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43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61184.4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区内预留巷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待充填的采空区划分为充填空间区域和预留空间区域;b、在预留空间区域内构筑模袋空间占位体;c、在待充填的采空区出口位置构筑充填挡墙,该充填挡墙的断面贴合模袋空间占位体的端面或侧面布置;d、采用充填料浆浇筑充填空间区域并养护达到设计龄期;e、拆除充填挡墙;f、拆除模袋空间占位体,形成预留巷道。本发明用于巷道内预留空间时,可以减少大量的挡墙封闭工程量,能够实现地下工程和空间的再利用,降低采空区充填成本,减少掘进工程量和开采成本,降低二步资源的开采难度,显著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83224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14378.7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徐毅勇 , 郭子琦 , 李享松 , 杨文国 , 罗超 , 彭学军 , 汤宇 , 王卫军 , 张道兵 , 黄侨 , 林映 , 杨维 , 王智涛 , 段磊 , 赵建斌 , 刘杰峰 , 夏章杰 , 罗灿 , 童昌 , 陈鹏 , 廖根根 , 林巍杰
IPC: E02D17/02 , E02D17/04 , E02D29/045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隧道地铁车站施工方法和深大基坑群施工动态监控量测方法,针对本发明城市隧道地铁车站施工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基坑群(1)至少一边设置施工道路(2);S2:基坑群(1)采用两个基坑为一组,正在开挖的相邻两个基坑成一对交叉角区域设置;S3:当完成基坑上地下室顶板施工后,开始进行每个基坑组的另一个基坑的开挖和支护。针对本发明深大基坑群施工动态监控量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对基坑群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构筑物、地下管线实时监控;S2:建立监测网络;S3:加强对周围建筑层监测;S4:制定基坑工程监测频率。本发明能够在基坑群施工时,减少共用边坡,防止土体扰动大,而造成塌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95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365523.8
申请日:2020-11-28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E21B47/002 , B08B3/02 , B08B1/00 , B08B1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具有孔内镜头除污功能的围岩钻孔窥视装置,包括窥视探头,设于所述窥视探头上的窥视镜头,以及设于所述窥视探头上并用于对所述窥视镜头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本发明还公开了具有孔内镜头除污功能的围岩钻孔窥视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孔内镜头除污功能的围岩钻孔窥视装置,包括窥视探头,设于窥视探头上的窥视镜头,以及设于窥视探头上并用于对窥视镜头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当窥视镜头受到泥水污染时,通过清洁机构对窥视镜头进行清洁,无需取出窥视探头,极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4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1127667.X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的主体支护结构,包括多根并排设置的锚索,多根所述的锚索上依次设有用于将锚索经过的围岩分成四个区段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四个所述区段包括用于分级施加预紧力的依次设置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第一区段内设有与锚索的首端固定连接且用于搅拌锚固剂和用于锚固锚索首端的搅拌锚固头;第三区段内设有多根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连接且与锚索并排设置的加固段;第四区段内设有锚杆及锚索锚杆固定组件,所述锚杆设于多根所述锚索之间,所述锚索锚杆固定组件设于锚索末端。通过主体支护结构对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支护结构,以实现对空间差异性岩体的差异化支护,支护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335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80926.9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开采切顶沿空留巷采空侧的挡矸支护装置及方法,包括多个防冲支撑装置,多个防冲支撑装置并排设置,相邻两个防冲支撑装置之间均设置柔性金属网;所述防冲支撑装置包括Ⅰ级支柱、Ⅱ级支柱、Ⅲ级支柱、上支板、下支板、钢钎和三个定节环;Ⅰ级支柱、Ⅱ级支柱和Ⅲ级支柱均为空心圆柱形缸筒;Ⅰ级支柱、Ⅱ级支柱和Ⅲ级支柱自下而上依次同轴设置。