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普通基材MLCC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75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36015.7

    申请日:2023-12-28

    Inventor: 周永南 吴佳铭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普通基材MLCC离型膜,包括:基材层,为未电晕PET基材;抗静电平滑层,设置于基材层的至少一表面;离型层,设置于抗静电平滑层远离基材层的表面;抗静电平滑层的平滑涂布液包括环氧树脂、硅氧烷类抗静电剂、第一催化剂和第一溶剂,环氧树脂和硅氧烷类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1:(1~3);离型层的离型涂布液包括主剂硅油、交联剂、锚固剂、第二催化剂、羟基改性硅油和第二溶剂。该基于普通基材MLCC离型膜,通过环氧树脂和硅氧烷类抗静电剂复配的抗静电平滑层降低基材的表面粗糙度,并提高离型层与基材的附着性;离型层通过羟基改性硅油优化该层的离型力稳定性和附着性。

    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高频树脂基片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72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4992.X

    申请日:2023-12-29

    Inventor: 陈怡方 高绍兵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高频树脂基片,其主要组分为基材树脂以及分散于所述基材树脂中的陶瓷复合粉体,所述陶瓷复合粉体包括陶瓷颗粒以及复合于所述陶瓷颗粒表面的聚苯醚。该用于通信系统的高频树脂基片采用陶瓷复合粉体作为增强填料,陶瓷复合粉体中的陶瓷颗粒具有优良的导热系数和较低的介电常数,陶瓷颗粒表面的聚苯醚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表面硬度、力学强度以及低介电常数,复合粉体在基材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钉扎效应,降低高频树脂基片的热膨胀系数,提升高频树脂基片的尺寸稳定性;易于加工成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系统的高频树脂基片的生产方法。

    一种石油勘探钻具
    5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412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0368205.3

    申请日:2018-04-23

    Inventor: 徐颂贤 张世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勘探钻具,包括石油勘探钻杆,所述石油勘探钻杆下端设置有勘探连接头,所述勘探连接头与石油转换接头连接或者取芯转换接头连接;石油转换接头与石油钻头连接,所述取芯转换接头与绳索取芯钻具连接。本发明的钻具把以往的单一勘探改变成综合性勘探,在某些需要获取地质岩芯的地层也可以进行取芯作业,可以将传统的仅能全面钻进的钻具改变既可以全面钻进也可以取芯作业的多功能钻具。

    一种风电用齿圈锻件的生产方法
    5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1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50351.X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用齿圈锻件的生产方法,以42CrMo的连铸圆坯为坯料,依次包括锻造工序和锻后正火处理工序,锻造工序包括镦拔、冲孔、修整成型、马杠扩孔、辗环步骤;并限定了连铸圆坯的元素组成。该大型风电齿轮箱齿圈采用大直径连铸圆坯作为锻造坯料,通过提升主要元素C、Si、Mn、Cr、Mo的下限值,一定程度上减小P、S等元素的上限值,减小合金中的元素偏析,使得连铸圆坯的铸态组织容易被破碎、内部缺陷容易锻合;连铸圆坯中优选重量百分比的Al和Ti有助于在锻造和正火工序中细化晶粒,减少枝晶偏析,提升材料的致密性以及齿圈产品的强度。

    含环戊酮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回收液的精制工艺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80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811266910.9

    申请日:2018-10-29

    Inventor: 胡晓峰 刘文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环戊酮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回收液的精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回收液经脱水、调节pH值和过滤,得到脱水回收液;将脱水回收液通入第一精馏塔,分离得到塔顶低沸点有机溶剂馏分和塔底脱轻回收液;将塔底脱轻回收液通入第二精馏塔,分离得到塔顶环戊酮‑水馏分和塔底丙二醇甲醚醋酸酯重组分;将S3所得塔顶环戊酮‑水馏分通入第三精馏塔,分离得到塔顶水馏分和塔底环戊酮产品;将S3所得塔底丙二醇甲醚醋酸酯重组分通入第四精馏塔,分离得到塔顶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产品和塔底重组分残液。采用连续精馏的方法,能耗低,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树脂残液的产生量少,膜过滤的产品纯度达99.91%以上,产品色度及其他指标达到电子级标准。

    一种高耐酸碱密封件用氟橡胶材料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0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20024.X

