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2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52091.X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宏和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态下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Al‑Si铸造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铸态下具有良好耐蚀性能的Al‑Si铸造合金以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组成包括:Si:3.0~5.5wt%,Mg:0.2~0.8wt%,Fe:≤0.2wt%,Ti:0.03~0.3wt%,Sr:0.005~0.06wt%,RE:0.02~0.5wt%,Mn:0.05~0.4wt%,Cr:0.01~0.3wt%,Cu:0.05~0.2wt%,其余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添加稀土元素,同时利用微量Mn、Cr和Sr的共同作用,使制得的Al‑Si铸造合金在铸态下的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62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11752173.4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C22F1/04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 , C22F1/057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08 , C22C21/14 , C22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系铝合金中α‑AlFe(Mn/Cr)Si弥散相调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级均匀化处理:将含有Mn/Cr的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300℃/h的升温速率由室温升至200℃‑330℃之间,并保温0.5h‑18h;第二级均匀化处理:将经第一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30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350℃‑500℃之间,并保温2h‑24h;第三级均匀化处理:将经第二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以40℃/h‑180℃/h的升温速率继续升温至520℃‑580℃之间,并保温2h‑12h;将经第三级均匀化处理的所述6系铝合金铸锭冷却至室温。该6系铝合金中α‑AlFe(Mn/Cr)Si弥散相调控方法,其能够消除或减少无弥散相析出带和弥散相粗大区,从而改善α‑AlFe(Mn/Cr)Si中弥散相的分布,实现弥散相的高数量密度、小尺寸及均匀弥散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91243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9707.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挤压铸造模具内部多位置精准测温的镶块及测温方法,挤压铸造模具内部多位置精准测温的镶块包括用于安装于模具中的测温主体,所述测温主体接触铸件的一面为测温面;测温主体内设有多组测温孔,每组所述测温孔包括延伸至测温面的通孔和盲孔,所述通孔和盲孔内均设有热电偶。本发明通过在测温主体内设置多组包括通孔和盲孔的测温孔,达到了在铸造过程中同时测量不同位置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的目的,为铸造过程中提供了双重的温度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7560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129599.9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如下成分:Mn:1.0~2.0%;Fe:0.1~0.5%;Ca:1.0~5.5%;Cr:0.01~0.5%;Zr:0.01~0.3%;Ti:0.01~0.3%;Si:不超过0.2%;Mg:不超过0.2%;其余为Al;所述铸造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中包括α‑Al基体和共晶组织,所述共晶组织包括第一共晶和第二共晶,所述第二共晶包括(α‑Al+Al4Ca)共晶,本发明通过在Al‑Mn合金二元体系基础上,引入第二共晶(α‑Al+Al4Ca),从根本上减少了铸件内部孔洞缺陷的发生,使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高温热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54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810720.8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合金包括以下成分:Si:7‑11wt%;Mn:0.3‑0.8wt%;Mg:0.1‑0.8wt%;Cr:0.04‑0.2wt%;Zr:0‑0.3wt%;Mo:0.06‑0.2wt%;Sr:0.01‑0.04wt%;Fe:<0.8wt%;不可避免的杂质总量<0.2wt%,且任意单一杂质元素含量<0.1wt%;以及余量的Al。本发明提供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Mn、Cr、Mo与Fe形成稳定的α相,防止有害相生成,能够大幅提高对杂质Fe的容忍度;合金铸态下的屈服强度达到130‑160MPa,抗拉强度达到260‑290MPa,延伸率达到7‑15%。
-
公开(公告)号:CN1180461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391079.9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山东宏桥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魏桥国科(滨州)科学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宏奥汽车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预置应力控制结构件焊接变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结构件的焊接变形参数,得到结构件的最大变形分量;建立结构件的CAE模型,所述CAE模型中设有垫块和夹具;得到结构件的CAE模型的焊后残余应力,分析焊后残余应力在各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基于所述分析结构件的最大变形分量和各方向上的焊后残余应力分布,设置局部预置应力的设计方案,确定出夹具和垫块的初始施加参数;基于所述局部预置应力的设计方案,预测局部预置应力后的焊接变形参数;改变夹具和垫块的施加参数,重复上述步骤,基于焊缝区及热影响区焊后残余应力的最优结果确定夹具和垫块的最终施加参数,并得到结构件的焊接变形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1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64579.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2C21/02 , C22C21/14 , C22C21/16 , C22C21/08 , C22C1/03 , C22F1/043 , C22F1/047 , C22F1/05 , C22F1/0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韧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高强韧铸造铝合金的组分为Si 4~10%,Cu 2~5%,Mg 0.3~2%,Fe 0.05~0.2%,Ti0.01~0.1%,Sb 0.02~0.1%,Bi 0.02~0.2%和Hf0.02~0.2%,其余为Al;不可避免杂质元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5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679803.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山东宏和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钎焊的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铸造铝合金包括Al、Mn、Ni、Fe、Mg和X,X选自Ti、Zr和Cr中至少一种;该铸造铝合金的合金组织结构包括α‑Al基体和共晶组织,共晶组织包括α‑Al相、Al6(Fe,Mn,Ni)相和Alx(Ni,Mn)y相,Mg基本以固溶形式存在于α‑Al基体中,且α‑Al基体在钎焊过程中能够析出弥散颗粒,弥散颗粒包括Al6Mn颗粒、Al3X颗粒;本发明铝合金的熔点高于钎焊温度,昂贵金属镍的使用量可低至2.0wt.%以下,成本降低,还能够降低热裂倾向并具备一定的补缩空间,保证钎焊前后的力学性能,此外工艺相对简单,无需采用特殊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8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7159.8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宏和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钎焊的铸造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铝锰合金体系基础上添加铁、铜、M1和M2元素构成铝‑锰‑铁‑铜‑M1‑M2合金体系,M1为Ti和/或Zr,M2为选自V、Mo、Cr中的至少一种,使合金组织能够在α‑Al基体上具备高热稳定性的共晶组织以及在高温下能够从α‑Al基体中析出尺寸在0.1~5μm的弥散颗粒,进一步控制α‑Al基体的尺寸,二次枝晶壁间距以及共晶组织的面积和尺寸,使得铝合金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低热裂性、良好的补缩性及高温稳定性,从而实现铸造工艺性与高温可钎焊性能的统一,满足了当前对于高温钎焊铸造铝合金的需求,可高温钎焊制备金属制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586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84260.1
申请日:2023-06-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3K26/0622 , B23K26/00 , B23K26/60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脉冲激光冲击‑增材复合制造超细共晶高熵合金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待建造目标的模型,确定增材制造参数,并同步得到脉冲激光的冲击参数;S2、依据模型、基材参数以及增材制造参数,确定脉冲激光的工作参数;S3、对模型进行切片分层处理,在任一单层增材制造中同步施加脉冲激光冲击液态熔池;S4、通过事后显微组织分析,判断该层是否达到共晶耦合扩散生长的条件和细小等轴晶的形成条件:(1)是,则继续按照导入的脉冲激光‑增材制造复合工艺参数,制造下一层,直至完成待建造目标的分层制造;(2)否,跳至步骤S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