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出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7136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6349.1

    申请日:2017-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30 F24F11/62 F24F11/64 F24F11/70 F28F27/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冷却塔出水温度的控制方法,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包括控制装置、冷却塔组、冷却泵组和冷水机组,所述冷却泵组的入口侧连接所述冷却塔组的水箱侧,所述冷却泵组的出口侧连接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侧入水口,所述冷水机组的冷却侧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塔组的喷淋侧,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塔组、所述冷却泵组相连;其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冷却塔投入运行的数量,和/或控制冷却塔风机运行的台数和/或频率,来实现冷却塔出水温度达到或接近室外湿球温度。本发明的控制方法使得冷却塔出水温度能够达到或接近室外湿球温度,使中央空调系统具有自寻湿球温度的特性。

    控制程序架构、基于该架构的适配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8286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86093.X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控制程序架构、基于该架构的适配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其中,该控制程序架构包括多个设备基础功能块,所述多个设备基础功能块中的每一个封装有针对单个组态的硬件设备的基础控制与处理逻辑、且每个设备基础功能块设有可配置的启动标识位;自动功能块,封装有基于针对所有组态的硬件设备的自动控制与处理逻辑。通过设计以上控制程序架构,便于后续通过参数配置即可生成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符的控制程序架构,减少重复性的程序开发与调试工作,减少后续程序优化与管理成本。

    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0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66549.4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浅层与中深层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设置了第一地源热泵机组和第二地源热泵机组均和供热管路连接,其中第一地源热泵机组连接浅层地热源,第二地源热泵机组连接中深层地热源,因此,能够组合利用浅层地热源和中深层地热源提升供水温度,提升了系统供热能力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通过控制第一换热蝶阀组和第二换热蝶阀组,能够将第一地源热泵机组、第二地源热泵机组和供热管路串联,从而使供热管路中的水阶梯升温,提升了供回水温差,克服了单一热泵机组的供热能力限制,实现了大温差供热,提升了系统的供热效率。

    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7813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03763.5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该空调系统包括集水器、分水器以及多个空调机组;空调机组的进水端与出水端通过集水管与分水管分别连接集水器的输出端与分水器的输入端,集水器的输入端与分水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每个对象区域的集水支管与分水支管;每个空调机组的进水端与出水端还分别连接有集水旁管与分水旁管,集水旁管与分水旁管的末端分别通过多个并联的分支管连接每个对象区域的集水支管与分水支管。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对象区域出现特殊温度需要时,可以将任意空调机组从整个中央空调系统中独立出来,以对对象区域进行独立温度控制,所带来的负荷变化不会传递至其他空调机组,具有良好节能性。

    辐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9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83557.2

    申请日:2023-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辐射空调系统包括:辐射地板,辐射地板包括辐射层盘管和蓄能层盘管,其中,辐射层盘管位于蓄能层盘管上层,辐射层盘管用于在有负荷需求时为室内提供冷量,蓄能层盘管用于利用电价差在电价低谷时段且没有负荷需求时蓄冷,并在电价高峰时段且有负荷需求时为辐射层盘管提供冷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辐射空调系统能耗较高的问题,降低辐射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冰蓄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838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504216.8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冰蓄冷系统、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冰蓄冷系统包括:第一水系统,其包含第一主机以及第一冷冻水泵组,第一主机的供水口、回水口分别通过第一供水总管和第一回水总管与第一冷冻水泵组连接;第二水系统,其包含至少一个第二主机以及第二冷冻水泵组,每个第二主机的供水口、回水口分别通过第二供水总管和第二回水总管与第二冷冻水泵组连接;第一供水总管与第一回水总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支路,第一供水总管与第二供水总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支路,第一回水总管与第二回水总管之间连接有第三支路。本发明在满足用户的供冷需求的前提下,第二冷机备用第一主机,减少系统设计时主机的数量,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的前提,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

    供热供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9381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42810.4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热供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供热供冷系统包括供冷组件、供热组件、供冷系统切换阀和供热系统切换阀,冷冻侧回水管包括两个回水支路,第一回水支路中的冷冻侧回水通过冷冻侧回水管直接流回至供冷主机;第二回水支路中的冷冻侧回水通过供热供水管对外供热输出后,经供热回水管重新回水流回至供冷主机,供冷系统切换阀设置在第一回水支路上,用于控制第一回水支路是否连通,供热系统切换阀设置在第二回水支路上,用于控制第二回水支路是否连通。本申请可以解决水流量控制问题,通过第二回水支路可以实现将供冷部分回水的余热满足供热部分的需求,极大提高能源利用率,保证了系统整体的稳定性。

    供水系统、供水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8117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4461.5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供水系统、供水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涉及能源应用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供水系统,包括:第一子系统,与换热器的第一侧接口连接,被配置为向换热器提供热能;第二子系统,通过储水装置分别与给水装置、换热器的第二侧接口和用水装置连接,第二子系统被配置为获取来自给水装置的水,将储存的水输送给换热器并获取换热器加热后的水,以及向用水装置提供水;和换热器,被配置为利用来自第一子系统的热能加热来自第二子系统的水。这样的系统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