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233110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222536.4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李华玉

    Inventor: 李华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于吸收式技术领域。第一吸收-蒸发器连通第一溶液泵、第二吸收-蒸发器、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发生器,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发生器、第三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吸收器后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连通第一吸收-蒸发器,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蒸发器连通,蒸发器经第一冷剂液泵连通第一吸收-蒸发器和吸收器、经第二冷剂液泵连通第二吸收-蒸发器和吸收器,两发生器连通驱动热介质,蒸发器连通余热介质,吸收器、冷凝器连通被加热介质。

    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615825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715932.X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刘伟光

    Inventor: 刘伟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五发生器和第六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第四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五发生器和第六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
    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5764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14590.5

    申请日:2013-10-28

    Applicant: 刘辉

    Inventor: 刘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带回热的节能加热器,由高温吸收器、冷凝器、第一节流阀、蒸发器、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引射器和发生器、回热发生器或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第二节流阀或第五溶液热交换器、回热高压发生器、第六溶液热交换器、回热低压发生器、第三溶液泵和第三节流阀所组成,将喷射式热泵与吸收式热泵有机结合,高温吸收器出口的溶液,其浓度经至少一次的发生过程得到提升,其优点在于,供热温度得到提高、具有更合理的热力学参数、更高效的热能利用率,可以实现对高品质的驱动蒸汽的高效利用,有效降低发生器内溶液的平均浓度,具有更小的压缩比和更高的引射系数,相比于传统供热方式,具有极佳的节能效率。

    一种新型双倒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5425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31863.7

    申请日:2013-11-02

    Applicant: 刘伟光

    Inventor: 刘伟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倒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与第四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第四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新型双倒串联双效吸收式热泵。

    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汽车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5282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97422.X

    申请日:2013-10-22

    Applicant: 张文龙

    Inventor: 张文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利用汽车尾气余热的汽车空调系统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反应器、冷凝器、节流限压阀、蒸发器、吸收器、浓溶液流量控制器、汽液分离器和蒸汽增压器,反应器是收集尾气热量产生蒸汽、冷凝器将高压蒸汽产生的液化物降温、节流限压阀控制液化物汽化速度,保持液化物压力、蒸发器将液化物二次汽化并吸收热量,转变为常温蒸汽和水、吸收器将常温蒸汽和水吸收,保持蒸发器真空。本发明的优点是:1、制冷、制热双效调节可控;2、制冷剂无毒,即使发生渗漏对环境无不良影响;3、不增加发动机能耗,最大限度节省能源;造价低,有利于大量推广;4、适用范围更广,所有内燃机车均可使用。

    一种新型串联三效-并联双效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4991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4230.6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章莹莹

    Inventor: 章莹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串联三效-并联双效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与第一发生器和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吸收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与第四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与第五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第三发生器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四发生器、第五发生器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分别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新型串联三效-并联双效吸收式热泵。

    一种复合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48675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08907.7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刘伟光

    Inventor: 刘伟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第二发生器和第一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吸收器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有驱动热介质管路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复合倒串联双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倒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471277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06123.0

    申请日:2013-09-09

    Applicant: 刘伟光

    Inventor: 刘伟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倒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经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经第二溶液泵、第四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冷凝器还分别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冷凝器的倒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43860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2274.9

    申请日:2013-08-24

    Applicant: 刘伟光

    Inventor: 刘伟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属吸收式热泵技术领域。第一吸收器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分别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经第二溶液泵、第四溶液热交换器与第四发生器连通,第四发生器还分别有驱动热介质管路、冷剂蒸汽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分别有冷剂液管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一种共用蒸发器的串联三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一种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公开(公告)号:CN103383161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10302545.3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刘辉

    Inventor: 刘辉 穆海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Y02B30/625

    Abstract: 一种两级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由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冷剂液泵所组成,结构简单,流程合理,进入第一吸收器和第二吸收器的溶液浓度相同,可以利用更低温度的余热或可以将余热温度提的更高,进入第一吸收器溶液与进入第二吸收器溶液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这样就可以在余热温度一定的条件下,根据供热温度或驱动热温度的要求,仅通过改变第二吸收器进出口溶液的浓度差方便的调节第二吸收器出口冷剂蒸汽的压力来实现,不需要对整个循环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