    申请日:2023-12-14

    Inventor: 许烨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酸碱密封件用氟橡胶材料,高耐酸碱密封件用氟橡胶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其原料的主要组分包括:氟胶100份、氧化镁6~12份、氢氧化钙10~16份、硫化剂4~7份、促进剂2.8~4.5份、碳材料粉体21~33份;碳材料粉体的主要组成为喷雾碳黑。该高耐酸碱密封件用氟橡胶材料采用优选的原料配比,增加吸酸剂氧化镁和氢氧化钙的含量,并采用化学惰性、稳定性和耐酸碱性能优良的碳材料粉体作为填料;作为碳材料粉体主要组分的喷雾炭黑在氟橡胶中接团几率低,在氟橡胶材料中形成的缺陷点、应力集中点少,使得氟橡胶密封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酸碱性能和力学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耐酸碱密封件用氟橡胶材料的生产方法。

    一种混酸型纯钼蚀刻液及纯钼膜层的蚀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46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01966.6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酸型纯钼蚀刻液,按质量百分比计,主要组成为:2%~7%的硝酸、50%~60%的磷酸、21%~30%的乙酸、2.5%~7%的添加剂以及6%~17%的去离子水;添加剂为选自磷酸盐、硝酸盐、乙酸盐、钼酸盐、磷酸氢盐中两种以上的组合。该混酸型纯钼蚀刻液在硝酸、磷酸和乙酸的混酸体系基础上添加盐,利用优化的各酸组分含量和盐添加剂,调节对纯钼的蚀刻速率,使混酸型纯钼蚀刻液兼容于各种厚度的钼单层蚀刻,蚀刻倾角稳定于40~55°,并且有效减小钼层的关键尺寸偏差,满足各种厚度纯钼层的蚀刻技术要求;该蚀刻液的钼离子负载最高可达5000ppm,使用寿命较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纯钼膜层的蚀刻方法。

    一种防水型电机出风口结构及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7639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29941.X

    申请日:2023-11-16

    Inventor: 蔡一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电机出风口结构及电机,该防水型电机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外框,出风外框被配置于前面板的侧部,出风外框具有与外部连通的窗口;叶片组设于出风外框,每个叶片组包括第一导流板,第一导流板设于远离窗口的一侧,第一导流板形成与出风外框的腔体连通的导流通道;第二导流板设于靠近窗口的另一侧,第二导流板的所在平面朝向窗口设置且具有向下倾斜延伸的导流面,每两个上下相邻的导流面彼此连接形成遮盖窗口的遮挡部;设于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之间的第三导流板,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第三导流板形成与导流通道连通的迂回排风道。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水型电机出风口结构具有高电散热性和防水性。

    一种可回收造粒的复合保护膜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7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1381278.9

    申请日:2022-11-04

    Inventor: 周永南 冯明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造粒的复合保护膜,包括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作为基材层和以橡胶系压敏胶作为胶层,橡胶系压敏胶的主要组成为聚合物骨架材料、增粘剂、抗氧剂、硅烷偶联剂和流平剂,聚合物骨架材料包括SEBS热塑性弹性体和极性改性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通过极性改性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极性基团促进塑料相和SEBS热塑性弹性体与基材层原料相容,进一步提升胶层的组成与基材层的原料之间互容,不分层、无色差;进而SEBS热塑性弹性体与基材层原料混合不仅提高回收料的韧性,且断裂伸长和冲击韧性均提升。

    一种电子级混酸体系的组分浓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6476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592007.3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级混酸体系的组分浓度检测方法,混酸体系为包含氢氟酸的已知酸组分的3‑5元强弱混酸体系,其中强酸为选自硫酸和硝酸中的至少一种,包括以下步骤:S1:用氢氧化钠滴定剂酸碱滴定混酸稀释液,通过监测电位变化获得等当点和到达等当点消耗的滴定剂用量,计算滴定剂中和的氢离子浓度;S2:对S1体系依次进行氟离子和硫酸根滴定剂滴定,获得滴定剂用量,计算混酸体系中氢氟酸和硫酸的浓度;S3:结合S1所得氢离子浓度和酸组分pka值分布,计算混酸组分含量参数;或者基于混酸组分含量参数,以S2所得氢氟酸和硫酸的浓度为准,修正氢氟酸和硫酸浓度,计算酸组分的浓度。本发明对电子级混酸检测效率及准确度均较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