在受到高采动矿压冲击作用时具有良好的竖向让位卸压性能,从而可适应深部强采动巷道围岩大变形,并且能具有较好的抗侧压能力,维护矸石帮的稳定,最终使采空区矸石对上覆顶板形成有效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65377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056487.8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三维让压的缓冲支架及支护方法,支架包括多个U型钢支架,多个U型钢支架平行设置,相邻的两个U型钢支架的同侧的架腿之间通过横梁连接;U型钢支架包括半圆形的顶梁、两根架腿及两个吸能装置,顶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架腿的上端连接;所述的吸能装置包括内管、外管、吸能管、多组钢珠及弹簧座;内管置于外管内;外管和内管之间设有吸能管,吸能管的内孔为上大下小的锥形,吸能管的内孔与内管之间设有多组钢珠,每组钢珠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内管下端通过弹簧与弹簧座连接;两根架腿的下端分别与两吸能装置内管的上端连接。本发明在有冲击地压,岩爆等矿区环境下使用有很好的效果,可预防冲击地压危害以最大限度保证人员安全,能大大降低支护成本,加强整体支护效果,可有效防止冲击地压,保证此类巷道围岩长期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80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887909.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1N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巷道围岩塑性区的三维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其轴向加载缸分别与支撑架和传力轴连接,传力轴下端面与轴压传感器连接,上压头穿过侧压室的壳体的顶部的中心通孔、其底部与实验模型上端面连接,顶部与轴压传感器连接,在上压头与侧压室的通孔之间还连接有密封圈,在上压头与下压头之间还连接有包围实验模型的隔离橡胶膜,液压系统分别与轴向加载缸和侧压室连接,多点位移测量系统通过数据实验模型内微型高精多点位移传感器连接。本发明加载更均匀、荷载集度高、满足三维条件下深部高应力环境尤其是高偏应力场的模型实验;能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测量精度高,能有效准确地测量和模拟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特征与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882527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37522.0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绝工作面支承压力的煤矿回采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工作面上顺槽、下顺槽开挖后,对巷道围岩进行支护;2)监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当巷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采用位于工作面侧交替布置的液压切顶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支撑顶板,然后在上顺槽、下顺槽帮部与顶板夹角处切割顺槽工作面侧的切割直接顶与基本顶,将上顺槽、下顺槽顶板与工作面顶板沿切割缝切断;3)监测液压切顶支柱应力大小变化,当顶板围岩应力分布趋于稳定后,移除液压切顶支柱;4)重复步骤1)-3),直至上顺槽、下顺槽全巷顶板切割完成。本发明通过将工作面煤层顶板与上顺槽、下顺槽顶板分割,弱化了支承压力对巷道围岩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437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884181.2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0/02 , E21D21/0026 , E21D21/00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深部巷道软岩变形的锚杆及锚固方法,锚杆包括第一锚杆、空心锚杆、锚索及第二锚杆;所述的第一锚杆的后端通过空心锚杆与第二锚杆的前端连接,空心锚杆内设有锚索,锚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锚杆的后端和第二锚杆的前端连接;所述的第一锚杆上安装有一个阻挡板,阻挡板置于第一锚杆的后端处;第二锚杆上套装有一个阻挡板,阻挡板置于第二锚杆的前端处。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本发明锚固时,第一锚杆采用锚固药卷锚固,第二锚杆采用注浆的方式粘结,在空心锚杆处充分预留可伸长构件变形空间,能自动调控围岩应力重分布的承载能力,围岩变形时空心锚杆变形,锚索可承受巨大的抗力,实现对巷道变形的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0524165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510720880.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巷道高阻可伸长锚杆支护的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及方法。所述的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包括模拟实验台、压力加载装置、高阻可伸长锚杆、巷道模型、围岩位移传感器、锚杆测力计、杆尾套管位移传感器、数码显示屏、数据发射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显示器、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模拟实验台内与巷道模型外侧之间等间距设有压力加载装置,锚固区岩体与巷道孔洞之间等间距布置多根高阻可伸长锚杆,围岩位移传感器、锚杆测力计以及杆尾套管位移传感器的输出送到数据处理装置处理,由显示器进行显示。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直观地观察到锚杆的变形及支护工作状态,实现了锚杆的支护力学特征及支护过程的模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