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03114215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080321.2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含Ga笼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按照预合成的含Ga化合物的分子式,以高纯单质元素为原料,除Ga外,均按名义成分称量,Ga元素为名义成分的2~4倍,在Ar气保护下于电弧炉内冶炼,所得合金敲碎,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根据SPS系统模具的尺寸和样品的密度,选取适量的粉末,SPS烧结。设定合适的烧结温度,压强及保温时间将烧结压坯取出,剥离表面包裹的石墨纸,并打磨表面,去除石墨扩散层。若仍有杂相,重复(3)~(5)过程。本方法的优点在于:含Ga的杂相在SPS加压烧结的过程中不断从样品中流出,同时带出其他杂相,因此能够得到成相良好的单相含Ga笼状化合物,有效减少杂相。制备工艺简洁,耗时短,能耗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96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10127483.2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结构超高强塑性低合金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是将低合金钢进行均热处理后,进行再结晶区和未再结晶区的两阶段控轧,轧制后将坯料进行层流冷却得板条贝氏体后进行等温淬火处理得贝氏体组织,随后进行冷变形处理后,最终回火水冷处理得到超高强塑性低合金钢。此低合金钢的平均晶粒尺寸在50-150nm范围;屈服强度Rel≥1050MPa,抗拉强度Rm≥1150MPa,延伸率A≥10%,其强塑性同步提高;并且该工艺未用到特殊的设备,而是通过控轧控冷淬火冷变形回火工艺在传统机械上实现了低合金钢的细化,所以其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6104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17049.0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冰冻-解冻处理的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1.获取多种待测的带有锈层的耐候钢样品;2.对所述耐候钢样品进行冰冻-解冻处理;3.分析冰冻-解冻处理对每种耐候钢样品锈层裂纹变化的影响;4.分析冰冻-解冻处理对每种耐候钢样品锈层交流阻抗拟合电阻值变化的影响;5.评价耐候钢样品锈层保护能力,其中锈层裂纹增量越少,且锈层交流阻抗拟合电阻值变化越小的耐候钢样品保护能力越强;否则,保护能力越弱。本方法考虑到外界破坏性条件,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锈层抵御霜冻环境的能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判定耐候钢锈层的致密程度,可以真实地反映耐候钢锈层的保护能力,使判定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786246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096795.7
申请日:200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拉强度高韧性低屈强比贝氏体钢及其生产方法,主要化学成分含量(Wt%)为:C 0.015%~0.08%、Si 0.26%~0.46%、Mn 1.5%~1.7%、Nb 0.015%~0.060%、Ti 0.005%~0.03%、B 0.0005%~0.003%、Mo 0.2%~0.5%、Cu 0.4%~0.6%、Ni 0.26%~0.40%、Al 0.015%~0.05%,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采用TMCP+RPC+SQ方法进行生产,可实现抗拉强度为800N/mm2级别钢板的屈强比达到0.85以下,同时大大提高了钢板的低温韧性。具有生产工艺稳定,可操作性强,以及低成本、高性能等特点。该钢种韧脆转折温度在-60℃以下,焊接工艺简化,焊接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不需热处理,冷弯性能极好。可以广泛应用于桥梁、建筑结构、工程机械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272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63971.3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3F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偶腐蚀提高耐候钢锈层致密度的方法,属于金属腐蚀与防护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将耐候钢与外加电源连接,使其成为电偶腐蚀的阳极,对耐候钢开展周期性的浸泡/干燥循环,使其发生交替的电偶腐蚀和大气腐蚀,使耐候钢表面形成稳定锈层。所述方法可加速耐候钢致密保护性锈层的形成,且操作过程简单,无需大型仪器设备辅助,有效降低了耐候钢结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腐蚀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37062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1160278.5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耐候钢锈层保护能力大小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耐候钢锈层的吸醇、脱醇测试,得到所述耐候钢锈层的增失重并用来判定锈层吸脱醇速率;并由所述耐候钢锈层的吸醇、脱醇测试得到所述耐候钢锈层的残余吸醇量m残以计算锈层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评价所述耐候钢锈层的保护能力大小。本发明的方法操作过程更加简便,测试效率更高,测试结果更加准确可信,更真实地反映耐候钢锈层的保护能力的大小;属于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24136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48797.1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58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460MPa级抗震耐火建筑H型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钢领域。其化学成分为:C:0.06-0.08%,Mn:1.4-1.6%,Si:0.15-0.25%,Cr:0.3-0.5%,Mo:0.20-0.35%,Nb:0.02-0.04%,Ti:0.1-0.15%,V:0.06-0.11%,Cu:0.25-0.30%,Ni:0.30-0.35%,P:<0.012%,S:<0.002%,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的化学元素。采用常规真空冶炼并浇铸成坯;对铸坯进行加热;热轧成H型钢,空冷至室温,得到双相组织。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高层、超高层同时满足高强度、抗震及耐火要求的建筑H型钢。
-
公开(公告)号:CN10675637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0002509.3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其钒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钒合金复合材料,将钒合金棒封入钛金属套筒内以构成锻造构件,对锻造构件进行预热处理,对预热处理之后的锻造构件进行热锻处理,对完成热锻处理的锻造构件进行锻后热处理,从而在钛金属基体与钒合金基体之间形成一层扩散结合层。利用本发明的钒合金复合材料,可以在钛金属表面形成性能更好的绝缘层,进而可以减轻当钒合金用于氚增殖包层的结构材料时所面临的MHD压力损失,从而可以提供可用作核聚变堆氚增殖包层的结构材料以及其他高温结构材料的钒合金复合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