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及其高频绕组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156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507593.7

    申请日:2021-12-10

    Inventor: 蔡国庆 庄加才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及其高频绕组,该高频绕组的至少一路输电线路为多层绞合线,所述多层绞合线包括层叠的至少两层线缆,每层线缆包括多个依次排布的线缆;所述多层绞合线中的任意一层线缆至少与其相邻的一层线缆绞合,沿任意垂直于所述输电线路长度方向的平面剖切所述多层绞合线得到的截面中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多层线缆的截面,每层线缆的截面包括多个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线缆的截面,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该高频绕组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漆膜变形磨损降低高频电阻。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8543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0565248.2

    申请日:2021-05-24

    Inventor: 庄加才 刘威 徐君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至少两个光伏阵列、至少一个功率平衡电路,以及功率变换器;功率平衡电路的每个输入端口连接至少一个光伏阵列、功率平衡电路的输出端口连接功率变换器,该功率平衡电路根据两个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差值进行功率转移,从而使功率平衡电路的输出端口的功率差值在预设范围内。该方案中的功率平衡电路至多需要将两个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差值的一半进行转移即可使输出端口的功率平衡,可见,与传统的组件失配解决方案相比,该方案极大地降低了功率平衡模块的功率和体积。

    一种功率变换系统、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17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46586.0

    申请日:2024-03-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功率变换系统、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接收到停机信号时,先控制功率变换拓扑由工作模态进入钳位模态,以将功率变换拓扑的交流侧电压钳位于预设范围内,进而使相应情况下功率变换拓扑的半桥臂承受电压可控;再在功率变换拓扑的交流侧电流绝对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功率变换拓扑由钳位模态进入停机模态,以使功率变换拓扑进入停机模态时的半桥臂内各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均在其耐压范围内,进而可以避免进入停机模态后二极管反向恢复时功率变换拓扑中内管位置器件因过电压应力而失效的问题。

    车载电源控制装置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00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39362.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电源控制装置,属于车载电源技术领域。车载电源装置包括主功率板和至少一个PCB插板,主功率板上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功率器件和至少一个插接端口组;PCB插板和插接端口组一一对应,PCB插板集成设置有功率传输端口、信号传输端口和至少一个功率开关器件,功率传输端口和信号传输端口分别用于与插接端口组对应的端口相连。通过将功率开关器件单独集成在PCB插板,并利用功率传输端口、信号传输端口和插接端口组的对应的端口相连,当需要更换某一功率开关器件或使用不同类型的功率开关器件时,无需考虑功率开关器件本身的封装方式,直接更换PCB插板即可,适用性广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有源中点钳位变流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7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35289.5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有源中点钳位变流器及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电流检测电路、内管、外管和钳位管;内管和外管串联形成桥臂,钳位管与内管并联;电流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变流器的电流;控制器,用于在变流器的电流小于第一阈值时,切换输出电平过程包括长换流路径、短换流路径和双支路换流路径;在变流器的电流大于等于第一阈值小于第三阈值时,切换输出电平过程包括短换流路径和双支路换流路径;在变流器的电流大于等于第三阈值时,切换输出电平过程包括双支路换流路径。在变流器的电流较大时,线路杂散电感带来的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问题比较大,因此,尽量使用短换流路径或双支路换流路径,降低线路的杂散电感,从而降低开关管的电压应力。

    一种模块编码识别电路、方法及相关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09353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040477.8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模块编码识别电路、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该电路,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第一处理器上设置有第一接口;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接口输出表征目标模块的编码的方波信号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用于根据方波信号进行编码识别,获得目标模块的编码,并确定与目标模块的编码对应的程序。本发明仅使用第二处理器的一个接口即可接收表征不同编码的方波信号,节省了第二处理器在编码上所耗费的接口数量。

    功率变换系统和隔离型变换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728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590985.4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变换系统和隔离型变换器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在后级变换器和前级变换器正常通信时,分别判断是否接收到通信借用指令;若接收到通信借用指令,则说明前级变换器即将不能及时接收到后级变换器的输入电气量信息,此时,后级变换器和前级变换器按照通信借用指令进入相应的模式;然后,前级变换器再根据检测和/或慢速通信得到的工况信息,在自身预置的相应预设关系中进行查找,确定与工况信息相对应的驱动信号参数,也即会基于驱动信号参数与工况信息之间的预设关系来调节驱动信号参数,以控制自身运行,确保后级变换器输入电气量的稳定。

    一种隔离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01841.7

    申请日:2023-05-23

    Inventor: 庄加才 徐君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隔离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该隔离变换器中变压器的每一相分别包括:至少两个原边绕组和至少两个副边绕组;而且,各原边绕组,分别通过相应的原边功率模块,连接原边直流母线;各副边绕组,分别通过相应的副边功率模块,连接副边直流母线;也即,每一相任一边的各个功率模块虽不直接并联,却通过连接相应的绕组实现间接并联,进而可以实现变换功率的提升。而且,该变压器存在阻抗的一边,每相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功率模块的控制信号的不同,来实现该边每相各功率模块之间的均流。另外,还通过采用变压多绕组交错布置,降低系统损耗。

    一种基于IGCT的级联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75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7633.2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IGCT的级联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变换器包括:控制器和多个DCAC模块;多个DCAC模块的输出端串联在一起,每个DCAC模块包括IGCT器件;控制器,用于在第一DCAC模块中的IGCT器件出现失效时,控制第一DCAC模块的输出电压为零,使第一DCAC模块的输出端从变换器中旁路;第一DCAC模块为多个DCAC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需要设置专门的旁路开关,因为IGCT器件自身在失效时呈现短路模式,即通过IGCT器件的导通状态来实现旁路电流通路,因此,结合IGCT失效时的特点可以实现旁路的效果,降低了硬件体积和重要,降低了硬件成本。

    一种并离网双向直流桩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318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41795.4

    申请日:2023-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离网双向直流桩,通过将风扇系统与直流供电模块的第二路供电输出相连接,以使风扇系统能够直接从直流供电模块的第二路供电输出取电,进而无需交流供电模块对这一部分的功率进行转换,仅设置直流供电模块保留相应部分的功率转换能力即可,减少了交流供电模块相应部分的功率冗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