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源屏蔽装置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274005U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22319512.7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放射源屏蔽装置。放射源屏蔽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活动相接;承托部,设于第一壳体的内部;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与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相接;驱动结构能驱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移动并开启或关闭第一开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驱动结构驱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移动,在使用时,开启第一开口,位于第一壳体内的放射源通过第一开口向第一壳体外释放辐射;在不使用时,关闭第一开口,对放射源进行屏蔽,使放射源无法向第一壳体外释放辐射,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测试人员与放射源发生接触,从而减少放射源对测试人员造成的健康损害,提升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的测量的安全性。

    用于测试微波对射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微波测试工具

    公开(公告)号:CN208721811U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21532518.X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微波对射探测器的探测区域的微波测试工具,包括:万用表,其用于将微波对射探测器的发射端的发射信号与接收端进行对齐校准;两个立柱的连线垂直于微波对射探测器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连线;第一绕线轮和第二绕线轮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也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两个立柱上,线绳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绕线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设置在第二绕线轮上;金属探测气球,其绑扎在线绳上,并处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金属探测气球反射量的特性,准确获得微波对射探测器探测区域的实际宽度、高度及盲区的区域位置,达到微波对射探测器对防区最大范围的保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智能终端及智能管理系统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15059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0563084.0

    申请日:2020-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终端及智能管理系统,该智能终端包括:主处理器;辐射探测模块,与主处理器通信连接,辐射探测模块用于探测周围环境中的放射性射线的辐射强度;定位模块,与主处理器通信连接,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位置信息;显示模块,与主处理器电连接,显示模块包括显示屏,显示屏用于显示放射性射线的辐射强度信息及周围环境的位置信息;语音模块,与主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发送至其它智能终端;机壳,主处理器、辐射探测模块、定位模块、显示模块和语音模块均集成于机壳。该智能终端集辐射探测、巡更、定位及对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携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核辐射监测系统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7879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152386.X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核辐射监测系统。该核辐射监测系统包括:拍摄设备、服务器和终端设备,拍摄设备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服务器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拍摄设备位于核辐射建筑区域;拍摄设备,用于采集拍摄区域内放射线的射线图像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射线图像信息;服务器,用于根据射线图像信息,确定拍摄区域的核辐射剂量,并向终端设备发送核辐射剂量;终端设备,用于显示核辐射剂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常见的拍摄设备实现对核辐射建筑区域的核辐射监测,提高监测通用性。

    测试平台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885781U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23091811.6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试平台。测试平台应用于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测试平台包括本体、发射部件和准直部件。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贯穿本体的通孔,发射部件设置在通孔内,本体用于屏蔽部分发射部件的辐射;准直部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上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穿第一部件的准直腔,准直腔用于对发射部件发射的中子提供准直效果,使中子聚集在实验区域,以降低测试结果的统计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二部件覆盖第一部件的至少部分第一表面,第二部件具有比第一部件更强的热中子吸收能力,第二部件能吸收部分准直中子周围的杂散中子,以降低杂散中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这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种液体闪烁体探测器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575692U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21654993.6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闪烁体探测器,包括液体闪烁体容器、液体闪烁体、密封凸台、管状壳体、平凹光导透镜、光电倍增管和底盖,液体闪烁体内置于液体闪烁体容器,密封凸台抵接液体闪烁体容器的一端,平凹光导透镜和光电倍增管均内置于管状壳体,平凹光导透镜的平面抵接密封凸台,光电倍增管的端部抵接平凹光导透镜的凹面,探测到信号时液体闪烁体会将中子信号和伽玛信号转化为光信号且信号形状会有差异,并且光信号会通过密封凸台和平凹光导继续向后传导,当光信号到达光电倍增管光阴极时,光阴极会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且在光电倍增管中将信号放大,从而将中子信号和伽玛信号更加明显的区分,实现中子信号和伽玛信号的高精度地甄别。

    核辐射监测系统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34034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0507206.9

    申请日:2021-03-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核辐射监测系统,包括:移动式辐射监测模块,用于检测目标场所中的X射线和/或γ射线产生电信号,并向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电信号;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与辐射监测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电信号并通过专用因特网络和通讯基站向显示设备传输电信号;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出端通信连接,用于显示电信号。该系统实现对目标场所的核辐射危险检测,并且,由于移动式辐射监测模块可以移动,所以目标场所可以是大型活动现场的外围,弥补了场所外围核辐射监控的空白,保障了人员安全。

    核素滞留量测量系统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55844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22267566.1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核素滞留量测量系统。该核素滞留量测量系统包括:移动装置,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转动装置,设置于移动装置上,转动装置的转动轴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能够随移动装置沿第一方向移动;半导体探测装置,与转动装置连接,且能够随转动装置转动,半导体探测装置包括探头,探头用于探测目标物体内具有几何形状的核素的能峰与净峰面积;测距模块,与探头连接,用于测量探头与核素之间的距离;电控单元,与半导体探测装置和测距模块电连接,电控单元根据核素滞留量的几何形状及探头与核素之间的距离,建立分析模型,计算不同能峰对应的探测效率,以获得核素滞留的成分及其质量。本申请可以实现核素滞留量的定量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放射性气体在线检测系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636249U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20918315.8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气体在线检测系统、装置。所述放射性气体在线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溶解吸收装置,所述第一溶解吸收装置内容纳有用于溶解放射性气体中放射性核素的核素吸收溶剂;第一浓缩装置,所述第一浓缩装置与所述第一溶解吸收装置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溶解吸收装置中的溶解了放射性核素的吸收溶液;以及第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所述第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与所述第一浓缩装置连通,以接收所述第一浓缩装置中的进样溶液。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核设施排放气体中核素含量低难以测量的问题,并可在线获取核设施气态排放物中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和含量,及时反应工艺运行状态和排放异常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