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9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669269.X
申请日:2022-12-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农药污染地块修复过程中全流程异味监控设备,包括均匀且垂直设置在修复场地内的异味分段检测器,以及终端控制设备;所述异味分段检测器包括地锚杆,设置在所述地锚杆上的独立检测模块,所述独立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地锚杆上的外部保护壳,设置在所述外部保护壳上端用于抽取异味气体的负压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外部保护壳中部的过滤拦截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外部保护壳上的气液分离装置;本发明通过气液分离装置对液体与气体进行分离,能够避免地下水对异味气体检测器的侵蚀,确保异味气体检测器能够具备长时间的监测工作,降低地下水对异味气体检测器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8019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0714642.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单胞菌及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协同固碳的应用,属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3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7190。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NT‑3用于制备假单胞菌‑生物炭复合菌剂,对土壤中土壤重金属修复协同固碳具有高效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834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18564.0
申请日:2022-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节能型热脱附技术修复农药化工污染场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污染层确定;S2、一次注蒸汽;S3、二次注蒸汽及调节剂注入;调节剂的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极端嗜热微生物菌剂0.2‑0.8份,氨甲酰磷酸0.5‑0.9份,环2,3‑二磷酸甘油酸2‑3份,乙二胺四乙酸3‑4份,麦芽汁15‑17份,十八烷基硫酸钠5‑6份;S4、三次注蒸汽;S5、养护。本发明的热脱附技术修复农药化工污染场地的方法将原位蒸汽热脱附技术与极端嗜热微生物进行联用,极端嗜热微生物对高温环境能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温催化活性,将其与热蒸汽联用能够大大提高对土壤的修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101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300421.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 B09C1/02 , C10B53/02 , B01J20/20 , B01J20/12 , C09K17/04 , C09K17/08 ,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的铅镉污染农田土壤钝化方法,包括:S1、将废弃木材干燥、粉碎处理后,浸泡在FeSO4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生物炭;S2、将凹凸棒土粉碎进行酸化、煅烧处理后与生物炭混合,最后进行造粒;得到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钝化剂;S3、调节铅镉污染农田土壤湿度,并撒施海泡石粉末,最后加入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钝化剂进行翻耕处理,即可完成铅镉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和凹凸棒土的协同作用,促进土壤中重金属铅镉元素活性的转变,降低了重金属铅镉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达到钝化修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4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168310.9
申请日:2022-02-2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农药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时的异味消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制备异味控制缓释颗粒,根据一定投加量将异味控制缓释颗粒均匀覆盖在农药化工污染土壤的表层;S102、制备异味覆盖基料和混合菌液,并将异味覆盖基料与混合菌液按比例混合制备得到异味覆盖土,随后将异味覆盖土覆盖在步骤S101覆盖后的农药化工污染土壤的表层;S103、在步骤S102覆盖后的农药化工污染土壤上插入加热棒,对覆盖后的农药化工污染土壤进行升温至30~40℃。本发明可以有效削减农药化工污染土壤修复时的异味气体,不会二次污染土壤,且异味消减方法简单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10131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00421.2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08 , B09C1/02 , C10B53/02 , B01J20/20 , B01J20/12 , C09K17/04 , C09K17/08 , C09K17/4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的铅镉污染农田土壤钝化方法,包括:S1、将废弃木材干燥、粉碎处理后,浸泡在FeSO4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炭化处理,得到生物炭;S2、将凹凸棒土粉碎进行酸化、煅烧处理后与生物炭混合,最后进行造粒;得到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钝化剂;S3、调节铅镉污染农田土壤湿度,并撒施海泡石粉末,最后加入生物炭‑凹凸棒土复配钝化剂进行翻耕处理,即可完成铅镉污染农田土壤的钝化;本发明利用生物炭和凹凸棒土的协同作用,促进土壤中重金属铅镉元素活性的转变,降低了重金属铅镉的生物有效性和可迁移性,达到钝化修复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07713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933239.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异味处理的除臭装置,主要包括:一个可以钻入土壤的钻入管、一个用于支撑所述钻入管的支撑架、一个套装在所述钻入管内部的内筒、多个设置在所述内筒内部用于给所述钻入管周围土壤提供除臭剂的步进机构和用于给所述步进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多个丝杠、设置在每个所述丝杠上的套管、与所述套管连接的轴承、连接在所述轴承另一端的转轴和一个用于连接多个丝杠的环形齿条,所述步进机构包括:第一钻头和一个用于可将除臭剂撒出的伸缩管;本发明可对异味土壤进行原位处理,且需要破开的地表面积较小,适合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3252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25072.8
申请日:2021-05-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土壤对Cd2+吸附性能影响的方法,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依次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并对土壤样品进行风干、磨碎、过筛,然后分析土壤样品的基本理化性质;对秸秆进行不同方式处理,并将不同方式处理后的秸秆按不同用量分别与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混合,进行XRD和FTIR测定;取研磨均匀后的混合固体样品过筛,并对过筛后混合固体样品进行Leleyter连续形态提取。本发明便于研究人员在后续土壤修复过程中筛选出秸秆还田的最优条件,探索秸秆还田的最佳方式,并对秸秆还田的方式进行优化,以期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降低土壤中Cd2+活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14585341U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20227672.1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水淋溶液的采集及分析装置,包括淋溶水样收集组件、采集组件和分析组件;淋溶水样收集组件包括储水筒和定位杆,储水筒内设有液位传感器,侧壁上均设有进水槽,定位杆设在储水筒侧面,采集组件包括采集箱、旋转架、采样管和步进电机,旋转架转动卡接在采集箱内部,旋转架上设有采样瓶,采样管设在采集箱内部,且与储水筒导通,分析组件与采样瓶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不同深度水样的连续采集与分析,适宜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216082180U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22254610.2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厚砂质含水层中的定深采样监测井,包括第一钻孔、安装在所述第一钻孔内的护管、在所述护管内开设的第二钻孔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钻孔内的井管,所述第一钻孔的底部填充有第一黏土层,所述护管的下端部嵌设于所述第一黏土层中,所述护管外壁与所述第一钻孔之间的间隙中填充有第一皂土水泥混合层;所述井管外壁与所述第二钻孔之间的间隙中自下而上依次填充有石英砂层、第二黏土层和第二皂土水泥混合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不锈钢护管及竖向双层止水材料、水平向人造第一黏土层达到分层止水效果,确保采集的地下水为目标深度的样品,保证了样品的代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