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46390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72527.5
申请日:2014-05-2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包括两个布设在主梁底部的防撞挡块;两个防撞挡块对称布设在桥墩的水平承台左右两侧;防撞挡块为与主梁浇筑为一体的混凝土挡块;防撞挡块包括限位凸台和位于限位凸台底部的限位块,限位凸台的高度与主梁底部和水平承台顶部之间的距离相同,限位块内侧壁上布设有弹性垫条;防撞挡块内设置有钢筋笼,钢筋笼包括多组均锚入主梁内的加固钢筋和多道沿纵桥向布设的构造钢筋,每组加固钢筋均包括一道U型钢筋和一道斜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既能有效减轻地震对梁体的冲击作用,又能解决现有防落梁装置存在的结构复杂、造价较高、施工不便、可靠性不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795305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158353.X
申请日:2014-03-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 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加宽用新旧桥连接加固构造,包括布设在待加宽承重梁的边梁一侧的加宽梁片,加宽梁片上翼缘板与边梁上翼缘板相接,加宽梁片的上翼缘板内侧为与边梁上翼缘板相接的翼缘板连接接头,翼缘板连接接头与边梁的上翼缘板之间通过多列拉杆紧固连接为一体且二者之间的连接缝为Z字形接缝,Z字形接缝包括上部接缝、下部接缝和中部接缝,上部接缝和下部接缝均呈竖直向布设,中部接缝为倾斜向接缝,上部接缝和中部接缝内均填有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受力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加固方法存在的造价高、旧桥边梁与加宽梁片之间的衔接不稳定、加宽后承重梁的整体性较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630090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1344915.0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承载力和耐高温的钢壳‑ECC‑混凝土组合结构,包括混凝土层、结合层、ECC层和ALC板;ALC板上表面固定底板,底板中心轴线上固定纵隔板,纵隔板上固定与底板位置相对的顶板,纵隔板的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横隔板,底板上表面沿轴向设有若干个纵肋,每个纵肋宽度方向的一侧均固定有剪力键,若干个纵肋的宽度方向固定T型肋,顶板的下表面固定T型肋,顶板、底板、纵隔板、横隔板、T型肋、纵肋和剪力键形成钢壳结构;底板的翼缘上浇筑有ECC层,ECC层包裹纵肋、T型肋和剪力键,ECC层上浇筑结合层,结合层包括胶粘剂和位于胶粘剂上的若干摩擦力增加块,结合层和顶板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层。
-
公开(公告)号:CN208884341U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21419546.0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墩破冰保护装置,通过设置破冰本体和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桥墩上的滑道以及与滑道配合滑动的滑块,将破冰本体固定安装在滑块上,呈V型结构的破冰本体V型尖端沿竖直方向且朝向水流来向设置,即破冰本体V型尖端迎水面设置,从而能够将水中的冰块进行破冰或者分散流动,防止水中的冰层直接撞击桥墩,从而减少了对桥墩的撞击损害,通过升降装置能够改变破冰本体的高度位置,能够随水面的变化而变化,始终使破冰本体能够接触到水中的冰层,保证桥墩不受冰层的直接撞击。本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解决了凌汛期桥墩防冰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815921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419109.9
申请日:2018-08-30
Applicant: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长安大学
IPC: E04G2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索塔爬模体系施工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通过在依附待养护塔身设置的爬模平台的下端设置喷淋管组件,利用横向喷淋管和竖向喷淋管组组成的喷淋组件围绕塔身设置,同时设置多个绕待养护塔身设置的竖向喷淋管,横向喷淋管绕待养护塔身圆周方向设置,多个竖向喷淋管与横向喷淋管通过三通管连通,横向喷淋管连通至水源;竖向喷淋管和横向喷淋管靠近待养护塔身一侧开设有喷淋口,喷淋口上安装有扇形旋转喷头,以形成围绕塔身设置的全方位喷淋旋转喷头,从而保证能够对待养护塔身均匀喷水,避免水资源浪费的同时避免了混凝土容易开裂的问题,不需要人工爬高进行养护,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346637U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20032408.7
