靠近单位圆的稳定零点的系统控制输入非有界,控制作用过大等问题。该系统控制方法采用最小方差控制,控制器在线实时记录到当前采样时刻k为止被控对象所有的输入控制信号{u(k-1),u(k-2),…}和输出的桨距角观测数据{θ(k),θ(k-1),…},并根据期望的桨距角信号θm(k),得到控制系统的控制量u(k)。
-
公开(公告)号:CN101329553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4430.9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气化炉的预测型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针对气化炉被控过程非线性、大滞后及强耦合的特点,该方法利用常规PID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和易实现性等优点,结合预测控制方法对大滞后对象的有效性,将预测控制思想用于常规PID控制算法中,使用变量预测器预测气化炉被控对象在L个时刻后的输出,参考输入与该变量预测器的输出相减,作为PID调节器入口偏差,通过数次计算,使得两次计算得到的控制器输出基本不变后,再将此控制作用输出,实现调节器的提前动作,在气化炉工况发生较大范围变化时,仍然取得良好的控制品质。该气化炉预测性PID算法简单,容易在现有商业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上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836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4429.6
申请日:2008-07-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02C9/00
Abstract: 燃气轮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方法是一种多模型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对燃气轮机转子转速系统进行调节,使转子转速快速、稳定、无偏差的跟踪设定值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辨识方法获得典型工况点的模型,构成燃机转速系统的多模型集合,进而针对各模型设计各子预测控制器,将各子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进行加权作为燃气轮机转速的实际控制量,控制燃气轮机转速在全局范围内实现最优,从而弥补了常规控制在燃气轮机系统负荷点发生突变时,使得系统响应较快,并且该控制方法的控制器设计简单,子控制器间切换也易于工程实现,解决了转子转速对象参数非线性,时变性,大范围工况下参数跳变等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3045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828733.X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属于热工控制领域。该方法中的协调控制系统包括PID系统和MPC系统,利用PID系统根据机组功率实际值和机组功率设定值计算目标汽机调门开度指令;利用MPC系统根据主汽压力实际值、主汽压力设定值、分离器温度实际值和分离器温度设定值计算目标煤量指令和目标给水量指令;将目标汽机调门开度指令、目标煤量指令和目标给水量指令应用于协调控制系统。本申请可以简化系统结构,加快负荷升降速率,提高主汽压力与分离器温度的稳定性,且算法简单,工程应用方便,能够较好地处理约束问题,减小汽机调门开度等控制量的变化幅度,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67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1911066106.0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迭代学习的抽汽供热机组协调系统预测控制器,结合供热机组的协调对象特点,采用基于迭代学习的预测控制算法,将电功率、主汽压力和抽汽压力的偏差送入预测控制器,统一优化并计算得出锅炉燃烧率指令、主汽调门指令和抽汽调门指令的优化值,控制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预测模块,用于预测未来各个采样时刻的输出;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性能指标计算控制范围内最优的控制增量;执行模块,用于将计算所得最优控制律应用于系统;用于存储本次迭代信息,以修改下次迭代时的控制率。该控制器能有效保证多变量过程控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且算法过程清晰明了,编程方便,能满足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929652.9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协调系统全局非线性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针对锅炉被控对象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等特性,以及多变量锅炉‑汽机协调系统在大工况范围内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结合增益调度方法和模糊逻辑推理策略设计模糊增益调度受限预测控制器,滚动优化全局控制品质。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大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工况范围内的控制品质,负荷大范围变动时,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能好、准确性高,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解决了控制约束受限问题,满足实际工程尤其是进行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14789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29652.9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协调系统全局非线性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针对锅炉被控对象具有大惯性、大迟延等特性,以及多变量锅炉‑汽机协调系统在大工况范围内具有强非线性的特点,结合增益调度方法和模糊逻辑推理策略设计模糊增益调度受限预测控制器,滚动优化全局控制品质。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大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大工况范围内的控制品质,负荷大范围变动时,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能好、准确性高,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解决了控制约束受限问题,满足实际工程尤其是进行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201508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403924.1
申请日:2020-05-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增益调度预测控制的机炉协调系统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是非线性建模方法、模糊逻辑推理理论和预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状态空间非线性建模方法建立机炉协调系统局部工况多变量非线性离散动态模型,选取反映机炉协调系统动态特性的状态变量作为模糊调度变量,根据模糊逻辑推理机炉协调系统全局多变量非线性离散模糊模型,然后在此模型基础上应用预测控制技术,预测模型多步输出,考虑控制作用约束并实施滚动优化策略。该方法可以在全工况范围内快速跟踪负荷,能够处理控制作用的约束优化问题,在确保控制系统全局最优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对进行深度调峰的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