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鼓泡提高光合细菌产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34580A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1110005740.0

    申请日:2011-0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鼓泡提高光合细菌产氢的方法,将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光合细菌菌悬液接种到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再装入鼓泡式光生化反应器内,采用序批次方式培养产氢;在培养产氢过程中,每隔3~12h进行一次鼓泡,气体流量为0.2L/min,每次5分钟。本发明采用向鼓泡式光生化反应器内鼓入Ar的方法增强光合细菌产氢性能,一方面起到了搅拌菌液、满足底物和菌体的混合均质要求,另一方面通过气液之间的传质作用,将液相培养基中溶解的产物气吹脱出来,减少产氢过程中的产物抑制作用,从而增强光合细菌的产氢性能。

    光纤衰减全反射传感器在线分离测量生物量浓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570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42788.0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衰减全反射传感器在线分离测量生物量浓度的方法,首先,将腐蚀后的锥形纤芯尖端研磨成半球状,镀上金膜,制作为双通隐失场吸收光纤;再将锥形纤芯以螺旋方式制作为传感器的传感臂,同时制作参考臂和温度补偿臂;最后,通过传感臂输出的信号电压与293K时生物量折射率的关系式和参考臂输出的信号电压与293K时培养基折射率的关系式实现生化反应过程中生物量浓度和培养基浓度的在线分离测量。本发明的传感器采用光衰减全反射形式,测量过程不受溶液浊度的影响;传感器插入菌悬液,便可实现反应器内生物量浓度的分离测量,同时消除温度和光源波动对待测信号的影响,具有检测准确、反应灵敏、高重复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壁面边界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415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99639.6

    申请日:2010-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出一种分子动力学模拟中壁面边界的模拟方法,该方法综合了全反射法和随机反射法优点,能够真实反应出粒子碰壁后的运动状态,也称为半反射法,其实现步骤如下:1)定义分子动力学模拟中粒子的数据结构;2)确定粒子在通道中的当前位置A(x0,y0,z0,u0,v0,w0);3)根据粒子当前位置及粒子受到其它粒子的作用力信息,确定粒子的运动方向,并根据粒子当前位置及受力信息判断粒子下一步是否会运动到壁面边界以外位置;4)若粒子运动到壁面边界以外位置,经过壁面反射到达下一步反射位置B(x,y,z,u,v,w),当x方向存在壁面,则其中y=y’,z=z’,x=2*壁面x方向的坐标-x’,粒子的速度方向随机。本发明在模拟中可以体现出壁面恒温和壁面不光滑的物理条件;可以更加真实地反应出粒子反射后的位置;也可应用在不规则的纳米通道中,简化速度矢量的计算方法。

    一种可利用自然光照再生阴极受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447584B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0810237281.7

    申请日:2008-12-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P70/56

    Abstract: 一种可利用自然光照再生阴极受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阴极室、质子交换膜、阳极电极和阴极电极,阴极室和阳极室用质子交换膜分隔开,阳极室为密闭结构,在阳极室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阳极室的内部装有阳极溶液和阳极电极,阴极室内装有阴极溶液和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阴极室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阴极室的顶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阴极溶液是碘化钾溶液或碘化钠溶液,所述阴极电极为碳纸或碳布或碳毡。本发明不仅突破了一般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电子受体必须定期更换的缺点,同时也不需要向阴极电极上添加催化剂,不但大大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避免了催化剂中毒现象,而且还降低了电池的运行成本与复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质粒pHT01-P43-CI857-PR-PdxT-PdxS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5063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71491.2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质粒pHT01‑P43‑CI857‑PR‑PdxT‑PdxS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质粒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表达磷酸吡哆醛PLP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磷酸吡哆醛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构建包含温敏转录因子CI857、特定启动子和枯草芽孢杆菌SCK6的PdxS、PdxT基因的质粒,实现了高效表达磷酸吡哆醛所需的关键因子。首先获得基础质粒pHT01‑P43,然后依次插入CI857、PR‑PdxT和PdxS基因片段,最终得到目标质粒。将该质粒转入枯草芽孢杆菌中,可显著提高磷酸吡哆醛的产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稳定的磷酸吡哆醛生产方法,对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红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9279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7501.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发酵的红茶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新鲜茶叶为原料,进行自然萎凋;(2)萎凋后的鲜叶原料进行揉捻并加入枯草芽孢杆菌、里氏木霉菌菌液促进纤维素的水解糖化和细胞壁的破碎;(3)揉捻结束立即加入酿酒酵母菌液进行发酵增香;(4)待茶叶发酵至红褐色后,结束发酵,进行高温烘烤,冷却后60‑80℃烘干得到独特风味红茶。本发明通过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红茶的提质增香。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制得的红茶氨基酸含量更高,茶汤色泽红亮、滋味醇爽、香气浓郁,口感香甜、苦涩味减弱,具有独特的风味。

