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前照灯
    4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5144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282831.2

    申请日:2014-06-23

    Inventor: 山崎研太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前照灯。提供一种提高在通过与本车的行驶车道相邻的目标物的附近时的目标物的识别性的车辆用前照灯。车辆用前照灯(1)构成为,具备:第一照射装置(100),其按照在上端部具有明暗截止线(C)的第一配光图案(P1)照射本车前方的规定区域;第二照射装置(200),其按照比第一配光图案的明暗截止线更靠下侧且包含比第一配光图案的侧端部更靠车宽方向外侧的车辆附近区域的第二配光图案(P2)进行照射;目标物检测装置(520),其检测与本车前方的行驶车道相邻且有移动可能性的目标物;照射控制装置(500、510),其在检测到目标物后,贯穿规定时间进行第二照射装置的照射,之后结束第二照射装置的照射。

    摩托车、电瓶车前大灯灯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791684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209127.9

    申请日:2015-04-27

    Inventor: 施洪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电瓶车前大灯灯泡结构,包括:内陶瓷灯座和套设在内陶瓷灯座上端外侧的外陶瓷灯座,设置在内陶瓷灯座和外陶瓷灯座之间的不锈钢固定片,设置在不锈钢固定片下端的电极片,设置在不锈钢固定片上端表面上的放胶凹槽,设置在不锈钢固定片一侧上的限位块,通过氙气灯泡安装槽设置在外陶瓷灯座上的氙气灯泡,所述的三条电接线中的一条电接线与所述电极片焊接成一体,所述的三条电接线中的两条电接线分别与设置在内陶瓷灯座底部的电接头相连接,在所述内陶瓷灯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散热空腔相连通的上散热口,在所述内陶瓷灯座的另外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散热空腔相连通的下散热口,在所述外陶瓷灯座的上端通过玻璃灯罩安装槽设置有玻璃灯罩。

    不眩目氙气灯芯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611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19558.9

    申请日:2015-01-13

    Applicant: 周路珍

    Inventor: 周路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41/162 F21V17/00 F21V23/00 F21W210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不眩目氙气灯芯,其相当于一种微缩版不眩目氙气灯组。它是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将带有氙气灯泡的反射杯、防眩组合体微缩组装在一个直径略小于原卤素灯泡托盘外径的开创性圆柱体内,并连有符合氙气灯使用要求的安定器及电路线组。改装时只要拆下原有卤素灯泡,直接将连有安定器及电路线组的不眩目氙气灯芯安装在原来车灯灯座上,再正确接通相关电路即可。改装后的氙气灯不会产生多余的眩光,不会对迎面来车的驾驶者及行人造成干扰。方便、快捷、节能、安全。

    车辆用照明灯具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958960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7287.0

    申请日:2012-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41/321 F21S41/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照明灯具,其具有:投影透镜(16),其具有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光轴(Ax);光源(12);以及反射镜(14),其具有反射面(14a),在反射面(14a)的上部反射区域(14aUL、14aUR)上,在光轴(Ax)的大致正上方,跨越前后方向而设置有向光轴(Ax)的上方侧凸出的凹线(T),在以与光轴(Ax)正交的面剖开的剖面中,上部反射区域(14aUL、14aUR)的凹线(T)附近的区域形成为,沿着从左右两侧向凹线(T)朝上弯曲的曲线(C)的形状。

    车辆用前大灯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7302C

    公开(公告)日:2009-05-13

    申请号:CN200610002799.3

    申请日:2006-01-28

    Inventor: 小山广雄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前大灯。在以往的车辆用前大灯中,对于用反射镜不能捕集的范围内的来自光源的光,不能进行照射方向等的控制,特别是,没有对朝向透镜方向的光的控制方法,因而使得光束利用率很低,效率很差。按照本发明,利用多个以光源为第一焦点的椭圆系列反射面部,基本上把光源覆盖,并且在各个椭圆系列反射面部的第二焦点的位置上形成透出用开口部,通过设置以该透出用开口部为焦点的抛物线系列反射面部,大幅度地提高了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的利用率,能用同样的光源把车辆用前大灯的亮度提高1.5~2倍,解决了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