申请日:2015-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束预应力测试用标定装置,包括静态应变测试仪、超声波检测仪、两个均与超声波检测仪相接的超声波探头、呈水平布设的张拉台、两个分别支撑于张拉台前后两端下方的支承座、一个穿设在张拉台内的钢束、对钢束进行张拉的张拉千斤顶和与超声波检测仪相接的数据接收终端,钢束的一端为锚固端且其另一端为张拉端,张拉千斤顶与钢束的张拉端连接;钢束的张拉端上安装有张拉力检测单元,钢束中部贴装有应变片,张拉力检测单元和应变片均与静态应变测试仪相接;张拉台为钢筋混凝土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能为超声波检测设备的标定提供有效依据,确保钢束预应力的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866662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89281.2
申请日:2014-05-3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栅格状钢-混组合长寿命路面板结构,包括多排沿道路纵向延伸方向布设的钢-混组合路面板,相邻两排钢-混组合路面板之间设置有一道横向伸缩缝且二者之间通过多道纵向传力杆连接;每排钢-混组合路面板由多块矩形路面板拼装而成,相邻两块矩形路面板之间设置有一道纵向伸缩缝且二者之间通过多道横向传力杆连接;纵向传力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前后相邻两个矩形路面板内,横向传力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相邻两个矩形路面板内;矩形路面板包括格栅状骨架和由浇筑于格栅状骨架内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浇筑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方便、使用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混凝土路面存在的易出现变形破坏、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645548U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23531607.6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施工的钢‑混组合梁稳定性提升PBL剪力键,在其中一种形式中第一和第二支撑板自上而下设有中心轴共线且中心位置V型通槽,第三支撑板两端固定在相邻两个V型通槽的一个边上,相邻第三支撑板位于V型通槽两边;V型通槽向下延伸同轴设有过渡凹槽和定位孔,钢筋穿过V型通槽和过渡凹槽搭接在定位孔中;在另一种形式中第四支撑板沿高度方向设有中心轴共线且位于中心的通槽,自上而下包括同轴的V型通槽、过渡凹槽和定位孔,定位孔填充有橡胶,其设有与过渡凹槽连通的定位槽,其宽度比钢筋直径小0.25mm以内,V型通槽和过渡凹槽内壁两侧连续包裹橡胶层,钢筋依次穿过V型通槽和过渡凹槽中的橡胶插接在定位凹槽的底部。
-
公开(公告)号:CN217501158U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21326579.7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结构FRP的轴锚式端部锚固装置,第一锚固框和第二锚固框铰接,第一锚固框未与第二锚固框铰接的两个直边上对称设有凹槽,凹槽包括一个L型区域,区域水平边朝向第一锚固框内侧,水平边朝向垂直边一侧设有台阶,第二锚固框有位置对应形状相同的凹槽;第二锚固框对称分布在FRP片材长度方向两侧,第二锚固框内侧直边与FRP片材接触的外侧设有圆角,FRP片材两端分别被两个涂抹环氧树脂的柱体矩形表面夹持并缠绕在圆周表面,两个柱体端部固定在矩形螺帽中,矩形螺帽高于凹槽,矩形螺帽嵌入凹槽中,L型区域垂直边中放置有被矩形螺帽顶紧的压缩弹簧,第一锚固框和第二锚固框扣合后通过含凹槽的直边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中。
-
公开(公告)号:CN211340483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22137718.6
申请日:2019-12-0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E01D2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独柱墩桥梁稳定性的加固结构,成对设置的抱箍与独柱墩的上端贴合后固定,每片抱箍固定有两块耳板,成对设置的托架倾斜段的垂直板嵌入两块耳板之间后固定,托架内表面的水平段和垂直段分别对称设置垫板和支座,被夹持在梁体和托架之间;托架外表面下方固定套筒,耳板的下方固定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固定有支撑件,独柱墩的承台上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承台之间留有空隙,预应力拉杆的垂直段和倾斜段通过弧形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上端贯穿套筒,圆弧段被限位在支撑件的内侧,下端贯穿连接板后固定在连接板与承台之间,倾斜段与托架外表面的倾斜段平行,垂直段与独柱墩平行,利用独柱墩与承台形成的整体进行桥梁加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