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80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593527.X

    申请日:2024-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风机盘管包括壳体;风叶组件;所述壳体设置于相邻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本发明提供的风机盘管及空调机组,通过将壳体设置相邻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使得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能够通过壳体进行连通而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了对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内气体成分的调节,气体在壳体内能够进行换热后根据需要送入第一空间和/或第二空间,使得风机盘管能够对两个空间均进行换热,进一步的降低了使用成本,还能够提高进入壳体内的气体量,进一步提高风机盘管的换热效率,提高用户体验。

    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94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110779326.9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风机除水结构、新风机和新风机除水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新风机除水领域;除水结构包括烘干装置和风阀组件。在风阀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排风通道和新风通道各自导通,新风和排风互不影响,新风机进行正常的通风换热模式,此时烘干装置也不打开。在风阀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换热芯体的排风出风侧的排风通道和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导通,新风机内空气流动方向为先从换热芯体的新风出风侧的新风通道流入,再流经换热芯体的排风进风侧的排风通道,从排风通道流出,此时,烘干装置打开,将新风机内的水蒸发为水蒸气,空气流动时将水蒸气经上述过程从排风通道排出,保证新风机内干燥,不会带来异味,保证人体健康。

    一种换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2347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88858.2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结构、空调器及控制方法,换热结构包括:换热组件,用于交换热量;接水盘,接水盘具有接水槽和与接水槽连通的排水口;接水槽用于容纳从换热组件上流下的流体;第一支撑部,位于接水槽内,第一支撑部上设置有接水部;第二支撑部,位于接水槽内,换热组件与第二支撑部连接;其中,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之间具有与接水槽连通的接水通道,接水部可运动地设置,以打开或者封堵接水通道。本发明的换热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换热结构容易汇集冷凝水和灰尘的技术问题。

    一种流路结构、空调器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5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63773.6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路结构、空调器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室外机,具有供水管路;室内机,与供水管路连接;室内机包括换热管路,以使供水管路内的流体经过上述室内机后,进入换热管路;比例式三通阀,比例式三通阀的入口与换热管路连接;换热部件,换热部件与室内机相间隔地设置;分水管路,一端与比例式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另一端连接换热部件;回水管路,一端与比例式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室外机连接;控制模块,与比例式三通阀连接,以通过比例式三通阀控制进入分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内的流体的流量;温度传感器,位于室内机与换热部件之间,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的制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风幕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1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41534.9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幕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其中,风幕机设备包括:设置在门洞一侧的一台主风幕机和设置在门洞另一侧的一台或多台辅助风幕机;其中,主风幕机与辅助风幕机之间保持相对出风;风幕机设备还包括控制器,用于调控主风幕机与辅助风幕机的风速,以保证主风幕机与辅助风幕机相对出风产生的侧向气流保持在预设宽度范围。本发明提供的风幕机设备及其控制逻辑,在门洞侧面增加辅助风幕机,辅助风幕机与主风幕机对向吹风形成侧向气流,侧向气流保持在预设宽度范围,从而能够横向吹掉人身上的灰尘、蚊虫等,使人体携带的灰尘、蚊虫留在室外,避免进入室内,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及环境卫生。

    新风装置和新风装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15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11202448.3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新风装置控制方法,新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设有热回收芯体组件,用于使得装置本体的新风通道中的新风能够与排风通道中的排风进行热交换,新风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出风调节机构,出风调节机构中设有连通新风通道和室内空间的出风通孔,出风通孔的出口孔径小于出风通孔的入口孔径。基于采用热回收芯体组件进行热回收,在无主动冷热源的情况下,经过热回收芯体组件进行换热的新风与室内空气温差仍然较大,基于此进一步在新风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出风调节机构,且出风调节机构中的出风通孔的出口孔径小于出风通孔的入口孔径,能够通过在出风通孔的出口处节流,进一步降低射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从而提高舒适性。

    新风装置和新风装置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15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02448.3

    申请日:2020-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和新风装置控制方法,新风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中设有热回收芯体组件,用于使得装置本体的新风通道中的新风能够与排风通道中的排风进行热交换,新风通道的出口处设有出风调节机构,出风调节机构中设有连通新风通道和室内空间的出风通孔,出风通孔的出口孔径小于出风通孔的入口孔径。基于采用热回收芯体组件进行热回收,在无主动冷热源的情况下,经过热回收芯体组件进行换热的新风与室内空气温差仍然较大,基于此进一步在新风通道的出口处设置出风调节机构,且出风调节机构中的出风通孔的出口孔径小于出风通孔的入口孔径,能够通过在出风通孔的出口处节流,进一步降低射入室内的新风的温度,从而提高舒适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