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淤积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0586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4707.4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滨海淤积型河道综合治理方法及系统,该治理方法是根据安全泄洪断面指导流域上游、中游和河口的治理方法,步骤如下:步骤1:根据堤防设计规范和堤防须满足的景观高度确定河道的断面平均水位;步骤2:根据一维圣维南方程组确定河道断面流量Qi和过水面积Ai;步骤3:对流域上游区采用流域调蓄的方法,对流域中游段采用河道疏挡的方法;根据步骤2计算结果对流域河口区采用河口控导的方法,对河口实行泄洪整治和建设水闸枢纽的措施。本发明以安全泄洪断面为流域综合治理的主线,为上、中、下游统筹施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出“流域调蓄、河道疏挡、河口控导”的溯源淤积型河道综合防控体系。

    自动升降式防洪结构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948234U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20191450.4

    申请日:2020-0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结构,公开了自动升降式防洪结构,包括挡墙本体及受浮力呈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架,挡墙本体铺设在堤防,堤防具有防洪管道,防洪管道连通河道;挡墙本体的一端呈相对固定布置,挡墙本体的另一端沿河道方向延伸且呈活动布置,升降架的底部下嵌于防洪管道,升降架的顶部与挡墙本体的另一端呈连接布置。当低水位时,防洪结构不启动;当高水位时,河道的水流进入防洪管道,升降架在浮力作用下逐渐上升,使挡墙本体的另一端朝上摆动,提高堤防的高度,防洪结构自动启动;当河道水位再次降低时,升降架随水位下降而自动下降,挡墙本体的另一端自动回到堤防表面;满足城市河道的自动防洪,实现自动升降且可调节的对城市河道进行自动防洪。(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水力学物理模型的方形加糙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438460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21116351.X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学物理模型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水力学物理模型的方形加糙体结构,包括呈环形状且包围形成有中空腔的外形体以及填充在中空腔且底部黏结在水力学物理模型边壁上的加糙块,加糙块为水泥砂浆制成,外形体的外形呈方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新鲜水泥砂浆填充外形体的中空腔形成加糙块,加糙块底部黏结在水力学物理模型边壁上,待水泥砂浆自然湿水风干后,凝固的水泥砂浆与方形的外形体共同构成实心的方形加糙体结构,这种加糙体结构可实现快速方便地变更和调整加糙体结构,以达到增大或者减少物理模型边壁糙率,适用性很高,同时,还可以解决更换加糙体结构破坏水力学物理模型边壁和水流结构以及加糙工作量大的问题。

    水流稳定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204866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117467.5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物理学试验领域,公开了水流稳定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水槽,试验水槽中设置有供水流流动的流道,流道包括依次布置的加速段、过渡段和试验段,加速段沿流道水流方向的流道口径渐变收缩布置,过渡段的宽度成等宽布置,过渡段的宽度与加速段的末端的宽度呈等宽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试验水槽的流道包括依次布置的加速段、过渡段和试验段,加速段的流道口径渐变收缩,水流逐渐缩窄和加速,水流流经加速段后流速不断增加,形成高速水流,然后再经等宽的过渡段进行过渡调直,减少水跃和较高的掺气量,形成稳定的高速水流,然后再到达试验段进行冲刷试验,到达试验段的水流基本无水跃和掺气现象,而是形成稳定的高速水流。

    流速可控的原位试验装置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61474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687505.4

    申请日:2016-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位试验装置领域,公开了流速可控的原位试验装置,流速可控的原位试验装置用于试验土壤和植被的抗冲能力,包括设有上端开口的环形流道的环形试验板,环形流道具有弯流道段,弯流道段内设有将弯流道段分隔为两个并行布置的分流道的分隔板,且分隔板沿弯流道段的弯曲方向延伸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弯流道段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弯流道段分隔为两个分流道,水流流经弯流道段时,通过分流道对水流进行分流,分流后的水流流速平稳,水流在弯流道段可以匀速通过,进而实现流速可控。

    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55179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249494.6

    申请日:2017-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拦门沙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该自循环拦门沙水槽试验装置,包括内有腔体的水槽,沿水流的方向,腔体依序形成有径流段、渐变段以及扩口段,且径流段、渐变段以及扩口段的宽度依次逐渐增大;在扩口段的末端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有输送管的水泵,且该输送管沿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将其出口置于径流段的前方;当水流自径流段入口进入,流经渐变段至扩口段末端时,水泵通过输送管将水流引至径流段沿的前方,再从径流段流入,如此,实现自循环的效果,减少了拦门沙水槽试验重复试验时的步骤,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用于内河涌过江隧道抗冲刷防护工程的混凝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267186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16364.7

    申请日:2016-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冲刷防护工程的领域,公开了用于内河涌过江隧道抗冲刷防护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包括布置在过江隧道上方的顶部混凝土防护板以及布置在河道上游断面迎水流侧的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形成在顶部混凝土防护板的一侧边且向下垂直延伸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顶部混凝土防护板坐落于过江隧道之上,垂直混凝土防护板垂直设置在河道上游断面迎水流侧,而且是布置在过江隧道的一侧,整个的混凝土盖板结构形成一个“Γ”型混凝土盖板结构,将“Γ”型混凝土盖板结构整体倒扣在过江隧道隧洞之上,这种混凝土盖板结构整体性能稳定,对其下部过江隧道具有良好的抗冲刷保护作用。

    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67165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249492.7

    申请日:2017-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模型技术领域,公开了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该装置包括具有腔体的模型体,沿水流方向,该腔体内依序形成有前池以及试验段;前池中插设有流量计,并将流量计的出口置于前池内;在前池中设有隔水堰板,且隔水堰板的下端连接在前池的底部,上端高于流量计的出口以及试验段的最高水位;该水力模型进口调水装置能够保证流量计始终处于有压状态,降低了模型制作的建筑成本,且流量计控制流量不受河道水位调节影响,流量计的出水方向也不会影响进口水水流流态,减少了模型调水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