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47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99773.2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多孔Co@C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硬模板法合成出多孔Co@C纳米材料,其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相较于体相自然生长的纳米管状结构,其表面多孔结构,大大促进了激发态电子的转移和改善了表面产氢动力学行为,从而显著提高了光敏剂染料—醇—水体系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在开发可持续绿色能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187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1105381.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3/66 , B01J23/60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B82Y30/00 , C07C1/12 , C07C9/04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CO2还原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通过高温煅烧‑水热法在基底材料上制备超薄介孔ZnO纳米片,然后采用原位光沉积法将硝酸银或氯化钯还原沉积在超薄介孔ZnO纳米片上,制得所述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能高效还原二氧化碳,光照4小时,甲烷和CO的产率高达90%以上,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活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30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79886.8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 B01J27/24 , B01J35/004 , C01B3/042 , C01B2203/027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MMoS4/g-C3N4 (M=Co,Ni,Cu)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在石墨相氮化碳上负载MMoS4颗粒而形成所述复合光催化材料,其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制得的复合光催化剂材料由于存在三元金属硫化物与g-C3N4复合形成的异质结结构,大大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改善了表面产氢动力学行为,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光催化剂的产氢活性,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可应用于醇-水体系中的可见光光催化产氢。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124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610009196.X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α‑Fe2O3光阳极的方法,属于光电分解水技术领域,其以氟掺杂SnO2导电玻璃(FTO)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在FTO表面上均匀生长FeOOH薄膜,然后经微波辅助加热制得表面具有多孔α‑Fe2O3薄膜的光阳极材料。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可重复性高,原料低廉易得,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制备成本较低,且所得材料应用于光电分解水中表现出优异的产氧性能,在模拟太阳光辐照下,相对于可逆氢电极1.23 V时,光电流密度可达到2.4 mA/cm2,在开发可持续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1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05381.X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3/66 , B01J23/60 , B01J37/02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B82Y30/00 , C07C1/12 , C07C9/04 , C01B32/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66 , B01J23/60 , B01J35/004 , B01J37/0201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6 , C07C1/12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CO2还原光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是通过高温煅烧-水热法在基底材料上制备超薄介孔ZnO纳米片,然后采用原位光沉积法将硝酸银或氯化钯还原沉积在超薄介孔ZnO纳米片上,制得所述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能高效还原二氧化碳,光照4小时,甲烷和CO的产率高达90%以上,且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活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12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09196.X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6 , C03C17/3417 , C03C2218/11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多孔α-Fe2O3光阳极的方法,属于光电分解水技术领域,其以氟掺杂SnO2导电玻璃(FTO)为基底,通过水热反应在FTO表面上均匀生长FeOOH薄膜,然后经微波辅助加热制得表面具有多孔α-Fe2O3薄膜的光阳极材料。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可重复性高,原料低廉易得,不需要复杂昂贵的设备,制备成本较低,且所得材料应用于光电分解水中表现出优异的产氧性能,在模拟太阳光辐照下,相对于可逆氢电极1.23V时,光电流密度可达到2.4mA/cm2,在开发可持续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