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鼓膜性能综合评价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903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63032.7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鼓膜性能综合评价系统、方法,涉及人工鼓膜性能评价技术领域。人工鼓膜性能综合评价系统包括:压头实验平台、多普勒激光测振平台和有限元评估平台;压头实验平台用于测量人工鼓膜的刚度,评价人工鼓膜的实验力学性能;多普勒激光测振平台用于测量人工鼓膜的振动行为,评价人工鼓膜的实验声学性能;有限元评估平台用于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人工鼓膜的模拟力学性能和模拟声学性能;综合人工鼓膜的实验力学性能、实验声学性能、模拟力学性能和模拟声学性能评价人工鼓膜的力学性能和声学性能,能够结合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更好的评估人工鼓膜的性能,为人工鼓膜能否有效修复听力提供参考,进而提高临床鼓膜修复手术的成功率。

    一种超结构聚氨酯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433542.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结构聚氨酯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溶液聚合‑涂布法制备聚氨酯脲薄膜与光刻技术结合,选用光敏扩链剂作为制备聚氨酯脲薄膜的原料,聚合物分子链中光敏扩链剂的存在,即可使材料本身含有大分子自交联引发剂,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产生二次交联,得到的超结构聚氨酯脲薄膜在交联区和非交联区的连续界面是以化学键连接,从而提高了聚氨酯脲薄膜材料模量,实现材料的选择性强化和聚氨酯脲薄膜整体结构‑性能可调。所得超结构聚氨酯脲薄膜具有微米级的光刻结构,例如,基于所选光刻掩膜板的构型,该超结构聚氨酯脲薄膜可具有分辨率为数十微米的雪花型、十字型、蛛网型以及蜂窝型,以实现可调的力学、声学等性能。

    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63329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604512.5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的制备方法其是以摩尔比为1:0.5‑1:1.5的含巯基的硅烷偶联剂与马来酰亚胺为原料制备得到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以及采用该酰亚胺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改性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备的改性玻璃纤维和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采用巯基‑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酰亚胺基硅烷偶联剂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转化率高,可以拓宽硅烷偶联剂的种类和应用范围。

    一种自修复、表面图案化交联的聚氨酯弹性体

    公开(公告)号:CN115109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33917.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修复、表面图案化交联的聚氨酯弹性体,还涉及表面图案化交联的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包括该表面图案化交联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电路基板、柔性电路板以及柔性电路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加热能够实现自修复并且能够层叠图案化导电层。本发明的柔性电路板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加热能够实现力学和导电性能的自修复,并且导电层耐脱落性优异,且导电层的精度高。

    离子型高分子量聚马来酸二元醇酯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1590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454024.6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nventor: 郭宝华 陈通 徐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离子型高分子量聚马来酸二元醇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酯化‑缩聚法合成聚酯时,将两性离子二元醇单体,通过共聚引入聚马来酸二元醇酯的高分子链中,形成高分子链中的离子键。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实现了在合成过程中直接将两性离子单体引入马来酸基聚酯分子链上;通过高分子链上离子单元相互作用,提高了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使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高分链的共聚离子单元在溶液中同样具有pH值缓冲作用,有利于拓展马来酸基聚酯在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

    一种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负载材料的农药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9442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810035326.6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为负载材料的农药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及其共聚物为囊材进行农药微粒制剂的制备,利用快速膜乳化方法与溶剂挥发法技术相结合,得到粒径均一的负载有农药有效成分的固体分散颗粒。通过改变膜乳化过程参数以及农药与载体比例,可以使农药微囊粒径在500nm‑10μm之间进行调控。不同共聚单体可实现微粒制剂缓慢可控释放。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制剂具有储存稳定、运输使用安全以及复配分散液分散性好等优点,在农药喷洒、拌种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聚合物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34261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10717697.8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合物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解质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中含有聚醚、聚硅氧烷、硼类交联点(前面是一个化学组分)与导电盐四个组分,部分聚硅氧烷链段间通过Si-O-B键连接。所述的聚合物的Si-O-B键构成体系的交联点,其可提高聚合物的机械强度,又可保持聚合物的热塑性。本发明的用于聚合物电池的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了缩聚的原理,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对投料比的依赖性小于传统的缩聚方法,如聚酯类等。通过动态交联,使得聚合物表现为固态,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还可在高温进行热加工,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低成本地增大了聚合物的分子量,使其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一种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3422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510644193.9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芳香二酐与低分子醇混合后,经酯化反应得到二酸二酯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二酸二酯溶液与芳香二胺、催化剂和四氢呋喃混合,反应后得到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聚酰亚胺前驱体溶液干燥,然后在真空和加热条件下发泡,得到发泡中间体;将所述发泡中间体热酰亚胺化,即可得到所述聚酰亚胺泡沫材料。本发明通过温度及真空度的调控,可以有效解决过往因合成的预聚物粉末分子量太低导致使用传统发泡工艺时在发泡温度下材料粘度太低造成的泡沫并泡问题,同时保有低聚物分子量所拥有的低前体溶液粘度优势,易于生产加工。

Patent Agency Ranking