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06239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410067146.4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A30/278 , Y02B30/62 , Y02B30/64
Abstract: 太阳能吸附中央空调冷却塔属于制冷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两个活性碳吸附床,冷凝换热器,节流阀,蒸发换热器,轴流风机,填料,壳体,喷淋水管、进风口,出风口,出水管,以及12个控制阀门,当一个吸附床利用太阳能进行解吸工作时,解吸出来的甲醇蒸汽进入冷凝换热器,被经过填料后的湿空气冷却,形成温度较低的液态甲醇,在重力作用下经节流阀进一步降温,进入蒸发换热器,蒸发换热器中的液态甲醇在另外一个吸附床吸附作用下蒸发吸热,进一步冷却经过填料后的冷却水。本发明能明显地改善制冷机组的工作效率,提高制冷系数,降低制冷机组的能耗,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776309A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200510111517.9
申请日:2005-12-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6
Abstract: 风能和太阳能联合驱动的多功能自然通风装置,属于通风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排风筒,风翼,风机,圆锥增速齿轮,开关,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支架和支座。排风筒安装在支座滑槽内,驱动风叶安装在风翼所对的排风筒另一侧壳体外。A、B两圆锥齿轮啮合,安装在排风筒内,驱动风叶与A圆锥齿轮滑动花键连接。排风风机安装在B圆锥齿轮下方,并与B圆锥齿轮滑动花键连接。B圆锥齿轮安装在电机壳体上带滚珠的滑槽内。利用室外风带动排风风叶转动,产生所需的排风;当风力不足时,利用储存在蓄电池中的太阳能发电,驱动排风风叶转动产生排风。本发明设计新颖,能安全稳定的保证室内通风,而且节能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570498A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200410018309.X
申请日:2004-05-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4F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城市公交车冰蓄冷空调供冷装置主要包括蓄冰槽,排水阀,循环水泵,盘管换热器,冷凝水排水管,轴流风机,循环水管,膨胀水箱,三通阀,膨胀水管。该装置没有压缩机,采用小功率的循环水泵,以克服载冷剂在循环水管和盘管换热器中的流动阻力,循环水管中的载冷剂在循环水泵的带动下,将蓄冰槽内冰块的冷量源源不断地输送至盘管换热器中,公交车室内的热空气在轴流风机的作用下不断地流经盘管换热器的壳程,被盘管换热器冷却后再送入车内,实现车内空气的降温。其供冷所需的冰块由集中制冰站提供,利用夜间廉价的电能进行制冰,减轻公交车发动机的负载,降低了尾气排放量,而且没有冷凝排热。该装置结构简单,具有环保、投资低、安装维护方便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462862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3129533.9
申请日:2003-06-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75
Abstract: 热管式中央空调空气热回收装置是通过利用热管管内工作液体的相态变化对中央空调排风中的冷量或热量回收利用的空气热回收装置。主要包括热管换热器、冷空气换热腔体、热空气换热腔体、若干风阀和若干风口接头等组成。在工程安装时,热管式中央空调空气热回收装置的冷空气换热腔体在上面,其热空气换热腔在下面,新风进口接头与空调系统的新风管连接,两个送风口接头均与空调系统的送风管道连接,排风进口接头与空调系统的排风管道上游连接,两个排风出口接头均与空调系统的排风管道下游连接。通过控制热管式中央空调空气热回收装置中风阀的关闭来确定其工作工况。该装置没有运动部件,不消耗任何额外能量,适应性强,不论在夏季还是在冬季都可以对中央空调系统排风中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热回收效率高,维护方便,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314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0364301.1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源控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F18/21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办公楼分户碳排放计量、评估方法及系统根据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运行参数,提出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办公楼分户碳排放计量方法,该方法消除了办公室朝向非人为因素对办公室空调碳排放结果的影响,提高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办公楼分户空调碳排放评估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同时,以办公室单位时间人均碳排放和单位面积碳排放为评价指标,通过算法对比分析各办公室空调碳排放强度,将变风量空调系统办公楼分户空调碳排放水平归类从而将有效督促空调使用者降低碳排放,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评估方法都是将建筑物作为对象进行碳排放评估,并没有考虑办公楼集中空调系统分户碳排放计量以及各办公室碳排放指标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03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16190.