    一种基于空心导光管的复合强化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25686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506093.0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心导光管的复合强化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包括反应器顶板、不锈钢蛇形管、空心导光管、气体分布器、反应器底板、反应器主体、气液分离装置和pH、温度、DO在线监测装置;反应器主体内左右分别设置不锈钢蛇形管,气体分布器为一穿过反应器主体内底部的环形管,位于反应器主体内的部分设多个出气孔,反应器主体内均布设置多个空心导光管,气液分离装置设置在反应器顶板上,pH、温度、DO在线监测装置设置于反应器主体内部。该反应器主要体现在将光传递的强化、CO2传质的强化以及微藻细胞光生化反应的强化耦合在一起,提高了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的综合性能。

    增强发光强度、均匀性及微生物吸附的空心发光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03246012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1878.3

    申请日:2013-05-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发光强度、均匀性及微生物吸附的空心发光光纤,该空心发光光纤从内向外由光纤纤芯、光纤包层和光纤涂敷层三层组成;光纤纤芯为折射率n1的空气,光纤包层为折射率n2的石英,光纤涂敷层为GeO2-SiO2-壳聚糖-培养基杂化材料,GeO2颗粒的折射率为n3,且折射率满足n1<n2<n3。该发光光纤的折射率由光纤纤芯到外层阶跃增大,提高光纤外层与周围环境(菌悬液或生物膜)界面上的光强为相同直径实芯光纤的3-5倍。同时,外层具有粗糙结构且含有固体培养基和带正电基团的壳聚糖可增强对细菌的吸附能力、生物膜与光纤之间的紧密度以及生物膜活性。

    独立便携式家庭制冷系统双循环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02914114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49321.0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独立便携式家庭制冷系统双循环一体机,包括饮品速冷机、毛细管、蒸发管、空调风扇、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空气冷凝器、上盖板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速冷机的底部焊接有喷淋腔,所述喷淋腔的底部设置有压力喷嘴,所述压力喷嘴的喷口与所述饮品速冷机的底部对应,所述喷淋腔的底部还设置有排出口,该排出口通过管路与混合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输出的压缩工质进入所述空气冷凝器冷凝,空气冷凝器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工质输出到三通电磁阀处进行分流,工质的一部分进入所述毛细管,工质的另一部分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所述压力喷嘴,所述压力喷嘴将冷凝后的高压液态工质喷射到饮品速冷机的底部,对饮品速冷机进行喷雾冷却。

    能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170006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086326.7

    申请日:2011-04-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能降解挥发性有机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流场板、阳极、阴极,其中,阳极包括阳极电极,阴极包括阴极电极,其特征在于:在阳极外侧流场板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槽道,在靠近槽道的阳极电极表面喷涂带有多孔聚四氟乙烯组成的憎水剂的碳粉浆料,然后再喷涂聚四氟乙烯乳液至聚四氟乙烯的干重达到10~50%,使靠近槽道的阳极电极表面覆盖了由碳粉和聚四氟乙烯粘结剂组成的多孔层以及由多孔聚四氟乙烯组成的憎水层,在槽道的底部首端设置有入口,在槽道的顶部尾端设置有出口,在阴极和阳极之间设置中间腔室,在中间腔室内装有生物培养基溶液;本发明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可挥发有机废气的处理,同时实现电能的回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