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济南大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结霜厚度模型预测的除霜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CMOS摄像机、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结霜预测模型,预测冷库翅片管换热器运行时表面霜层动态变化,结霜预测模型输入参数为风机回风温湿度、风机送风温湿度、翅片管表面温度、翅片管进出口压差以及翅片管进出口风速,输出参数为每个时刻的霜层厚度、霜层密度以及换热器动态热效率。本发明通过建立结霜预测模型,获取机组中结霜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将结霜预测模型转化为每个时刻的霜层厚度、密度以及换热器总效率,并设定一个最低换热效率与结霜预测模型结合,根据对应该效率的结霜时刻,来对霜层进行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03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6190.8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济南大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结霜厚度模型预测的除霜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CMOS摄像机、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结霜预测模型,预测冷库翅片管换热器运行时表面霜层动态变化,结霜预测模型输入参数为风机回风温湿度、风机送风温湿度、翅片管表面温度、翅片管进出口压差以及翅片管进出口风速,输出参数为每个时刻的霜层厚度、霜层密度以及换热器动态热效率。本发明通过建立结霜预测模型,获取机组中结霜预测模型的相关参数,将结霜预测模型转化为每个时刻的霜层厚度、密度以及换热器总效率,并设定一个最低换热效率与结霜预测模型结合,根据对应该效率的结霜时刻,来对霜层进行除霜。
-
公开(公告)号:CN111436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327750.5
申请日:2020-04-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B17/135 , G01N3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脉压迫智能止血及血糖监测一体装置,该装置包括可调节固定带和与其固定连接的外壳,外壳内设有供电装置、显示装置、充气系统、电路板和血糖检测系统,供电装置与电路板电连接,显示装置、充气系统和血糖检测系统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外壳的底部设有气囊,气囊与充气系统相连接;气囊的底部设有与血糖检测系统相连接的试纸插槽。该检测装置不仅可以在动脉采血处利用针眼残余血量快速监测血糖值,随后可进行按压止血、报警提醒,护士可一次性完成两项操作,既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又可有更多时间观察患者病情动态,提供精准护理,因此,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579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58911.2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泵驱动的半渗透膜除湿超声雾化再生溶液空调系统,涉及建筑节能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半渗透膜溶液除湿装置、超声波雾化溶液再生装置、热泵循环回路;热泵循环回路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器、节流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组成;超声雾化溶液再生装置的出口与储液罐连接,储液罐经溶液循环泵依次与溶液-溶液热交换器、辅助冷却器、蒸发器和半渗透膜除湿装置的进口相连接;半渗透膜溶液除湿装置内置有半渗透纤维膜,出气口连接轴流风机;半渗透膜溶液除湿装置的出口经溶液-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后与超声波雾溶液再生装置的进口相连。该系统改善了湿空气带液问题并且提高除湿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0083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524924.1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振动能的双层变电容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惯性外壳,惯性外壳为绝缘材料,具有一定的质量,内部装有两个高弹性绝缘薄膜圆管,两个高弹性绝缘薄膜圆管的中间装有动子硬质绝缘板,动子硬质绝缘板中镶嵌着驻极体,高弹性绝缘薄膜圆管的中间部分填充有液体工质,其两端填充有气体工质,并且在高弹性绝缘薄膜圆管内部靠近惯性外壳的一侧装有电容板。驻极体和电容板共同构成可变电容器。驻极体提供稳定的电压,动子硬质绝缘板的运动使电容值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变化的电流,而且动子带动介质流动的方式,两种不同的原理形成协同效应,使其在微小的振幅下产生明显的电容变化,特别适合于回收噪声等小振幅的振动能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